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3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文采   《广西植物》1986,(Z1):1-15
花萼钟状,5裂达基部;裂片条形。花冠白色或淡紫色(?);筒近筒形或漏斗状筒形;檐部二唇形,比简短,上唇正三角形或近半圆形,不分裂,下唇3浅裂。能育雄蕊2,位于下侧方,伸出;花丝着生于花冠简近中部或稍超过中部处,狭条形,直,有1脉;花药基着,宽卵形或长圆形,在腹面顶端连着或分离,药室平行,顶端不汇通。退化雄蕊或存在,3,位于上方,小,或不存在。花盘低杯状。雌蕊内藏;子房条形,2侧膜胎座不内伸,2裂,裂片极叉开,生有胚珠;花柱比子房短,柱头小,扁头状,与花柱等宽或比花柱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核盘菌的分类和生理分化问题,对供试的28个核盘菌株进行了可溶性蛋白质,芳香基酯酶和酸性磷酸酯酶同工酶电泳谱带以及紫外光吸收峰图形的试验研究,其结果,可分为五种类型。其中属于核盘菌属有四个种,即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Whetzelinia sclerotiorum(Lib.)Korf & Dumont),三叶草核盘菌S.trifoliorum Erikss.,细辛核盘菌(S.asari Wu et C.R.Wang和人参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p。人参菌核病的另一分离菌和油菜菌核病的一个分离菌其谱带与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谱带相似,应归属于与葡萄孢属(Botrytis)相应的核盘菌。在核盘菌S.sclerotiorum种群中,南方菌系与北方菌系的可溶性蛋白质稍有差异,芳香基酯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强度也稍有不同,可能存在生理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葡萄孢盘菌属的一个新种: 蚕豆葡萄孢盘菌 (Botryotinia fabae Luet T.H.Wu sp.nov.)即蚕豆葡萄孢的有性阶段;并报道了新种子囊盘形成过程;新种有汉文和拉丁文描述。  相似文献   
14.
15.
16.
谷粹芝   《广西植物》1989,(4):285-288
<正> 灌木,高约2米。小枝微弯曲,黑褐色,无毛。冬芽长卵圆形。叶片呈不等的五角形,长7—13匣米,宽8—16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深心形,边缘有不等重锯齿,上面深绿色,散生硬毛,下面淡绿色,沿脉被短柔毛,主脉和侧脉均突起;叶柄长5—9.5厘米,近无毛。总状花序,下垂,花梗长3—4毫米,和总花梗均被短柔毛,常混生星状毛。果实长圆形,红色,直径约6毫米;萼片宿存,反折,近无毛。  相似文献   
17.
几种哺乳动物精子顶体膜囊泡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猪、绵羊、地鼠这几种哺乳动物的精子体外获能后,在顶体反应的超显微结构中观察到:精子顶体膜囊泡化呈现多种形态,但囊泡都是由精子顶体的双层外膜多位点自我融合而形成的,质膜并不参与囊泡化,这一结果与前人报道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裂叶苣荬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裂叶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 L)进行了初步研究。考察了它的植物生态特征和分布环境,预试了化学成分并进行了临床病例观察。为裂叶苣荬菜以其本名作为治疗肝炎的草药入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R.P.柯夫 《菌物学报》1990,9(Z1):19-28
将盘菌纲系统学研究继续下去的两个优先考虑的问题是:必须将传统的α-分类方法与广泛的标本采集工作相结合,尤其是在世界上很少采集的地区;同时,研究盘菌和地衣化子囊菌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注意各个目与科之间的可能联系。新白水盘菌(Leucovibrissea)是从组的等级上升为属的,它与另外两个属共同组成了锤舌菌目的新科水盘菌科(Vibrisseaceae)。本文还讨论了某些类群的系统学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一些目前没有答案但看来是基础的生物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田昌  佟利家 《生理学报》1996,48(4):337-342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已知的体内活性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其缩血管作用由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但ET强大的促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效应的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选用培养的兔胸主动脉VSMC,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ET促细胞增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ET-1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地促进细胞摄取 ̄3H-TdR和激活MAPK,此作用可被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STP),H-7和ET_A受体拮抗剂BQ123所抑制,但不被酪氨酸激酶抑制剂HerbimycinA(Herb)所抑制,用PKC激动剂PMA(Phorbolmyristateacetate)预处理VSMC,使其PKC活性下调,可显著减弱ET-1对MAPK的激活能力。本结果提示:(1)MAPK参与ET-1所致的VSMC增生;(2)ET-1促细胞增生与激活MAPK的作用是由ET_A受体和PKC介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