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23篇
  77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北京房山大足鼠耳蝠食鱼性及回声定位信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大足鼠耳蝠 (Myotisricketti)具有食鱼蝙蝠的形态特征 ,但食鱼习性待考。以北京房山种群为对象 ,夜间在洞口悬挂雾网 ,捕获取食返洞大足鼠耳蝠共 18只 ,胃检发现 7例全为鱼类 (宽鳍 ,鲫鱼和洛氏 ) ,10例以鱼类为主 ,仅 1例全为昆虫。室内实验观察到捕鱼行为 2 5 6次 ,成功率 12 5 %。如此 ,该种具食鱼习性的猜测得到证实。回声定位信号属调频型 ,扫频范围从 6 7 4 0kHz到 2 3 6 3kHz ,主频 (38 2 1± 1 18)kHz ,声信号时程 (2 5 8± 0 34)ms。这些特征具有一定的物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72.
2005至2006年的6~8月间,在新疆普氏野马饲养与繁殖研究中心和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采用全事件取样法和目标动物取样法相结合,研究了圈养和放归成年雌性普氏野马夏季昼间的摄食行为。结果表明,两组个体在摄食行为类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圈养个体普遍具有舔盐和食粪行为,而放归个体不存在此类行为。经独立样本t 检验,得出两组个体的摄食和站立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站息、卧息、运动和其它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总体上,两组普氏野马的摄食行为所占时间最多。圈养个体昼间具有3个摄食高峰(8:00~10:00、13:00~15:00、19:30~20:00),与人工投食时间相一致,而放归个体摄食高峰并不明显,仅在13:00~15:00之间出现一个明显的摄食低谷,表现出自然的摄食节律及对放归地夏季自然条件的适应。  相似文献   
73.
贮食过程中的优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动物贮食的每一环节都存在如何减少能量消耗,收获较多能量的问题。分散贮藏和集中贮藏是动物贮食的两种极端空间配置,贮食动物从保证日后的食物来源和节约采食能量消耗来选择适当的埋藏密度。实验证明贮藏方式是可塑的。贮藏食物习性是遗传的,而分散贮藏与集中贮藏是受环境影响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4.
动物保护食物贮藏的行为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贮食动物依赖食物贮藏度过食物缺乏期,动物贮 食包括寻找食物,采集,处理,搬运,放置/掩蔽,保护和找回,食用等环节。动物贮藏食物并不意味着它日后能食用这些食物,作用食物埋藏的动物和植物繁殖体,可能由于霉变,腐烂,萌发,被盗用而丢失。关键问题是如何减少贮藏损失。  相似文献   
75.
肥胖研究的新发现--增食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丘脑是调节饮食及能量平衡的中枢。最近在下丘脑发现了可促进食欲且来源于同一前体的两种新神经肽:增食因子A和B(orexin A and B),它们可激活两种密切相关且与G蛋白偶联的细胞表面受体(OX1R,OX2R)。含orexin的神经细胞在下丘脑腹外侧呈对称的不连贯分布。给大鼠侧脑室灌注orexin,可显著提高其进食量;禁食大鼠orexin前体mRNA的水平显著升高,提示orexin在饮食反馈调  相似文献   
76.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近些年发现,茶叶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脂具有降低血脂、除去胆固醇、抑制细菌和病毒、抗氧化、抗突变、抗肿瘤等多方面的重要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77.
目的:对一起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爆发进行溯源分析。方法:采用GB4789法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分离及鉴定,采用16S r RNA基因分型方法及PFGE分型方法对分离的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并对爆发进行溯源分析。结果:生化及血清学结果表明,该起爆发分离的菌型为伦敦沙门氏菌。16S r RNA基因分型表明爆发所分离的菌株均为肠道沙门菌肠道亚种,菌株12 sam与其他4个菌株分子发育距离较远,均为16S r RNA基因分型的TYPE1-11型;PFGE分型结果表明菌株10 sam、16 sam、27 sam及29sam的PFGE带型相似度为100%,菌株12sam跟其他菌株相似率为96%。结论:GB4789法结果表明该起爆发是由伦敦沙门氏菌引起的,16S r RNA基因分型及PFGE分型方法的结果均表明该起食源性疾病来源一致。  相似文献   
78.
79.
胡耀武 《人类学学报》2021,40(3):526-534
上世纪70年代末以降,考古遗址中出土生物材料的稳定同位素分析,在考古学和生物考古研究领域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现代考古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界常将其定位为分析技术,从未从学科层面予以考虑和重视。鉴于同位素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学科发展的迫切性,将其由分析技术层面上升至学科层面实属大势所趋。本文将之前的"稳定同位素分析"首次命名为"稳定同位素生物考古学"(简称为同位素生物考古学),将其列为广义概念下生物考古学的重要学科分支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稳定同位素生物考古学的概念、研究简史、分析原理和研究目标;在分析原理上,除已有的"我即我食"和"我非我食"之外,还首次提出了"我即我是"和"我即我居";并对今后如何深入开展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0.
禁食导致一些啮齿动物的贮食量增加,但禁食处理后雄性长爪沙鼠贮食行为的变化则不一致。每天禁食22 h,长爪沙鼠的一些个体表现出高水平的贮食行为(禁食贮食组),而另一些个体则没有表现出贮食行为(禁食无贮食组)。延长禁食(22 h)持续的时间(连续重复3 d 和20 d)和增加禁食时间(禁食48 h),都没有使禁食无贮食组的动物表现出贮食行为。同样在自由取食条件下,长爪沙鼠的贮食行为也表现为二型性。在自由取食和禁食条件下,贮食量与体重、体脂含量和瘦素的浓度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禁食是诱导雄性长爪沙鼠贮食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增加禁食的程度并不改变其贮食行为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