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9篇
  免费   1179篇
  国内免费   2762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311篇
  2022年   388篇
  2021年   403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349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596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494篇
  2010年   419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602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374篇
  2003年   345篇
  2002年   350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是一类无蛋白质编码功能,长度大于 200 nt的RNAs。qRT-PCR实验证实,lncRNA RP1-506.5(命名为RP1)在人结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P<0.01)。RP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为癌旁组织中表达量的8.5倍。在HCT116中,上调RP1的表达,同时在HCT8中沉默RP1的表达,探讨RP1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MTS实验、活细胞工作站增殖实验,结合平板克隆实验发现,过表达RP1能明显促进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能力。而在HCT8细胞中沉默RP1表达后,该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流式细胞周期实验结果表明,RP1能促进细胞周期快速通过G1/S检测点,并能加速S期进程。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实验发现,在HCT116中细胞中,上调RP1的表达后,P21的表达水平下调,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依赖细胞周期蛋白激酶6(CDK6)表达水平上调;当沉默LncRNA RP1的表达后,能上调P21的表达水平,下调cyclinD1、CDK6的表达水平。这些结果表明,LncRNA RP1可通过调控周期相关蛋白质的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72.
肿瘤干细胞样细胞具有自我更新、无限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且受到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的调控。长非编码RNA HOTAIR在人胃癌细胞中表达升高,且具有调控功能。但目前对其在胃癌干细胞样细胞中的功能尚无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胃癌肿瘤干细胞中HOTAIR对肿瘤恶性行为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在补充细胞因子条件下培养SGC-7901细胞,获得悬浮生长的肿瘤干细胞样细胞微球,检测微球细胞的表面特征因子CD44、CD24及HOTAIR的表达量变化;并通过CCK-8、流式细胞分析及ELISA等技术探讨了HOTAIR对肿瘤干细胞样细胞功能调控作用。结果表明,无血清培养基中获得的肿瘤干细胞样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其可连续传代细胞微球的比率为4.75%±0.76%;RT-qPCR检测显示,相对于SGC-7901细胞,肿瘤干细胞样细胞中的HOTAIR表达量明显升高;通过慢病毒干扰技术发现,HOTAIR干扰抑制了HLA-G蛋白分泌、促进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细胞周期推进、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维持。本研究提示,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的肿瘤干细胞样细胞中HOTAIR表达量升高,并可能通过促进肿瘤干细胞样细胞干性调控肿瘤恶性行为。  相似文献   
973.
研究黄土丘陵区植被与地形特征对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带下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及养分循环规律.选择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3个植被区(森林区、森林草原区、草原区)和5种地形部位(阴/阳沟坡、阴/阳梁峁坡、峁顶)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研究植被和地形对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土壤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在不同地形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沟坡位置和阴坡高于其他坡位和阳坡.植被类型的变化对两个土层(0~10、10~20 cm)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坡向对表层(0~10 cm)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强于坡位,而在10~20 cm土层,坡位对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影响更显著.植被类型显著影响土壤C∶N、C∶P、N∶P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C∶P,坡向和坡位仅影响土壤C∶P和N∶P,植被类型的变化是影响土壤C∶N的主要因素.同时,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大于地形因子.标准化主轴分析结果表明,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带土壤微生物具有内稳性,特别在草原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具有更加严格的约束比例.在黄土丘陵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P或许可以作为判断养分限制的另一个有力工具,若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P与植物叶片N∶P配合使用可能有助于我们更加精确地判断黄土丘陵区的土壤养分限制情况.  相似文献   
974.
在福建省三明市陈大国有林场开展杉木幼苗土壤增温试验,采用内生长环法研究土壤增温(+5℃)对杉木幼苗细根比呼吸速率和非结构性碳的影响,分析杉木人工林对全球变暖的地下响应及其适应性.结果表明:增温第二年,土壤增温引起细根组织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较大变化,1月增温处理0~1 mm细根NSC和淀粉浓度下降,1~2 mm细根可溶性糖和NSC浓度下降;7月增温处理0~1 mm细根NSC、可溶性糖和淀粉浓度提高,使1~2mm细根淀粉浓度增加.增温第3年,土壤增温对细根NSC无显著影响.增温处理使0~1 mm细根比根呼吸速率在增温第二年7月增加,而在第三年7月下降;与0~1 mm细根相比,增温处理对1~2 mm细根比呼吸速率没有显著影响.细根呼吸对增温的响应与增温持续时间有关,随增温时间的延长,细根呼吸产生部分驯化,同时能够使细根NSC浓度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75.
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简称PHA)是由微生物合成的天然高分子基材料,作为微生物碳源和能源的储备物质。目前,PHA的单体种类有150多种,致使PHA的品种繁多、材料学性质各不相同。PHA具有材料多变性、非线性光学性能、压电性能、气体阻隔性能、热塑性、生物可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使其在塑料包装、化工、医药、农业、生物能源等诸多领域的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文中系统介绍了目前PHA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76.
王满堂  赵志刚  周显辉  程栋梁 《广西植物》2018,38(10):1391-1398
生物量分配影响植物生长和繁殖,是植物生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了了解植物生活史性状对放牧的响应,该研究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毒杂草展毛翠雀为对象,分析了放牧干扰对展毛翠雀的花期繁殖分配和性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显著降低了展毛翠雀的总生物量、个体大小和繁殖投入; 放牧未改变展毛翠雀的营养部分与繁殖部分的等速生长关系,但显著增加了繁殖部分的生物量分配和总花数; 展毛翠雀的个体大小与总花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性分配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毛翠雀的总花数与单花大小、单花的花瓣比例均表现出负相关关系,表明总花数与单花大小之间、总花数与单花的花瓣比例之间均存在权衡。因此,在放牧条件下,展毛翠雀的繁殖分配和性分配均表现出显著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977.
