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8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吴志邦  龚林 《四川动物》2005,24(1):97-97
利用肠系膜铺片制作间皮,传统的方法取材于大白鼠或蛙的肠系膜,用硝酸银染色后显示出细胞界线,但由于肠系膜为双层结构,细胞界线出现重影,影响观察。曾有人改用蟾蜍腹膜壁层制作间皮铺片,均由于间皮不典型,并有大量色素细胞沉着,其结果不理想。我们对犬、猫、兔几种动物的肠系膜制作间皮进行比较,发现兔的肠系膜结构为单层,染色出现的细胞界线清晰,无色素沉着的影响,为较理想的制作间皮的组织材料  相似文献   
82.
记述了采白海南和浙江省的弹尾目疣[虫兆]科颚毛[虫兆]属Crossodonthina Yosii,2新种,海南颚毛yao C.hainana sp.nov.和天童颚毛yao C.tiantongshana sp.nov.。海南颚毛[虫兆]头部每侧有眼2个,弹器痕上有6根刚毛,非常容易与本属其它已知种类分开。天童颚毛[虫兆]与上海产的Crossodonthina tridentiens Yue&Yin,1999相似,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新种的上颚有两条长的、羽毛状分支和具5齿的片状突起,且基部齿长而细;下颚的内颚叶端部及近基部各有1齿;新种腹部第5节有3+3个疣状突起,而C.tridentiens有2+2个疣状突起;新种的爪部内侧有2个小齿,1个大齿,C.tridentiens只有1大齿。模式标本保存于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所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83.
凝结芽胞杆菌活菌片对实验性腹泻小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凝结芽胞杆菌活菌片对氨苄青霉素钠诱发的小鼠腹泻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氨苄青霉素钠口服诱发小鼠实验性腹泻和肠道菌群失调,然后用凝结芽胞杆菌活菌片,口服,每天2次,共4d,观察治疗后的小鼠排便和肠道菌群变化。结果在各给药组中,治疗第1天有70%~85%的小鼠排正常便,生理盐水组只有10%排正常便(P〈0.01);治疗第2天给药组中有80%~90%的小鼠排正常便,生理盐水组仅为50%(P〈0.01)。肠道菌群分析结果表明,凝结芽胞杆菌在治疗第2天开始定植,停药第7天后逐渐消失,定植期为10d左右。在各给药组中,治疗第2天肠道菌群开始恢复,第4天均升高到正常,而生理盐水组的恢复比各给药组显著的慢(P〈0.01)。结论 凝结芽胞杆菌活菌片对小鼠实验性腹泻有明显的止泻作用,并能加速肠道菌群的恢复。  相似文献   
84.
寄生榆童锤角叶蜂的姬蜂种类研究(膜翅目,姬蜂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报道2种寄生榆童锤角叶蜂Agenocimbex elmina Li et Wu的姬蜂,其中1种为新种:天水镶颚姬蜂Hyposotertianshuiensis Sheng,sp.nov.;另一种为已知种:日本欧姬蜂Opheltes japonicus(Cushman,1924).  相似文献   
85.
对膜翅目叶蜂科平背叶蜂亚科的片角叶蜂属Indostegia Malaise进行了系统研究,描述了分布于中国川滇黔地区的4个新种:多齿片角叶蜂Indostegia multidenticula sp nov,短角片角叶蜂I brevicornis sp.nov,黑股片角叶蜂I.nigrofemorata sp nov.和短刃片角叶蜂I.breviserrula sp.nov..基于新的材料重新描述了片角叶蜂属的属征,编制了片角叶蜂属分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分别保存于中南林学院昆虫标本室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86.
描述了采自中国西藏的苔类植物新种片毛合叶苔Scapania macroparaphyllia T. Cao, C. Gao &; J. Sun。新种与腋毛合叶苔S. bolanderi Aust.相近,区别特征为:植物体小,叶腋内假鳞毛状附属物大,呈长片状;叶缘齿细胞单列,通常1-3个细胞长;叶表面角质层粗糙,具圆密疣,疣大,直径达6-7 μm。  相似文献   
87.
