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78篇 |
免费 | 496篇 |
国内免费 | 1251篇 |
专业分类
45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4篇 |
2023年 | 179篇 |
2022年 | 181篇 |
2021年 | 233篇 |
2020年 | 174篇 |
2019年 | 177篇 |
2018年 | 130篇 |
2017年 | 150篇 |
2016年 | 164篇 |
2015年 | 189篇 |
2014年 | 274篇 |
2013年 | 182篇 |
2012年 | 180篇 |
2011年 | 198篇 |
2010年 | 167篇 |
2009年 | 149篇 |
2008年 | 236篇 |
2007年 | 148篇 |
2006年 | 122篇 |
2005年 | 127篇 |
2004年 | 115篇 |
2003年 | 134篇 |
2002年 | 110篇 |
2001年 | 118篇 |
2000年 | 64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65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基于地-空遥感耦合的冬小麦叶片氮积累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冬小麦生态区同步的SPOT-5多光谱遥感影像、地面光谱数据和植株取样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波谱响应函数拟合和混合像元分解的纯净像元光谱提取方法,并对比分析了纯净像元光谱、模拟像元光谱和实测像元光谱与冬小麦叶片氮积累量(LNA)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 模拟像元光谱对叶片氮积累量的反演效果较好,纯净像元光谱反演效果次之,实测像元光谱最差;但基于模拟像元光谱的LNA监测模型不能直接外推至空间尺度.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基于纯净像元光谱的LNA监测模型在2个小麦生态区均具有较好的精度和稳定性,该方法综合利用了地-空遥感的优点,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不同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遥感数据,从而为区域性冬小麦氮素营养状况的遥感监测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2.
正常人染色体Cd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Cd-NOR同步银染技术,对23例正常人染色体Cd结构变异、Cd结构消失、小Cd结构以及“Cd-NOR融合”作了分析。结果发现:(1)具有小Cd结构的染色体常涉及D、G组染色体;(2)Cd结构变异最常发生于1号和16号染色体上;(3)G组染色体上“Cd-NOR、融合”频率显著高于其理论值;(4)正常人细胞中存在一定频率的Cd结构消失现象。本文还对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易于不分离的原因作了初步讨论,并对此提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3.
124.
125.
正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于人群和多种动物中的急性传染病。20世纪以来,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4次世界性的流感大流行,分别是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H1N1)、1957年的亚洲流感(H2N2)、1968年的香港流感(H3N2)和2009年的甲型流感(H1N1),此外还有一次疫情相对较轻的1977年俄罗斯流感 相似文献
126.
任昊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9,(4):482-482
铁螯合剂去铁敏(DFO)能够抑制实验性肺炎球菌性脑膜炎新生大鼠皮质坏死,表明游离铁可能导致神经元过氧化损伤。本实验探讨肺炎球菌性脑膜炎中皮质铁蛋白和铁稳态的空间、时间变化。结果表明在感染过程中,全脑皮质的非血红素铁增加,特别是在神经细胞集中的皮质第二、第五层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同时,非血红素铁的增加伴随着血红素氧合酶(HO-1)在神经元、 相似文献
127.
【背景】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GP72是一株可生产吩嗪类抗生素吩嗪-1-羧酸(PCA)和2-羟基吩嗪(2-OH-PHZ)的生防根际促生菌。基因组比对发现GP72菌中存在aurI/aurR双元调控系统。【目的】研究该系统对GP72中吩嗪类物质的调控作用。【方法】将aurI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用紫色杆菌CV026和根癌农杆菌NTL4做显色实验。构建基因敲除菌株和回补菌株,发酵测量突变株的生长曲线与总吩嗪产量。构建转录融合质粒,测定吩嗪合成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水平。【结果】显色实验显示,aurI能产生多种信号分子,使CV026显紫色、NTL4显蓝色。分别单独敲除aurI和aurR基因,同时敲除aurI/aurR基因,吩嗪产量均会升高,而回补菌株吩嗪产量降为野生型水平。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突变株的酶活比野生型高。【结论】aurI/aurR负调控GP72的吩嗪合成,通过抑制吩嗪合成启动子的转录而影响吩嗪类物质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8.
129.
【目的】研究萘啶酸、诺氟沙星、卡那霉素3种抗生素对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SXT/R391元件ICEVal A056-1转移频率的影响。【方法】利用PCR检测溶藻弧菌A056中ICEVal A056-1的自我剪切、转移潜力。通过溶藻弧菌A056与大肠杆菌菌株VB111的接合实验,研究溶藻弧菌分别在含不同浓度萘啶酸、诺氟沙星、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中培养15 min或30 min后,ICEVal A056-1转移频率的变化规律。【结果】溶藻弧菌A056细胞中有环状形式的ICEVal A056-1分子存在,具有水平转移潜力;溶藻弧菌A056在含40μg/m L萘啶酸的LB中培养30 min后,ICEVal A056-1转移频率是对照组的19.59倍;在含50μg/m L诺氟沙星的LB中培养15 min后,ICEVal A056-1转移频率是对照组的31.25倍;在含不同浓度卡那霉素的LB中培养30 min后,ICEVal A056-1转移频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别。【结论】部分抗生素的使用可以明显促进溶藻弧菌ICEVal A056-1向大肠杆菌的转移,因此海洋环境中抗生素的滥用及随意排放很可能加剧ICEs(integrating conjugative elements)从溶藻弧菌到其他细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0.
大叶钩藤中非生物碱成分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叶钩藤 (UncariamacrophyllaWall.)系茜草科钩藤属植物 ,为常用中药 ,用于治疗头晕目眩、惊痫抽搐、全身麻木等疾病。现已成为治疗高血压方剂中的常用药物[1] 。其化学、药理及应用有较多研究 ,但绝大部分是针对生物碱部分 ,非生物碱部分作为无用成分而极少研究和应用。为了明确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及进一步挖掘其药用潜能 ,作者在对大叶钩藤的非生物碱部分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2 ] ,对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材料实验样品乌索酸 (Ⅰ )、3β 6 β 2 3 三羟基乌索酸 (Ⅲ )、表儿茶素 (Ⅳ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