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1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2035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381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41.
海南岛是中国兰科植物物种丰富度较高的地区, 了解环境因子对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物种组成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对于该地区野生兰科植物的保护管理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调查分布样方的植被类型、海拔、坡向、坡度、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数据, 采用典范相关分析探索了环境因子对物种组成的影响, 并计算各个环境因子对物种组成的总效应与净效应, 同时分析了6个环境因子对野生兰科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 所选的6个环境因子共解释了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组成变异的3.7%; 植被类型、海拔、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坡向、坡度这6个环境因子的总效应与净效应均达显著水平, 但其解释率依次减小。所选的6个环境因子对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的分布均有影响, 野生兰科植物在海南岛主要分布在中海拔段、5°-35°的坡度范围、阴坡与半阴坡、年平均气温较低且年降水量较高的环境, 并且于原生植被中分布最多。  相似文献   
142.
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是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 在干旱荒漠区发挥着防风固沙的重要生态功能, 但目前片段化分布日趋严重。该研究利用黑果枸杞在新疆的87个自然分布点和基准气候(1971-2000年)下的19个气候变量, 利用GIS空间分析和R软件Biomod2建模平台, 模拟分析黑果枸杞在新疆的适宜分布范围、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关键限制因子; 并结合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现状, 评价其分布潜力; 同时对黑果枸杞的南北疆种群进行分组建模, 分析该植物的生态位分化。研究结果表明: (1)组合模型的真实技巧统计(TSS)均高于0.75、接收工作机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均高于0.85, 模拟精度相比单个模型有明显提高; 组合模型得到的种下分组建模的模拟准确性较物种水平有显著提升, TSS均高于0.78、AUC均高于0.88; (2)根据组合模型的模拟结果, 黑果枸杞在新疆的适宜生境面积占比为36.72%, 主要分布于准噶尔盆地、天山北坡及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和西南缘; 其中, 高度适生区面积占比为5.19%, 集中于福海县、塔城地区东部、天山北坡博乐至阜康一线、库尔勒、柯坪县及塔里木盆地西南缘。高度与中度适生区与研究区耕地的重叠率达80.6%和50.8%; (3)南北疆黑果枸杞种群存在显著的生态位分化, 最暖季平均气温、等温性、降水季节性是驱动黑果枸杞局部环境适应性分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3.
通过查阅文献、走访与路线踏勘,并结合植物群落样方调查等方法对甘孜州水土保持牧草种类组成与分布状况进行研究,探讨其区系特征及应用方式。结果表明,甘孜州水土保持牧草有11科28属120种,其中双子叶植物7科10属62种,单子叶植物3科17属57种,多年生植物占主导(96种)。有禾本科(Gramineae)、蓼科(Polygonaceae)、菊科(Compositae)、豆科(Leguminosae)4个优势科,蓼属(Polygonum)、蒿属(Artemisia)、羊茅属(Festuca)3个优势属。植物区系上,以温带与泛热带区系分布为主(占总属数的71.43%),且温带成分所占比例最大(46.43%),其次为泛热带成分(25.00%)。空间分布不均,种类在垂直方向以2000~3500 m最丰富,水平方向以东西部高山峡谷区最多。  相似文献   
144.
对濒危物种在大尺度上地理分布的研究,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保护规划和保护策略.兰科植物作为一大类急需保护的濒危物种,研究其在中国境内的地理分布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文献查阅、自然保护区数据整理收集兰科植物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数据,利用ArcGIS10.0和SPASS18.0软件对其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南地区是兰科植物的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兰科植物丰富度表现出显著的经度和纬度相关性,与经度之间呈单峰关系,在100°E附近出现峰值,但随纬度升高丰富度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45.
陈俊良  李玉 《菌物研究》2013,11(1):3-13,37
文中对中国蜡伞科(Hygrophoraceae)真菌进行了整理、修订,简要介绍了其生境和分布,并对该科的分类学问题进行了讨论。重点整理了文献记载该科的102个种,广泛分布于28个省区。其中有效名称86个,包括蜡伞属(Hygrophorus)47个,湿伞属(Hygrocybe)36个,湿皮伞属(Humidicutis)1个,坛杯伞属(Ampulloditocybe)1个,金盖菇属(Chrysomphalina)1个,应转移到其他科的有5种,错拼名称有9种,另有存疑种2种。  相似文献   
146.
江西武夷山发现亚洲宽耳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组于2018年1月在江西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使用蝙蝠竖琴网捕获到1只雄性蝙蝠,采用传统形态分类并结合系统发育学分析方法,对该蝙蝠进行物种鉴定。其主要特征为:体型中等偏小,前臂长38.29mm;外耳廓呈方形,双耳在额部相连,耳屏呈现三角形,无耳突;背毛和腹毛黑棕色且毛尖偏白色;头骨从吻端均匀上升,颅顶点隆起不明显,整体较为扁平;颧弓纤细,矢状嵴与人字嵴隐约可见,齿式为2.1.2.3/3.1.2.3=34。根据其外部形态、头骨特征及基于Cytb和ND1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将该蝙蝠鉴定为亚洲宽耳蝠(Barbastella leucomelas),为中国江西省翼手目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47.
2019年7月于海南岛儋州市石花水洞网捕到1只蝙蝠,形态特征、头骨特征及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鉴定证实其为长舌果蝠(Eonycteris spelaea),该物种为海南岛蝙蝠分布新记录种。其主要鉴别特征为:中等体型,前臂长69.6 mm;第二指无爪;有一短尾,尾长12.9 mm,明显突出于股膜之后;肛腺发达;头骨较大,头骨和吻部相对较长,颅全长35.2 mm,吻长11.4 mm。本文报道了海南岛长舌果蝠的外部形态、头骨特征以及基于Cyt b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并与该物种已报道的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8.
硫酸化(Sulfation)是人体内主要的共轭途径之一,它们是由胞浆磺基转移酶(sulfotransferase,SULT)超家族成员催化的重要Ⅱ期反应,在人体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目前人体内存在的13种SULT的组织分布和功能的相关信息,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相关报道,综述了SULT在几种临床药物代谢中的影响与作用,期待为今后的药物研发和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9.
暗黑菌门包括OP9和JS1两大分支,成员大多为未培养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分布,并且在部分环境如厌氧海洋沉积物、地热环境以及油藏中为优势微生物。基于基因组信息的研究表明,暗黑菌为严格的厌氧微生物,同时具有降解糖类、小分子酸、短链正构烷烃的能力,在地球碳循环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缺乏相应代表性的纯培养菌株,对于暗黑菌的生理生化功能推测仍有待验证。文章概述了暗黑菌的发现及发展历史,分析了其环境分布和多样性,简述了目前提出的三种代谢方式,提出了未来暗黑菌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0.
二郎山小型兽类区系及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种类和数量在不同的山地或同一山地的不同垂直高度有很大的差异,正因如此,国际上和国内的研究者们一直在努力探讨动物在山地的分布规律和产生差异的原因(Merriam et al.,1890;鲍毅新等,1984;Heaney,2001;Rickart,2001;SánchezCordero,2001;张云智等,2002;李义明等,2003;马俊等,2010).横断山是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通常为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南北向山脉的总称.横断山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其生物多样性资源极其丰富(Myers et al.,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