调查和分析了岷江上游大沟流域的 4个坡向 (偏东坡N -E80°、偏西坡N -W 85°、偏南坡S -E10°、偏北坡N-W2 0°)人工油松 (Pinustabuliformis)林下地表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组成和结构特征。在 4个坡向的油松林下共发现 13种苔藓 ,各林下苔藓物种组成数量在 6 - 13种之间 ,并且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冰川青藓 (Brachytheci um glacile)、大羽藓 (Thuidiumcymbifolium)、厚角绢藓 (Entodonconcinnus)、密叶美喙藓 (Eurhynchiumsavatieri)、小酸土藓 (Oxysteguscuspidatus)和光萼苔 (Porellapinnata)为这 4个坡向油松林下的共有种 ,其中冰川青藓、大羽藓为优势物种。 4个坡向人工油松幼林下地表苔藓植物出现频率分别为 10 0 % (偏西、偏北油松林 )和 96 .7% (偏东、偏南油松林 ) ,其平均盖度、平均密度、平均厚度分别在 5 .5 0 %± 0 .90 %至 2 5 .6 6 %± 2 .76 %、4 80 .6 7± 133.6 5至 2 72 4 .80± 4 19.72株 /m2 和 4 .73± 0 .31至 6 .83± 0 .73mm之间。无论是苔藓植物层片的多样性指数还是结构参数 ,均以偏东坡向的油松林下为最低 ;而偏西坡向的油松林下除厚度略低于偏南坡向外 ,其他指标均最高。综合研究结果表明 ,坡向是形成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组成和结构差异的重要环境因素 ,对苔藓植物的生存  相似文献   
88.
汉坦病毒汉滩型特殊新亚型的发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RT-PCR扩增了皖南山区分离株AH09的M和S片段全基因,克隆于T载体,纯化后测定序列。结果AH09株M片段的全基因序列共3625个核苷酸,编码1135个氨基酸;S片段的全基因序列共1724个核苷酸,编码430个氨基酸。M和S片段全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与汉坦病毒各型株的代表株和HTN型毒株的同源性比较表明,AH09株分枝与HTN型接近,与其它各型病毒则相距较远,故确定为HTN型毒株,但AH09株与HTN型毒株的M和S片段全基因序列有差异,其差异分别高达23.6%和20.4%,经种系发生分析,AH09株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HTN型病毒中差异最大的新基因亚型病毒株,AH09株病毒M片段的氨基酸与HTN型相差13.5%至14.8%,而S片段仅相差7%-8.1%,说明AH09毒株的变异主要发生在M片段。而ORF和3‘端的NCR区核苷酸序列分析比较说明,病毒的变异更主要集中在该片段的3‘端的NCR区。  相似文献   
89.
中国陕西圆颚切叶蚁属一新种记述(膜翅目:蚁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述采自陕西太白山的圆颚切叶蚁属StrongylognathusMayr1新种瘤点圆颚切叶蚁S.tylonum,sp.n.。该新种与卡氏圆颚切叶蚁S.karawajewiPisarski相似,但前者上颚外缘具4个小的疣突,并胸腹节末端具1对非常钝的小齿,腹柄节下方不具齿突,第1腹柄节顶端水平。文中提供了该属中国已知3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90.
以棉铃虫颗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granulosis virus,简称HaGV)基因组的DNA为模板设计引物,PCR扩增病毒增效蛋白(Enhanicn)基因,然后经BamH Ⅰ/Pst Ⅰ双酶切消化,得到近乎全长的约2.6kb的增效蛋白基因片段,再与pQE32质粒连接,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QE32/En,转化大肠杆菌M15(pREP4),在IPTG诱导下表达出分子量约为102kD的融合蛋白并命名为P102,纯化的P102包涵体显示了明显的增效活性,在感染后168h时统计可提高HaNPV对棉铃虫幼虫的感染死亡率6.25%-27.09%,缩短LT5012.3h以上;在感染后72h时统计可提高Bt对棉铃虫幼虫的感染死亡率28.18%,缩短LT5012.33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