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Toll信号通路是昆虫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分,其中Toll受体在激活昆虫病原菌侵染免疫应答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斯氏按蚊Anopheles stephensi Toll受体基因在抵抗微生物侵染和维持肠道菌群稳态过程中的功能。【方法】根据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 Toll受体家族的蛋白氨基酸序列,通过序列同源比对鉴定斯氏按蚊中相应的Toll受体基因;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Toll受体基因在未感染病原菌的斯氏按蚊脂肪体中的相对表达量,以及在真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革兰氏阴性细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侵染斯氏按蚊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最后,在斯氏按蚊雌成蚊胸部显微注射AsToll1A和AsToll5A的双链RNA进行RNA干扰后,检测RNAi处理的斯氏按蚊受真菌侵染后的存活率、肠道细菌含量变化以及抗菌肽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在斯氏按蚊中共鉴定到8个Toll受体基因,即AsToll1A, AsToll5A, AsToll6, AsToll7, AsToll8, AsToll9, AsToll10和AsToll11。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未感染病原菌的斯氏按蚊雌成蚊脂肪体中AsToll5A表达量最高,AsToll1A表达量次之,其余Toll受体基因表达量极低。在球孢白僵菌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侵染过程中,与对照(注射PBS)比较,AsToll1A和AsToll5A在斯氏按蚊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其余Toll受体基因表达变化不显著或降低。RNA干扰结果表明,AsToll1A或AsToll5A的表达受到抑制后,斯氏按蚊对球孢白僵菌的抵抗能力显著降低,肠道细菌总量与对照(dsGFP)比较显著增多。而且,抑制AsToll1A后抗菌肽基因DEF1和GAM1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抑制AsToll5A后仅有GAM1表达量下调。【结论】斯氏按蚊Toll受体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其中AsToll1A和AsToll5A能响应病原真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侵染并且影响肠道菌稳态。  相似文献   
42.
Sigma B(-B)是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对环境胁迫产生应答反应的主要调控因子.不仅在芽孢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B也直接或间接地调控包括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在内的一些革兰氏阳性食源性致病菌毒力及毒力相关基因的表达.本文结合作者在国内外的相关工作,综述了-B活性的调节方式及其在上述革兰氏阳性食源性致病菌中相关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革兰氏阳性食源性致病菌的致病机理、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在多种生物体中都发现有抗菌活性蛋白和多肽。由于其具有生物化学多样性,抗病毒、微生物、真菌、原生动物、肿瘤,促进伤口愈合等生物学活性,而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抗菌活性蛋白和多肽在动物的先天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们直接作用于细菌,并将其杀死。鲑点石斑鱼(Epinephelusfario)是中国南方水产养殖中重要的海水鱼。近年来,由于细菌和病毒引发的病害造成鲑点石斑鱼大量死亡,但其抗菌活性蛋白及多肽目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发现鲑点石斑鱼皮肤具有抗菌活性成分,鲑点石斑鱼皮肤匀浆物经胰蛋白酶水解后抗菌活性丧失,说明该活性是由蛋白质引起的。经离子交换层析及凝胶过滤层析,从鲑点石斑鱼皮肤中分离纯化到抗菌活性蛋白(Efap)。SDS-PAGE显示,Efap为单链蛋白,分子量约41kD。该成分能同时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滕黄微球菌、枯草牙胞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如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阴性菌中,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对Efap较敏感,MIC<20mol/L,其他3种菌敏感性较差,MIC>20mol/L。另外,Efap显示出较强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MIC为5—10mol/L。Efap的广谱抗菌性,说明其在鲑点石斑鱼免疫防御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碱性纤维素酶革兰氏阴性菌株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CMC平板筛选方法,从造纸厂碱性淤泥中获得透明圈直径大于30mm的产碱性纤维素酶革兰氏阴性菌H8005。液体摇瓶培养产生碱性CMC酶活力高达4.2IU/mL。酶学性质初步研究显示,H8005产生的CMC酶反应的pH值以8.0左右为适;在碱性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酶活和一定的稳定性;反应温度以55℃左右为宜;且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Mn^2+与Fe^3+对酶反应有促进作用,Cu^2+和Pb^2+对酶反应有抑制作用。该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在棉织品的水洗整理及洗涤剂工业中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了解新乡市中心医院近年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的种类、分布及对1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控制其扩散、暴发流行和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该院2003年1月~2004年1月从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菌用双纸片协同法筛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比较亚胺培南等11常用抗菌药物对产ESBLs耐药菌体外抗菌作用。结果 产ESBLs耐药株占全部革兰阴性菌的22.82%,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埃希菌属、假单胞菌属和沙雷菌属ESBLs的流行较严重,检出率分别为31.22%、29.02%、27.23%、25.19%和23.08%,在11种常用抗菌药物中,亚胺堵南的体外抗菌活性最好,敏感率为100%。结论 革兰阴性菌中,ESBLs阳性菌的发生率较高,同时ESBLs阳性菌有较高的耐药性。实验室应注重ES-BLs的检测和报告,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索,有效地控制ESBLs菌株在医院内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46.
