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首次报道了小叶铃子香分布于华中地区(湖北省),小叶铃子香植物以往仅在中国西部(陕西和甘肃省)有分布,这也是铃子香属在华中地区的首次分布记录。此发现为进一步阐明该属的生物地理起源和进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62.
为了研究香青兰总黄酮在大鼠短暂性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香青兰总黄酮高剂量(50 mg/kg)组、香青兰总黄酮中剂量(25 mg/kg)组,以及香青兰总黄酮低剂量(12.5 mg/kg)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再灌后22 h,测定脑梗死面积、组织病理学变化、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ICAM-1)的表达。结果显示香青兰总黄酮可明显减少缺血区域梗死面积、改善组织病理学变化、降低MPO活性和ICAM-1的表达。在三个香青兰总黄酮处理组中,高剂量香青兰总黄酮作用最强。以上结果表明,香青兰总黄酮可以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对抗短暂性脑缺血,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63.
潜在木质纤维素能源植物香根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京试验地种植的香根草[ Vetiveria zizanioides (L.) Nash]叶片的光合特性和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以及株高生长速率进行了测定,并对来源于南京试验地和东台滩涂地的香根草叶片中与纤维特性有关的化学组分的含量及水解产物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香根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对光量子通量密度的响应曲线呈单峰型,Pn最高可达15.3 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 528.6 μmol·m-2·s-1;Pn日变化曲线呈明显的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5:00.叶片中K、N、Ca、P、Mg和S的含量分别为11.2、7.6、4.3、2.7、2.8和1.5mg·g-1.5月份至10月份是香根草的快速生长期,7月份的株高生长速率最高,达42.1 cm.种植于试验地和滩涂地的香根草叶片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分别为326.1和321.7 mg·g-1、380.2和369.5 mg·g-1、147.8和154.0 mg·g-1,产地间差异不显著(P>0.05);苯-乙醇抽提物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59.5和54.1 mg.g-1、81.7和71.7 mg·g-1,产地间差异显著(P<0.05).种植于试验地和滩涂地的香根草叶片水解产物中葡萄糖和木糖含量均较高,分别为368.3和359.9 mg·g-1、245.7和204.3 mg·g-1;阿拉伯糖、半乳糖和甘露糖含量较低,三者的总含量仅为58.6和55.8 mg·g-1;其中,仅木糖含量产地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香根草具有很强的光合能力及较快的生长速率,叶片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均较高,能够适应边际性土地种植,是一种潜在的优良木质纤维素能源植物.  相似文献   
64.
异株百里香(Thymus marschallianus Willd)花蜜腺分布于子房基部的花托上,结构蜜腺盘状,成熟时膨大,环绕在花托外。蜜腺组织由分泌表皮、产蜜组织和维管束三部分组成;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淀粉粒的积累是在蜜腺细胞发育的最初和最后,因此将其归为非淀粉型蜜腺。在发育的过程中细胞液泡化动态明显,而淀粉粒和多糖均不具有明显的消长变化;蜜汁是由韧皮部运转到泌蜜组织中的,再由表皮细胞的角质层渗到细胞外。  相似文献   
65.
以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未成熟种子为试材,探讨不同的接种量、基本培养基、糖浓度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对体细胞胚胎生长的影响,建立稳定的香果树胚性细胞悬浮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悬浮培养条件下,最适接种量为2%(鲜重):较适合的基本培养基为MS;蔗糖浓度为1%时容易使球形胚聚合体愈伤化,浓度为3%和6%适合球形胚聚合体增殖。浓度为9%则容易使球形胚聚合体褐化:添加0.5mg·L^-1 6-BA和0.5mg·L^-1NAA的MS液体培养基,当初始蔗糖浓度为3%。然后逐步提高到6%则有利于香果树各个发育阶段的同步化;子叶胚转到不含任何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MS固体培养基中可以长成正常植株。  相似文献   
66.
