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篇
  免费   538篇
  国内免费   11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61.
目的:观察Q值调整非球面切削与标准化LASIK术后不同角膜直径下的角膜的非球面变化来分析Q值引导个性化切削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随机选取2010年至2011年来我院就诊的准分子手术患者35例68眼,分别进行标准化LASIK(S组:17例34眼)和Q值调整个体化LASIK(Q组:18例34眼)矫治。术前2组各项指标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屈光度数分别为标准组球镜平均值为-4.76±2.02D(-1.5D~-9.75D),柱镜平均值为-0.71±0.7D(0~-2.5D)和Q值个体化组球镜平均值为-4.78±2.21D(-1.5~-9.5D),柱镜平均值为-0.84±0.55D(0~-2.5D)两组,对比两组非球面切削与标准化LASIK术后1个月不同角膜直径下的Q值及△Q。结果:两组术前Q10、Q15、Q20、Q25、Q30平均值分别为标准组:-0.12、-0.17、-0.20、-0.25、-0.30,Q值个体化组:-0.14、-0.19、-0.22、-0.27、-0.32.。术后一个月两组的△Q(△Q=Qpost-Qpre)△Q10、△Q15、△Q20、△Q25、△Q30分别为标准组:0.58、0.88、1.08、1.10、0.85,Q值个体化组,0.39、0.75、1.03、1.10、0.84。△Q10和△Q15术前术后变化在角膜直径为3.5mm之内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Q值调整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角膜非球面变化与标准组相比皆由术前的长椭圆型Q值向扁椭圆型变化,但Q值调整的个体化组在角膜中央区的扁椭圆变化小于标准组,尤其在角膜中央3.5mm。说明Q值调整的个体化LASIK组在角膜中央区比标准组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62.
目的:研究胃癌肝转移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胃癌肝转移灶小于4处,最大直径不超过4cm的患者23名。全组患者接受胃癌D2根治性切除及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其中15名患者术前接受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术后化疗采用以氟尿嘧啶及奥沙利铂为基础的方案。结果:本研究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病复发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分别为366天和505天,5例患者获得无复发长期生存。多因素分析表明,N分期、转移癌的分布及是否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为独立预后因子。分层分析提示,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多叶肝转移组疗效为优。结论:胃癌肝转移孤立或少数较小转移灶病例通过根治性手术、射频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术后化疗联合方案能够提高疗效,对部分患者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治疗成绩。  相似文献   
963.
目的:为临床上开展健侧C7神经移位经椎体前通路治疗臂丛损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10具20侧正常成人尸体颈段标本,将双侧臂丛充分显露,远端向C7神经根前后股进行干支分离,在前后股加入外侧束及后束前将其切断,近端向椎间孔处游离,测量C7神经根从椎间孔至分股处的长度及C7神经至前后股长度,测量并记录C7神经根及前后股经椎体前通路、颈前皮下通路到对侧臂丛上、下干的距离。结果:C7神经根的长度(58.62±8.70)mm,C7神经前、后股的长度(70.03±10.79)mm,(65.15±9.11)mm,C7神经根经颈前皮下、椎体前通路至对侧上下干的缺损长度分别是(98.18±10.18)mm,(107.14±9.88)mm;(32.10±11.49)mm,(37.28±10.01)mm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从解剖学角度而言,健侧C7神经移位经椎体前通路能明显缩短移植神经长度,在临床上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64.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颈股搏波传导速度(cfPWV)及血清脑钠肽(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0例,依据心脏彩超EF值分别分为三组,A组(EF值>40%),B组(30%0.05)。C组的cfPWV明显快于A、B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收缩压、Gensini积分和血清BNP水平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B组间脉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与A组、B组脉压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fPWV与血清BNP水平、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cfPWV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17,其预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灵敏度为81.8%,特异性为60.9%;血清BNP水平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7,其预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灵敏度为93.2%,特异性为56.5%。结论:cfPWV与血清BNP水平、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具有相关性,cfPWV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具有中等的预测价值,但其敏感性及特异性有限。  相似文献   
965.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原发性肝癌伴有不同肝炎后肝硬化类型患者术后肝功能、凝血功能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131例曾行TACE的伴有不同肝炎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以肝炎后肝硬化类别(乙肝、丙肝)分类,乙肝后肝硬化组为组1,丙肝后肝硬化组为组2,随访观察术后一年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小板等的变化以及预后。两组研究因素采用SPSS17.0进行卡方检验,随访预后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生存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随访统计结果显示术后半年和一年AST、ALT、ALP、GGT、PT、PLT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一半年、一年远处转移率同组二差异间无统计学意义;组一半年、一年生存率分别为70.1%,48.1%;组二半年、一年生存率分别为68.5%,58.9%,两组间同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9,P=0.884;X2=0.183,P=0.669)。结论:TACE治疗PHC安全可靠,对于伴有乙肝或丙肝后肝硬化患者术后肝功能、凝血功能、疗效及预后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966.
目的:明确左西孟旦治疗心脏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低下的效果。方法:随即抽取2009年6月至今手术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小于35%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给与不同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呼吸状况和全身状况;再次气管插管例数和监护室滞留时间;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小轴短缩率(LVFS)。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5例因心力衰竭死亡。两组患者治疗后再次气管插管例数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监护室滞留时间短、呼吸状况和全身状况较好(P<0.05),LVEF和LVFS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心脏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低下安全有效,缓解症状明显。  相似文献   
967.
目的分析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方法在2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102例患者采用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作为治疗组;98例患者采用传统冷刀宫颈锥切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了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病理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疗效相当,治疗组手术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出血量少,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法术中出血量较少,优于冷刀宫颈锥切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68.
目的分析并总结采用临时起搏器在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高风险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临时起搏器支持下实施PCI的18例高危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临时起搏器置入以及冠脉介入的操作情况。结果本组病人置入临时起搏电极起搏成功率达到100%。结论联合应用临时起搏器与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与慢性血管闭塞性病变患者,能够降低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中由于严重心律失常导致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使病人尽快恢复正常心率以及各主要脏器的供血,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9.
饮用水微生物的安全快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更好地分析饮用水中的微生物含量。【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ATP测定方法检测瓶装无气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数量、可同化有机碳(Assimilable organic carbon,AOC)含量以及微生物活性,并将检测结果与传统的饮用水微生物检测技术相对照。【结果】FCM方法可快速区分水样中的活性细菌和非活性细菌,AOC含量反映了水样中微生物再生能力;而ATP检测方法也能比异养细菌平板计数法(Heterotrophic plate count,HPC)更好地反映瓶装无气饮用水中的实际微生物含量。【结论】FCM、ATP测定方法要明显优于依赖于培养的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970.
应用扫描电镜术和透射电镜术显示,纤毛虫念珠异列虫(Anteholosticha monilata)的射出胞器早期发生在细胞质深处,附近有不同类型的囊泡结构。成熟后射出胞器向表膜迁移,结构由不同电子密度片层的体部、结晶状的中心轴杆部和多层膜的帽部组成。受外界刺激时胞器冲破皮层射出,形态呈"蘑菇"状。据上述观察结果推测:该射出胞器具有防御作用,它可能起源于高尔基体活动产生的小泡;在亲缘关系较近的纤毛虫中,其射出胞器可能具有相似的分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