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角额壁蜂的出茧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额壁蜂Osmiacornifrons(Rodoszkowski)属蜜蜂总科切叶蜂科壁蜂属。该蜂是果树、大棚蔬菜等的良好传粉昆虫[1] 。日本、美国、韩国等先后利用该蜂给果树授粉获得成功[2 ] 。我国也对角额壁蜂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利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目前尚未见有关该蜂的出茧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报道。为了准确掌握角额壁蜂的生物学特性 ,改进蜂茧保存与放蜂方法 ,为实际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本文对角额壁蜂出茧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将 1 999年春天在野外采集的壁蜂…  相似文献   
52.
新疆准噶尔盆地三个泉中始新世依希白拉组内发现的晚叉额雷兽属新种——马氏晚叉额雷兽(Epimanteoceras mae sp.nov.)是新疆目前发现保存最好的雷兽头骨化石。标本为一件不完整的头骨,缺失鼻骨,前颌骨,部分上颌骨和泪骨。新种具有眶上突较粗大,额骨宽阔平坦,臼齿有中心窝,臼齿舌侧齿带前部上的齿尖不发育,M3无次尖等晚叉额雷兽属的特征。新种的颧弓成向外扩的弓形,额顶嵴在后侧向内收缩弯曲的弧度更大,外耳道较为倾斜,枕柱上方有舌状的突起,与唯一的属型种娇晩叉额雷兽(Epimanteoceras formosus)明显不同。马氏晚叉额雷兽同属型种关系最近,在系统发育分析中两者与雷兽亚族(Brontotheriina)构成一个三分支结构,但是两者是否为后者的姊妹类群尚无法确定。和属型种一样,马氏晚叉额雷兽在演化程度上与内蒙古伊尔丁曼哈期的谷氏原雷兽(Protitan grangeri)接近,但与同时期地理位置更近的哈萨克斯坦的雷兽Aktautitan hippopotamopus相比,马氏晚叉额雷兽较原始,表明新种所在的地层时代很可能要早于发现A.hippopotamopus的地层。三个泉剖面依希白拉组伊尔丁曼哈期以前发现的化石较少,此次马氏晚叉额雷兽的发现,不仅扩大了晚叉额雷兽属的地理分布,也为依希白拉组内存在伊尔丁曼哈期的沉积提供了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53.
小麦干尖叶是近年在小麦育种中所发现的一种叶部坏死性状,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本文以具有干尖叶与正常叶这一相对性状的部分小麦品种(系)为基本材料,采用正反杂交、正反回交及杂种后代分析和异源细胞质替换,首次对干尖叶的遗传及性状传递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尖叶性状与一般杂种坏死与黄化截然不同, 并非仅杂种所具有,能作为纯系稳定遗传; 其表型受核内一对主效显性基因所控制,即使采用异源细胞质替换, 以特定质核互作也难以克服这一性状的对外表达,只有通过杂交与后代选择,纯化与稳定隐性正常叶方可克服。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inheritance and transmission law of the character for wheat leaf-tip necrosis were firstly investigated with the contrasting character of leaf-tip necrosis and normal leaf in wheat varieties for basic test materials by reciprocal crosses and backcrosses,hybrid progeny analysis and aliencytoplasm substitution.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wheat leaf-tip necrosis is a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e hybrid necrosis and hybrid chlorosis.It is not only expressed in hybrid but also stable inheritance as pureline.Its phenotype is conditioned by a pair major dominant gene.It is not overcome even if special interaction of nucleus-cytoplasm after alien cytoplasm substitution.Only be the varieties or lines with normal leaf obtained by crossing and selecting stable normal leaf character with recessive gene.  相似文献   
54.
本文记述中国宽腹叶蜂属5新种:长腹宽腹叶腹M.dolichogaster Weiet Ma,sp.nov.,缨鞘宽腹叶蜂M.pilotheca,sp.nov.,童氏宽腹叶蜂M.tongi Wei et Ma,sp.nov.,赵氏宽腹叶蜂M.zhaocae Wei,sp.nov.,郑氏宽腹叶蜂M.zhengi Wei,sp.mov.。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南林学院昆虫标本室。文中还将尖唇宽腹叶蜂黄柄亚种  相似文献   
55.
以生物素标记的凝集素(UEA-I、SBA、PNA)为探针,利用凝集素组织化学方法对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卵子发生过程中滤泡细胞和卵母细胞内糖复合物的分布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在卵子发生的各期滤泡细胞和卵母细胞中没有UEA-I受体的表达,SBA和PNA受体以不同的分布模式呈阶段性表达。两者首次出现于卵母细胞生长期, 随后PNA受体消失,SBA受体大量表达;在卵黄形成期前期SBA受体和重新出现的PNA受体表达于卵黄颗粒形成部位,卵黄形成期后期两者均为阴性表达;成熟卵子中两种受体又以不同程度重新出现于卵黄膜。两种受体在滤泡细胞内均大量表达 提示,N-乙酰半乳糖胺和半乳糖-β-(1,3)半乳糖胺复合物的修饰和变化与卵母细胞的发育、卵黄物质的形成及滤泡细胞的增殖分化密切相关,卵黄膜上的糖复合物可能与精卵识别有关。  相似文献   
56.