百里香属植物ISSR—PCR和SRAP—PCR体系的确立及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PCR扩增体系中的模板DNA用量,Mg^2+、dNTPs和引物浓度的单因子实验,分别建立了适合百里香属(Thymus L.)植物总DNA的ISSR—PCR及SRAP—PCR优化反应体系。ISSR—PCR优化反应体系为:反应总体积20μL,含模板DNA 30ng、Mg^2+3.75mmol·L^-1、dNTPs 0.20mmol·L^-1、引物0.3mmol·L^-1和TaqDNA聚合酶1U。SRAP—PCR优化反应体系为:反应总体积20μL,含模板DNA30ng、Mg^2+2.50mmol·L^-1、dNTPs 0.10mmol·L^-1、引物0.4mmol·L^-1和Taq DNA聚合酶1U。运用优化的反应体系对百里香属植物地椒(T.quinquecostatus Celak.)、地椒的亚洲变种[T.quinquecostatus vat.asiaticus(Kitagawa)C.Y.Wu et Y.C.Huang]和百里香(T.mongolicus Ronn.)15个居群的总DNA进行了ISSR和SRAP初步分析,获得了较好的扩增结果。  相似文献   
67.
模拟光条件下有性繁殖香根草光合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人工模拟光源研究了两种不同处理的(半水淹和对照)有性繁殖香根草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叶面饱和蒸气压亏缺(Vpdl)随模拟光辐射(SPR)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半水淹处理的Pn、Gs、Tr和WUE均比长势良好的对照处理高,这可能与淹水胁迫和香根草所处的物候期不同有关。有性繁殖香根草的光补偿点较低,而光饱和点较高,26 0 0 μmol·m-2 ·s-1SPR强度Pn还未达最大值。结合生长指标参数综合比较,两种处理的分值却相同。因此可以认为,有性繁殖香根草保持了亲本水陆两栖的特性,并具有强大的耐涝能力,适于河岸、水库、堤岸等潮湿地栽种  相似文献   
68.
蒜香藤(Pseudocalymma alliaceum Sandw.)又名紫铃藤,为紫葳科(Bignoniaceae)常绿藤状灌木,原产于南美洲的圭亚那和巴西。蒜香藤花、叶在搓揉之后,有浓浓的大蒜香味,其叶深绿富有光泽,花形大而优美,中国许多地方已引种栽培,一般作为篱笆、围墙美化或凉亭、棚架装饰之用。蒜香藤具有浓郁的蒜香,甚至可作为蒜的替代物用于烹饪。但有关其叶挥发性成分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西双版纳植物园引种栽培的蒜香藤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以期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蒜香藤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9.
夜间变暖提高荫香叶片的光合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平  孙谷畴  蔡锡安  饶兴权  曾小平 《生态学报》2005,25(10):2703-2808
研究了不同氮供应的条件下夜间变暖对荫香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当植株生长在相同的日间温度(25℃),而夜间温度从18℃增至20℃时,叶片的光合速率增高(p<0.05)。高氮供应的植株,夜间变暖下其叶片光合速率较低氮供应的高,氮供应增高能促进夜间变暖提高叶片光合速率的效应。在低氮供给和夜间变暖下,植株叶片的光下呼吸和暗呼吸的增高显著(p<0.05)。无论在高氮或低氮供应下,生长在夜间变暖下的植物,其叶片的R ub isco最大羧化速率(Vcm ax)和光合电子传递最大速率(Jm ax)增高(p<0.05),氮供应能增强夜间变暖对Vcm ax和Jm ax的正向效应。夜间变暖降低植株叶片的比叶重,而增加单位叶干重的氮含量(Nm),单位叶面积的氮含量(Na)没发生明显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夜间趋暖将有利于树木叶片光合能力的提高,结合高氮供给将会明显地增高植物的碳固定。  相似文献   
70.
为研究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和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迁移养分的能力,建立17.0m2风车草潜流式人工湿地和13.3 m2香根草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猪场废水,在四个季节末测定植物生物量和组织氮、磷、铜、锌含量.结果表明,香根草地下部生物量大于风车草,地上部生物量则是风车草大于香根草.风车草年地上部收获量为3406.47 g·m-2,比香根草的1483.88 g·m-2高2.3倍;风车草的氮含量为22.69 mg·g-1,比香根草的15.44 mg·g-1高7.25 mg·g-1;风车草的磷含量为6.09 mg·g-1,比香根草的5.47 mg·g-1高0.62 mg·g-1.植株含铜、锌量风车草略比香根草高.风车草每年迁移N 68.72 g·m-2和P18.49 g·m-2,香根草迁移N 8.93 g·m-2和P 3.69 g·m-2.风车草人工湿地每年由植物迁移的氮、磷、铜、锌比香根草高4~7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