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9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71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 毫秒
991.
昆虫雷达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翟保平 《昆虫知识》2005,42(2):217-226
昆虫雷达的应用深化了人们对昆虫迁飞行为机制的认识。昆虫雷达让我们看到了弱小的昆虫主动起飞 ,以一定的速度爬升到巡航高度乘风远行 ,并对大气风温场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适应和选择能力 ,通过成层 (边界层顶现象 )、定向和集聚等主动行为 ,最大限度地利用空气动力到达新的栖息地。这些全新的画面展示出远迁的昆虫并非完全被动的随风飘流者 ,而是一个个驾舟中流击水的舵手。  相似文献   
992.
传粉榕小蜂与非传粉小蜂间寄主识别行为的趋同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度专性传粉的榕树-榕小蜂互惠共生系统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非传粉小蜂,它们中的一些种类进入果腔后也能为榕树传粉,且在形态和物候上已与传粉榕小蜂发生了趋同进化。但其寄主识别行为是否也与传粉榕小蜂发生了趋同进化还不得而知。我们在西双版纳选择了钝叶榕(Ficuscurtipes)及其3种进果繁殖小蜂开展了相关的行为实验。3种小蜂中,1种是钝叶榕的专性传粉榕小蜂(Eupristina sp.),另外2种是寄居性非传粉小蜂(杨氏金小蜂Diaziellayangi和Lipothymus sp.),这2种非传粉小蜂进入果腔后也像传粉榕小蜂那样为钝叶榕传粉。我们以钝叶榕不同发育时期的榕果及这3种小蜂为材料,采用Y型嗅觉仪观察了这3种小蜂对各发育时期榕果和信息化学物质6-甲基-5-庚烯-2-醇、6-甲基-5-庚烯-2-酮及这2种化合物的混合物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当提供雌花期榕果与其他发育时期榕果和空气对照供这3种小蜂选择时,它们均显著地偏向于选择雌花期榕果;当提供雄花期榕果与其他发育时期榕果和空气对照供这3种小蜂选择时,它们均显著地偏向于选择其他发育时期榕果和空气对照,即都会避开雄花期榕果;此外,这3种小蜂均对钝叶榕雌花期果释放的一种主要化合物6-甲基-5-庚烯-2-醇的同一剂量(1μL)表现出显著的偏好。这一结果为传粉榕小蜂与非传粉小蜂间的寄主识别行为趋同进化的假说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993.
秦岭玉皇庙川金丝猴2-3岁内个体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3月至2006年5月在秦岭北坡的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皇庙地区,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Focal animal sampling)观察动物,利用瞬时记录法(Instantaneous recording)等记录数据,对2003年出生的7只秦岭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个体(3♀、4♂)的社会理毛、社会玩耍、被驱赶、攻击、爬跨等行为进行了研究,以了解该物种社会行为的发育在2-3岁阶段是否存在性别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雌、雄二性社会理毛行为的平均频次存在显著性差异(♀11.86%、♂6.55%),并且这种显著性差异也体现在理毛婴猴行为(♀3.64%、♂1.26%)和理毛母亲行为(♀4.61%、♂2.70%)方面;雄性社会玩耍行为的平均频次与雌性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4.44%、♂7.39%),这与被驱赶行为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相同(♀0.42、♂1.98);爬跨行为的平均频次也表现出显著性的性别差异(♀0.034、♂1.83),如同攻击行为(♀0.043、♂0.088)。另外,我们在将2-3岁阶段分为4个小发育阶段的基础上,还发现除雌性理毛婴猴行为的发生频次和雄性被驱赶行为的发生频次与年龄(阶段)呈极显著正相关外,雌性和雄性其它行为的发生频次与年龄均不相关。因此,川金丝猴2-3岁内个体社会行为的发育具有显著性的性别差异,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雌雄二性不同的生活史,而这种行为上的策略正是该物种在长期进化中在群体水平上对自然选择压力的回应,以增加个体的适合度,使种群得以繁衍.  相似文献   
994.
为研究蜜蜂幼虫信息素中3种酯类成分(甲基棕榈酸酯、乙基棕榈酸酯和乙基油酸酯)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工蜂哺育行为、封盖行为以及蜂王发育影响, 在人造蜂蜡王台中加入1%和0.1%(w/w)的3种酯类作为实验组, 以不添加酯类(0%)的为对照组, 移入1日龄工蜂幼虫, 测定王台接受率、单个王台中幼虫和王浆重量; 另将分别添加1%和0.1%(w/w)3种酯类的石蜡假幼虫放入工蜂巢房中, 同样设对照组, 测定假幼虫的封盖率; 在新鲜王浆中以1%和0.1%(w/w)分别加入3种酯类作为实验组, 以不添加酯类(0%)的作为对照组, 再分别在1日龄、2日龄和3日龄幼虫王台中加入0.01 mL含有酯类的蜂王浆, 并测定蜂王初生重和卵巢管数量。结果表明: 0.1%甲基棕榈酸酯可以显著提高中蜂和意蜂幼虫重量; 意蜂的甲基棕榈酸酯和乙基油酸酯两个实验组(1.0%, 0.1%)假幼虫封盖率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乙基油酸酯两个实验组(1.0%, 0.1%)都显著降低了中蜂和意蜂蜂王初生重和卵巢管数量。这说明不同蜜蜂幼虫信息素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995.