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是中国淫羊藿属植物中分布较为广泛、形态变异较为丰富的物种,柔毛淫羊藿及其近缘种在分类中存在诸多争议。为研究柔毛淫羊藿及其近缘种变异规律和进行种的界限划分,该研究对柔毛淫羊藿31个居群和近缘种星花羊藿3个居群、镇巴淫羊藿1个居群、万源淫羊藿1个居群共36个居群的叶背非腺毛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显示:(1)所观察到的非腺毛分为直毛、曲毛、伏曲毛、长伏毛、拟短伏毛、短伏毛、单细胞毛7个大类19个小类,并发现每个居群或每个个体的叶背面非腺毛是由多种类型构成。(2)共观察到13个居群具有乳突,且69.2%非腺毛较少(非腺毛密度少于50个/mm2)的居群具有乳突;而且共有27个居群中具有单细胞毛,占该研究36个居群的75%。(3)以非腺毛密度、主要类型构成进行居群归类,其中柔毛淫羊藿21个居群为直毛群(A),柔毛淫羊藿7个居群为曲毛群(B),柔毛淫羊藿2个居群、星花淫羊藿3个居群、镇巴淫羊藿1个居群为长伏毛群(D),柔毛淫羊藿1个居群为拟短伏毛群(E),万源淫羊藿1个居群为短伏毛群(F),所有居群均共有直毛类非腺毛,说明直毛类非腺毛为柔毛淫羊藿及其近缘种的核心类型非腺毛。(4)从居群内非腺毛类型组成的角度梳理出了居群间的演化关系,直毛群:AⅠ→AⅡ→AⅢ→AⅣ→AⅤ;曲毛群:BⅠ→BⅡ→BⅢ→BⅣ;长伏毛群:DⅠ→DⅡ→DⅢ;直毛群→曲毛群;短直毛群→短伏毛特化群;短直毛群→拟短伏毛特化群,且居群间的演化关系与地理分布呈现良好的相关性。(5)单细胞毛为淫羊藿属中首次发现。研究认为,单细胞毛可能与主流非腺毛类型(直毛和曲毛)和地理分布有关,但乳突则与叶背面的非腺毛密度可能存在负相关关系;该研究结果支持将星花淫羊藿归为柔毛淫羊藿种下等级的分类处理。  相似文献   
97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金叶女贞果实花青素对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慢性炎性痛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中枢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n=10):正常对照组、慢性炎性痛模型组(左后足跖注射100 μl CFA)、花青素治疗组(模型+花青素90 mg·kg-1,ig,qd)。造模前和术后第1、3、5、7、9、11、13日测量各组大鼠的体重、基础痛阈(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左后肢足趾容积;术后第14日实验结束,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血清各项生化指标,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区总辣椒素受体(TRPV1)和磷酸化辣椒素受体(p-TRPV1)的表达。结果:花青素能提高模型组大鼠热痛阈和机械痛阈(P<0.05),降低足趾肿胀度(P<0.05),提高血清SOD水平(P<0.01),降低血清MDA和NO含量(P<0.05),降低大脑海马区p-TRPV1/TRPV1蛋白比例。结论:花青素灌胃14日处理对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大鼠慢性炎性痛有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释放,提高抗氧化能力和下调TRPV1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979.
为了探讨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virus,YFV)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1)在感染早期的诊断价值。颅内注射YFV-17D感染乳鼠,每日处死1窝,收集抗凝血。Vero细胞和C6/36细胞感染YFV-17D病毒后,每隔12h收集培养上清。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基于YFV NS1多克隆抗体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感染后乳鼠血液、C6/36和Vero细胞上清中YFV的扩增情况和NS1蛋白的分泌规律。乳鼠感染YFV-17D后第2d在血清中即可检测到YFV NS1,第3d血液中检测到YFV核酸。敏感细胞株在感染YFV-17D后第36h培养上清中可检测到YFV NS1,而48h后才能检测到YFV核酸。YFV NS1蛋白具有作为YFV感染早期的诊断靶标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980.
本研究以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黑眶蟾蜍抱对个体的体长、头长、头宽、眼间距、鼓膜径、耳后腺长、眼径、前臂及手长、前肢长以及后肢长等形态特征,分析雌性黑眶蟾蜍繁殖输出与其体型的关系,探究黑眶蟾蜍两性异形模式及其与雌性生育力的关系;同时通过对配对个体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探究了黑眶蟾蜍的配对模式。结果表明,黑眶蟾蜍雌性体长和体重显著大于雄体;两性的所有局部形态特征均与体长成正相关;去除体长因素影响后,雄性头长以及后肢长均明显大于雌性,其余局部形态特征两性间则皆无显著差异。雌体的窝卵重、窝卵数均与其体长和体重成正相关关系。雌性成体的前肢长与抱对雄性成体的前肢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其余形态特征两性间均无相关性。研究表明,生育力选择是导致黑眶蟾蜍两性异形的重要驱动力;黑眶蟾蜍的选型配对模式未表现在个体大小上,而是体现在局部特征(前肢长),这不仅为揭示两栖类配对模式的普遍性提供了参考,还表明对两栖类选型配对的研究应以多个性状为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