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78篇 |
免费 | 496篇 |
国内免费 | 1251篇 |
专业分类
45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4篇 |
2023年 | 179篇 |
2022年 | 181篇 |
2021年 | 233篇 |
2020年 | 174篇 |
2019年 | 177篇 |
2018年 | 130篇 |
2017年 | 150篇 |
2016年 | 164篇 |
2015年 | 189篇 |
2014年 | 274篇 |
2013年 | 182篇 |
2012年 | 180篇 |
2011年 | 198篇 |
2010年 | 167篇 |
2009年 | 149篇 |
2008年 | 236篇 |
2007年 | 148篇 |
2006年 | 122篇 |
2005年 | 127篇 |
2004年 | 115篇 |
2003年 | 134篇 |
2002年 | 110篇 |
2001年 | 118篇 |
2000年 | 64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65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的方法 ,在多种生物数据中找到了确定性机制。大鼠下丘脑视上核(supraopticnucleus,SON)神经元自发产生不规则的放电。为了研究这些不规则放电是否含有确定性机制 ,用电流钳对大鼠SON神经元进行全细胞纪录,取动作电位峰峰间期序列(interspikeinterval,ISI)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种新的检测时间序列非稳定周期轨道的方法分析ISI序列 ,发现ISI含有非稳定周期轨道族 ,即周期1 ,周期2 ,和周期3存在。结果表明 ,SON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序列存在确定性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12.
通过将普通玉米与四倍体多年生玉米大量杂交,获得一株部分可育三倍体植株MT-71,为外源遗传物质在普通玉米的导入创造新种质。MT-71杂交结实率分别为3X/2X=7.84%,2X/3X=0.56%,3X/4X=0.52%,开放授粉结实率为1.18%;其花粉母细胞(PMC)染色体平均构型为2.30Ⅰ+3.72Ⅱ+6.49Ⅲ+0.23Ⅳ;3X/2X后代植株染色体几乎包括所有2n=20~30染色体数目,2X/3X和开放授粉后代中染色体数目仅有2n=20,21。结果表明,MT-71可产生有功能的雌雄配子,其中n=10,11的配子更易遗传;雌配子体对额外染色体的传递能力显著高于雄配子体,异源三倍体最有效的遗传方式为3X/2X。 相似文献
113.
114.
免疫细胞浸润对癌症的诊断与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文中收集TCGA数据库已收录的非小细胞肺癌肿瘤与正常组织基因表达数据,利用CIBERSORT工具得到22种免疫细胞占比来评估免疫细胞浸润情况。以22种免疫细胞占比为特征,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了非小细胞肺癌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分类模型,其中随机森林方法构建的模型分类效果AUC=0.987、敏感性0.98及特异性0.84。并且用随机森林方法构建的肺腺癌和肺鳞癌肿瘤组织分类模型效果AUC=0.827、敏感性0.75及特异性0.77。用LASSO回归筛选22种免疫细胞特征,保留8种强相关特征组成的免疫细胞评分结合临床特征构建了非小细胞肺癌预后模型。经评估及验证,预后模型C-index=0.71并且3年和5年的校准曲线拟合良好,可以对预后风险度进行准确预测。本研究基于免疫细胞浸润所构建的分类模型与预后模型,旨在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与预后研究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5.
核DNA含量是重要的生物学概念,涉及DNA C-值和基因组大小。前人有关植物核DNA含量在纬度梯度上的变异规律存在着矛盾的报道,而且多数将核DNA含量与纬度、海拔、气候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描述成线性关系。核DNA含量是否具有环境适应上的意义,也还存在争议。先前有关核DNA含量与环境因素间关系的矛盾性报道可能与取样过小、地理范围过窄、研究对象遗传背景差异过大有关。如果对一个遗传背景相近的类群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取样,核DNA含量会呈现有规律的纬度梯度变化,可能与大的气候因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菊科(Asteraceae)是被子植物的最大科,是一个广泛认可的自然分类群。为揭示全球空间尺度上植物核DNA含量在纬度梯度上的变异规律,以及这种变异是否具有环境适应意义,以菊科为对象开展了核DNA含量与纬度、生物气候因素关系的统计分析。从"植物DNA C-值数据库"检索到822种菊科植物的核DNA含量数据;在全球范围内,沿经度方向上设立10条样带,每条样带横跨15个经度,每条样带又均分成22个样块,每个样块纵跨7.5个纬度;其次,从"世界气候数据网站"下载1950—2000年时间段14个生物气候因子数据,应用Arc GIS 9.3获得每个样块14个生物气候因子的平均值;根据"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站"记录,计算每个样块菊科植物平均的核DNA含量数据。为避免气候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对数据分析的影响,应用主成分分析对数据进行了降维,发现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最干季度雨量分别是第一、二主成分上荷载最大的因子,去除与它们相关性在-0.7至+0.7之间的其他气候因子后获得了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最干季度雨量和最湿月份雨量三个变量用于进一步数据分析。结果发现,菊科植物在全球10个样带上的核DNA含量与纬度关系密切,与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最干季度雨量和最湿月份雨量呈现极显著的单峰型的非线性关系,可以用二项式进行拟合。因此,全球空间尺度上植物核DNA含量沿着纬度梯度有规律性的非线性变化,这种变化具有很强的气候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116.
为了解鲽科鱼类ITS2序列的多态性特征,本研究获得了鲽科10种鱼类310条ITS2序列,长度在419 ~ 486 bp之间。种内序列长度差异最小的为粒鲽(Clidoderma asperrima)(419 ~ 420 bp)和太平洋拟庸鲽(Hippoglossoides elassodon)(419 ~ 420 bp),其次为北岩鲽(Lepidopsetta polyxystra)(447 ~ 452 bp)和刺黄盖鲽(Limanda aspera)(457 ~ 463 bp),松木高眼鲽(Cleisthenes pinetorum)(452 ~ 462 bp)和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465 ~ 479 bp)的种内序列差异分别为10 bp和14 bp;其余4种鱼类根据长度差异(14 ~ 32 bp)分型为长(A型)、短(B型)序列类型,同时检测存在重组类型(R型),其中长度差异最大的是钝吻黄盖鲽(Pseudopleuronectes yokohamae)(454 ~ 486 bp),其次为尖吻黄盖鲽(P. herzensteini)(433 ~ 458 bp)、虫鲽(Eopsetta grigorjewi)(420 ~ 439 bp)、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466 ~ 480 bp)。通过双参数模型(K2P)计算遗传距离可见,种内遗传距离多集中于0.002 ~ 0.027之间,仅星突江鲽和尖吻黄盖鲽因类型差异导致较高数值(0.043和0.053);不同物种间遗传距离在0.046 ~ 0.180之间。10种鱼类ITS2的GC含量为63.95% ~ 70.16%;9种鱼类的二级结构均为具有5个分支(HelixⅠ ~ Ⅴ)的闭合环状结构,仅圆斑星鲽中由于存在Helix Ