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8篇
  免费   416篇
  国内免费   2083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同封场期场地植物抗氧化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湖南省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2个不同封场期场地优势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发现在环境较恶劣的场地A(封场3年)齿果酸模、酸模叶蓼、水莎草SOD活性较高,分别为408.35、298.56和219.97U·mg-1 prot;稗、野菊花、女菀CAT活性较高,分别为20.72、18.10和16.42U·mg-1 prot,而臭荠的CAT活性最低,仅为3.54U·mg-1 prot。通过对各植物酶活性及相对幅度R/Q值之和进行综合比较,初步推断齿果酸模、酸模叶蓼、稗、野菊花、女菀具有较强的抵抗环境胁迫的能力,为封场初期优势植物种。场地B(封场8年)SOD活性最高的5种植物依次是:臭荠小苜蓿小飞蓬齿果酸模飞廉,而CAT活性由高到低是:朝天委陵菜飞廉棒头草女菀齿果酸模,R/Q值之和的变化范围是0.17~0.61,臭荠、朝天委陵菜、飞廉、棒头草、齿果酸模适应性较强。不同封场阶段优势物种存在着自然演替的现象,为填埋场植被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2.
民勤梭梭人工林天然更新的生态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民勤绿洲梭梭人工林天然更新不良现状,从群落天然更新的必要条件出发,通过对种子萌发、幼苗存活与生长所需生态条件的对比研究,对民勤梭梭人工林天然更新生态条件与限制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民勤多年(1971—2002年)平均降水量为116mm,是适宜梭梭生长的区域,但降雨的季节变化却影响到梭梭天然更新的进行;梭梭的更新与所处的立地类型关系密切,不同立地条件下梭梭人工林植株生长、母株结实状况和土壤水分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立地类型是影响梭梭人工林更新的另一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83.
植物芽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芽库即所有潜在的能进行营养繁殖的芽的集合。芽库和种子库一同构成了植物的繁殖库,在植被的维持和更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根据最新研究进展,从以下几方面归纳了芽库的研究概况:1)芽库与种子库的区别与联系;2)芽库的分类;3)环境因子对芽库建成和动态的影响;4)模型(如矩阵模型、三角函数、马尔可夫(Markov)模型等)在芽库研究中的应用;5)芽库与地上植被的关系。将来应加强不同生态系统的芽库研究、芽库和种子库对地上植被更新的相对贡献以及芽库在植被恢复和重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4.
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rcGIS9.2软件,结合野外调查,对敦煌市1987、1996和2007年3期Land-sat5-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并分8个类型分析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近20年来敦煌市呈现出植被覆盖程度不断降低、覆盖面积减小的趋势,其中耕作区、城建用地和无植被区面积净增,其他5类用地面积净减;8类用地类型之间互有转换,转移的主要方向是部分草地和无植被区转变为耕作区,水域湿地和灌木林地转变为草地,草地由高覆盖、中覆盖、低覆盖到无植被区逐次转变;除了耕作区边缘植被覆盖程度有所增加外,其他区域退化趋势明显;引起LUCC的自然因素中气温升高的影响较大,而人文因素中土地开垦、增加灌溉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85.
亲和层析技术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十年来,亲和层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如结合蛋白、酶、抑制剂、抗原、抗体、激素、激素受体、糖蛋白、核酸及多糖类等)及组织(如细胞、细胞器、病毒等)的分离和纯化,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重要的技术之一.介绍了亲和层析的基本类型及配体合成的研究进展,概述了亲和层析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以及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986.
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中供体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中,供体细胞是影响其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供体细胞的类型、细胞周期、细胞的培养代数、冷藏与冷冻处理,以及供体动物的性别、年龄等都可能影响核移植胚胎的发育。根据现有资料,简要综述了在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中有关供体细胞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87.
1960年8月我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植物室植被组工作,从此,便和川藏线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在这条线上已整整走了45年,每年少则一两次,多则五六次,加起来少说也有上百个来回。在这条艰难曲折、魂萦梦绕甚至肝肠寸断的路上,留下了我人生的喜、怒、哀、乐,也留下了太多难忘的回忆,下面要讲述的是,发生在川藏线上几件科学考察的往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988.
漓江流域海拔、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多样。为研究其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特征,该研究以漓江流域石灰性土壤及酸性土壤的典型植被类型(自然林、毛竹林、马尾松林、果园、水稻田)的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及碳氮转化相关胞外酶(淀粉酶、蔗糖酶、脲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化学计量比特征。结果表明:(1)高海拔土壤的全氮(TN)、全磷(TP)、有效磷(AP)含量和淀粉酶、蔗糖酶、脲酶、蛋白酶活性相对较高,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正好呈现相反的趋势。(2)相对于酸性土壤,石灰性土壤有较高的TP和AP含量。在酸性土壤中,植被类型对氮磷养分影响较大,总体上人工植被使得土壤氮素降低而使磷素增加; 而石灰性土壤养分在不同植被类型间差异相对较小。(3)相比自然林,人工植被的土壤氮转化酶活性极大降低,而土壤碳转化酶活性受人为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土壤氮磷酶活性化学计量比显示自然林呈现氮限制而人工林呈现碳限制。(4)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土壤理化性质在第Ⅰ轴和第Ⅱ轴解释了86.56%的土壤酶活性变异,土壤理化性质解释贡献率排序为TN>pH>铵态氮(NH4+)>AP>TP>硝态氮(NO3-),其中前3个因子是造成土壤酶活性差异的主要因子。综上结果表明,漓江流域的酸性土壤对人为干扰的生态敏感性较高,植被变化易导致养分失衡,应注重土壤养分管理,防止土壤有机质的损失,提高漓江流域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价值。该研究为当地生态系统的科学保育和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9.
为探讨喀斯特森林落叶阔叶植物(DBL)与常绿阔叶植物(EBL)比例和生物多样性差异及其驱动因素,该研究以贵州省普定县43个喀斯特次生林样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模型选择和Mantel检验的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地理距离、环境(包括地形和基岩类型)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样地内落叶阔叶植物和常绿阔叶植物所占比例以及谱系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普定喀斯特次生林样地内落叶阔叶植物与常绿阔叶植物虽在物种丰富度和个体多度上总体相当,但样地间差异较大;样地落叶与常绿阔叶植物谱系alpha多样性(即SES.MPD)无明显差异,但落叶阔叶植物谱系beta多样性(即SES.betaMPD)明显小于常绿阔叶植物。(2)落叶阔叶植物丰富度占比和相对多度随基岩类型改变而变化,均表现为泥灰岩森林高于石灰岩森林,而落叶阔叶植物丰富度占比随人类活动增强而上升。(3)样地落叶阔叶植物谱系alpha多样性随人类活动增强而升高,而常绿阔叶植物谱系alpha多样性受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作用不明显;落叶阔叶植物和常绿阔叶植物谱系beta多样性受不同因素调节,前者随基岩类型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变化而升高,后者则随地理距...  相似文献   
990.
针对半干旱区水分的植被生产力问题,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地陕西清涧的人工刺槐林为研究对象,对植被生长量的成因进行理论假定和分析,结合该地刺槐的解析木分析资料和相对应的同期降水数据,研究了清涧地区刺槐生长与水分的关系,建立了该区水分一刺槐生长的半理论/半经验模型。结果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刺槐的材积生长率与水分的变化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