宽叶韭种内分化的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海清  梁明山  许介眉   《广西植物》1999,19(2):161-17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宽叶韭的3个代表居群内不同植株间的过氧化物酶、酯酶和16个居群间的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X)、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苹果酸酶(ME)、苹果酸脱氢酶(MDH)、天冬氨酸转移酶(AAT)、腺苷三磷酸酶(ATPase)、乳酸脱氢酶(LDH)8种同工酶系统以及可溶性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居群内不同植株的酶谱无差异;居群间的酶谱存在多态性,酶谱差异明显,且各居群均有其特征酶谱。采用“排序”方法和聚类分析,对宽叶韭16个居群酶谱的相似系数和酶谱距离进行了研究。同工酶谱表型差异彼此显著的3个代表居群的可溶性蛋白双向电泳图谱也表现出明显差异,印证了同工酶的分析结果。结合细胞学的最新核型证据,从生物化学角度确定了这16个居群间的亲缘关系和彼此的分化程度。结果表明:宽叶韭明显分为两大类,即冬季不倒苗和冬季倒苗两类,在同一类型中各居群之间彼此近缘,且冬季不倒苗的类型分化程度较高。本研究首次将多种同工酶的综合分析与聚类分析及可溶性蛋白双向电泳用于葱属植物的种内分化研究,为植物分子进化和系统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四川蝗虫二新种(直翅目:蝗总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廉振民  郑哲民 《昆虫学报》1989,32(2):207-210
1985年5—10月作者等在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和马边县大风顶自然保护区进行竹类害虫调查,采得危害竹林的卵翅蝗属Caryanda St(?)l,1878一新种;并在整理四川省永川森林病虫防治试验站蝗虫标本时,又发现该属一新种,现记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缺西师范大学生物系蝗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58.
前额蚤灰獭亚种幼虫形态的描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肖柏林  李志仑 《昆虫学报》1993,36(3):375-378
本文对前额蚤灰獭亚种Frontopsylla frontalis baibacina Ji, 1979的幼虫形态进行了描述,并与同属似升额蚤介中亚种和无棘鬃额蚤的幼虫形态作了比较,其结果有共同点也有异点。  相似文献   
59.
采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法(RDA)研究了银额果蝇两个单雌系AKM46(含B染色体)和AGZ2(不含B染色体)两基因组间的差异。用AKM46作检测(tester)扩增子,AGZ2作驱赶(driver)扩增子,通过三轮消减杂交后,获得了6个差异片段(100bp~300bp)。亚克隆后,对11个片段测序并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获得了9个新的序列。选择clone22 及clone42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这两个片段仅在检测扩增子及第一、第二、第三轮差异片段中检测到杂交信号,而在驱赶扩增子检测不到杂交信号。证实了这两个片段来自含有B染色体的单雌系AKM46,而且可能是B染色体上的特异基因片段。 Abstract:The genomic difference betweenDrosophila albomicanAKM46 (with B chromosome) and AGZ2 (without B chromosome) was analyzed by RDA (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 technique. In RDA system, the tester amplicon is AKM46 while the driver amplicon from AGZ2. After three rounds of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six different products were obtained and identified, and their size was about 100bp~300bp. After subcloning, eleven positive clones were sequenced and blasted with Genbank database. Nine sequences were unmatched with the known sequences. Clone22 and clone42 were selected for Southern hybridization, and positive signals were observed only in tester amplicon, and the first, second, third differente products, not in driver amplic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equence come from AKM46 and might be the specific genes in B chromosome.  相似文献   
60.
对宽叶金粟兰(ChloranthushenryiHemsl)滇东北的野外居群和栽培植株花序发育、传粉、结实率、无性繁殖等观察试验的结果显示,宽叶金粟兰以种子繁殖为主,但有时可通过地下合轴茎顶端分支进行无性繁殖。其顶生、侧生花序均能正常开花结实,种子可萌发,在株丛周缘形成新个体。但其顶生花序与侧生花序的雄蕊异形,顶生花序花芽在地下分化形成,雄蕊具明显伸长的3个药隔和4个药室,不产香味,平均结实率63%;侧生2、3级花序在直立枝条顶端叶腋中分化形成,无伸长药隔并仅具2个药室,在顶生花序果脱落后才开花结实,平均结实率76%和83%,略高于顶生花序。传粉实验观察证明其不需要昆虫传粉,为自花授粉可育,不同于本属其它植物。因此其雄蕊异型现象可能是传媒方式改变的结构简化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