吴孔明  郭予元  吴燕 《生态学报》2002,22(7):1075-1078
1996-2000年期间先后在河北省廊坊市、北京市西郊和辽宁省辽阳市系统研究了不同代别棉铃虫成虫的卵巢发育特点及与季节性迁飞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环渤海湾南部的河北省廊坊市和北部的辽宁省辽阳市第1代棉铃虫成虫种群主要由外地迁人,第2-3代种群多数年份主要来源于当地,但部分年份亦有外地种群大量迁入,北京市西郊空中诱捕的棉铃虫1-3代成虫多为产卵前期个体,具迁飞昆虫的生殖生理特征,表明棉铃虫成虫迁飞活动存在于各个代别。  相似文献   
996.
实验采用撞球法中的双球法研究异育银鲫对氨基酸等刺激物的摄食行为的反应,运用实验鱼对实验球和空白球啄咬次数不同判断刺激物是否具有促摄食作用,运用刺激物与10-5mol/L丙氨酸啄咬次数的比值来比较不同刺激物间的反应。实验鱼体重为(46.5±9.3)g,刺激物为10-6-10-2mol/L的天冬氨酸、蛋氨酸、赖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组氨酸、甜菜碱和乳酸,以及10-6-10-2g/L的鱿鱼提取物复合物。实验记录从第2分钟到第10分钟的数据。结果发现,异育银鲫对多数刺激物的刺激没有反应。天冬氨酸在10-6-10-4mol/L浓度范围内具有明显的促摄食作用,但10-3-10-2mol/L浓度范围内则具有微弱的摄食抑制作用。10-5mol/L和10-4mol/L的天冬氨酸溶液、10-4mol/L的精氨酸溶液对异育银鲫的促摄食作用最强,分别为10-5mol/L丙氨酸刺激作用的4.86、5.15和4.6倍。精氨酸、甜菜碱和乳酸的反应具有明显的浓度-反应效应,平均相对啄咬率分别在10-4mol/L、10-5mol/L、10-5mol/L浓度下达到最高,其他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在各浓度下差异不显著。蛋氨酸和乳酸在10-6-10-2mol/L各浓度下显著性地抑制异育银鲫的摄食行为。10-4mol/L精氨酸、10-5mol/L丙氨酸以及10-6、10-3和10-2mol/L赖氨酸对异育银鲫的撞球反应具明显的刺激作用。除甜菜碱和天冬氨酸外,多数刺激物引起摄食行为反应在2-9min期间非常稳定。甜菜碱和天冬氨酸刺激异育银鲫所产生的摄食行为反应有随记录时间的延长逐渐适应的趋势,特别是在10-6-10-4mol/L。    相似文献   
997.
种子顽拗性:最新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种子的脱水行为,可以把种子分为正常性、顽拗性和中间性种子三种类型。种子脱水耐性和脱水敏感性的鉴定是制定种子的贮藏策略和物种基因资源长期保存的依据。除了物种的内在特性外,种子的发育状态、脱水速率、脱水时和重新水合时的环境是影响种子脱水耐性的重要因子。种子的存活率、电解质渗漏速率和存活种子的萌发生长速率是衡量种子脱水耐性的良好的综合参数。种子的脱水耐性是一种数量性状,用“临界含水量”的概念来判断是不正确的,且在评价种子顽拗性中引起了一些混乱。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评价种子顽拗性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对高脂饮食小鼠肝脏中Cdc2 激酶(CLK2)蛋白表达及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经正常饮食或高脂饮食16周后,分为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和高脂饮食+运动组(8周有氧运动),每组10只小鼠。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比较各组小鼠肝脏CLK2蛋白表达;采用油红O染色法比较各组小鼠肝脏脂肪含量;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比较各组小鼠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结果:与正常饮食组小鼠相比,高脂饮食小鼠表现出胰岛素抵抗,肝脏CLK2蛋白含量增加,以及肝脏脂肪积累增加。然而有氧运动可改善高脂饮食小鼠胰岛素抵抗状态,并抑制肝脏中CLK2蛋白增加。结论:有氧运动可降低高脂饮食小鼠肝脏中CLK2蛋白表达,而改善肥胖小鼠肝脏脂肪堆积及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999.
紫花苜蓿的传粉昆虫种类及其访花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属典型的异花授粉植物,其种子生产主要依靠蜜蜂等传粉昆虫.本文对河西地区张掖实验站紫花苜蓿传粉昆虫种类及其访花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苜蓿访花昆虫共计22种,分别属于4个目,11个科,根据弹花效率初步确定鳞地蜂、黑颚条蜂、净切叶蜂、细切叶蜂和紫木蜂为河西地区主要传粉昆虫;主要传粉昆虫的日活动规律出现单峰型和双峰型2种,净切叶蜂、细切叶蜂和紫木蜂属于前者,只在11:30-15:30出现一个活动高峰,而鳞地蜂与黑颚条蜂则为双峰型,在9:30-11:30和16:30-18:30分别出现访花高峰,不同的传粉昆虫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主要传粉昆虫的弹花频率和小花停留时间存在显著差异,且访花行为与野生蜂体型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植物与植食性昆虫防御与反防御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植物与植食性昆虫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双方形成了一系列的防御与反防御策略。本文将这些策略归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起始于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相关分子模式的识别,并由此激活植食性昆虫分子模式相关的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对于不能产生效应子的植食性昆虫种群是有效的;第二层次是一些植食性昆虫种群可以通过释放特异性效应子抑制植物产生的植食性昆虫分子模式相关的免疫反应,从而在植物上正常生长与繁衍;第三层次是一些植物基因型可以通过特异抗性基因识别植食性昆虫的效应子,进而激活效应子诱导的免疫反应,表现出特异的抗虫性。深入揭示植物与植食性昆虫间的这种分子互作机制,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理解昆虫与植物的协同进化机制,而且在实践上可为作物抗性品种的培育提供重要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