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李楠 《人类学学报》2019,38(1):98-106
作为普通生命表的归纳总结,"模型生命表"反映了人口发展的普遍现象和内在规律。本文将"区域模型生命表"引入古人口学研究,以大甸子墓地为例对婴幼儿组和高龄组死亡人数进行了调整。根据校正后数据所编制的简略生命表,该遗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下降为24.12岁,年龄别死亡率曲线呈更加合理的"U"型。鉴于古人口学中样本容量和代表性往往较差,引入"区域模型生命表"对偏差数据校正后再进行人口研究将使所得结论更加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22.
实验设计与结果预期既是高中生物教学训练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近年来高考实验考查的主要题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综合运用能力及学生创新能力有着较好的作用。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3.
赵艳  李燕燕 《遗传》2013,35(12):1360-1367
安全性评价是转基因农作物商品化应用的必要环节。组学技术能在转录物、蛋白质、代谢物水平上对转基因农作物进行无偏倚的安全性评价。文章综述了近10年来应用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物组学技术评价转基因农作物非预期效应的研究进展, 结果表明在转基因农作物非预期变异中, 环境因素(种植地点和季节)和基因型差异比转基因本身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4.
食物信号钟     
生物钟是指生物体自身具有的一种自主时间调控机制,这种机制能使生物体感知并适 应环境中的光、食物和温度等周期信号.限时饮食动物能预期饮食时间,并表现出食物预期 性活动、体温上升以及皮质酮分泌等.这些食物预期性节律被认为是受食物信号钟(FEC)控 制的.研究表明,食物信号钟可能是由一个或者多个整合在一起的震荡子组成的生理结构, 它控制着各种食物信号相关的生理节律.本文综述了食物信号钟存在的可能位点、与其相关 的生物钟基因以及参与生物钟信号输入输出相关的神经化学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25.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蛋白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实验采用宽膜条很好的解释了由窄膜条造成的区带弯曲问题.实验用到的一些试剂较昂贵.在保证和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以降低实验成本、减少对环境污染角度出发,采用牛血清代替人血清、改变实验条件、回收缓冲液和漂洗液等方法对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的结果是实验稳定,重复性好,用于实验课教学可以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26.
常规基因剔除小鼠的获得主要是利用ES细胞的全能性先获得嵌合体小鼠,再利用:ES细胞的生殖系传递能力,通过嵌合体与野生型小鼠的交配获得杂合子小鼠.而四倍体补偿技术则可绕过嵌合体小鼠阶段,直接获得基因修饰杂合子小鼠.利用电融合技术和Piezoelectric microinjecfion显微注射技术建立了四倍体补偿技术,小鼠四倍体胚胎的获得率(电融合率)为(93.01±l.37)%,经体外培养囊胚形成率为(82.49±2.08)%.通过显微注射方法将2种129品系小鼠来源的ES细胞(CJ7和SCR012)注射到四倍体囊胚腔中,获得了完全ES细胞来源的小鼠,ES鼠的获得率分别为2.7%和8.3%.经微卫星DNA检测,成体小鼠的10个被检测组织均为129小鼠来源的.同时,也利用基因修饰的ES细胞进行了研究,获得了2种基因修饰的完全ES细胞来源的杂合子小鼠,部分小鼠具有繁殖能力,经繁育已获得了纯合子,其中凝血因子Ⅷ基因敲除小鼠获得了预期的血友病小鼠表型.上述结果说明四倍体补偿技术可应用于基因修饰小鼠的制备.  相似文献   
27.
构建分级诊疗效果评价方法对推进分级诊疗政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专家咨询和数据模拟基础上构建了包含门诊分流、康复分流和长期护理分流在内的分级诊疗预期效果评价方法,并基于2016年华东某地区门诊和住院病人数据库,对分流预期效果进行了实证模拟,结果显示样本地区分流效果预期良好,不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医疗费用整体负担,各级医疗机构收益也有所保证,同时还能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  相似文献   
28.
干细胞研究     
近几年才从小鼠中分离出的干细胞,最近也从人体中分离到。目前干细胞正在成为生物技术的热点之一,预期千细胞应用的潜在市场在15年内可达到每年十亿美元。  相似文献   
29.
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指出,大脑是外部世界的“预测器”,它能根据先验知识和当前信息对即将到来的感觉信息进行主动估计,从而完成与外部世界的高效交互。预测性编码是描述预期作用机制的主要理论模型,梳理其在解释视、听觉神经现象方面的研究进展,可为深入理解大脑工作模式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本文简述了预测性编码的内容;从常用范式、典型现象、面临争议等方面梳理预期与感觉输入相互作用的典型研究;从有预期无刺激的神经表征、预期相关神经振荡模式两方面简述预期独立于刺激的内源性神经表征;进而回顾了支持预测性编码中分级结构的神经生理证据及重要神经结构。最后,本文从深化理论研究、助力疾病诊疗、启发脑-机接口技术等方面对预测性编码相关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深入理解预测性编码在视、听觉神经活动中的计算模型及神经表征,有望为揭示大脑感知觉神经活动工作模式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30.
以合成肽为基础的新一代疫苗的可能性不断出现,尽管有希望,但前面的路还很长。 因为蛋白质具有比较刚性的结构(晶体学家使我们相信是这样的),所以没有理由预期裸露在蛋白质表面的小段氨基酸链会持有同一肽链游离于溶剂时所取的相同的构象。同样也没有理由预期抗游离肽而产生的抗体会识别含有这部分肽链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