目的 了解引起产科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产超β-内酰胺酶(ESBLs)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ESBLs确认试验检测ESBLs,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和K-B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ESBLs、AmpC酶总检出率分别为32.0%、33.6%,单产ESBLs、单产AmpC、同产ESBLs+高产AmpC酶和ESBLs+诱导AmpC酶菌株依次占11.9%、13.5%、14.1%和6.03%.总分离株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5.28%、6.54%,其次为头孢吡肟,为25.0%。单产酶株较非产酶株,双产酶株较单产酶株具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 产酶是产科感染革兰阴性菌株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头孢吡肟(FEP)对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47.
Five neolignans including four new one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seed endotheliums of Trewia nudiflora L.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to be 9‘-methyl americanol A(1), 9‘-methyl isoamericanol A(2), 9‘-ethyl americanol A(3), 9‘-butyl americanol A(4), and americanin (5). Two acetylated products 3,4-diacetyl americanin (5a) and 3,4,9-triacetyl americanin (5b) had been prepared from compound 5. All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investigated on antibacterial assays when carbenicillin sodium, streptomycin sulfate and rifampicin were used as positive controls. Compounds 4 and 5 exhibite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gainst gram-positive bacterium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um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t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 of 50μg/mL and 100μg/mE respectively, but 5a and 5b did not exhibit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t 200μg/disk.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女性阴道分泌物中滴虫、霉菌及线索细胞数量与女性年龄状况、阴道分泌物洁净度及阴道炎症状况的关系。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508例妇科病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检查和革兰氏染色镜检其滴虫、霉菌及线索细胞的情况。结果 8508例标本中,检出滴虫731例,霉菌1681例,线索细胞596例。其中滴虫、霉菌、线索细胞在育龄期女性中检出率较高,阴道清洁度在Ⅲ°和Ⅳ°的检出率明显较高;滴虫在WBC3+、WBC4+时检出率较高,霉菌在WBC2+、WBC3+时检出率较高,线索细胞在WBC10/HP时检出率较高。结论阴道分泌物中滴虫、霉菌及线索细胞检出率与女性年龄状况、阴道洁净度情况及阴道炎症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49.
细菌拥有很多分泌系统,通过这些系统,许多分泌性蛋白和外露蛋白被输送到菌体细胞外,与宿主细胞发生相互作用而发挥其毒性。革兰阴性菌拥有5型蛋白分泌系统,其中Ⅲ型和Ⅳ型分泌系统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正日益受到各方学者的关注。本文对细菌Ⅲ型和Ⅳ型分泌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0.
Actinobacteria的分离与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ctinobacteria classis nov.一般包括具有超过50%G+C的DNA碱基组成的微生物。实验中在分土培养基中,添加了Nalidixic acid及Aztreonam和Benlate,从4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得到64株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共计56株,占所分离菌株的87.5%。任意挑选其中的革兰氏阳性细菌,选用以高G+C含量革兰氏阳性细胞为靶点的PHGC探针及PNHGC对照探针,并联合使用我们自行设计的适用于Actonobacteria的PA-1和PA-2探针进行初筛菌株的鉴别。综合4种探针的FISH的结果,我们可以判定在31株分离株中,有22株Acti-nobacteria,6株低G+C含量革兰氏阳性细菌,其它3株则不易判定。DNA G+C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所建立的FISH方法可作为鉴别Actinobacteria的一种手段,它具有完整、准确和直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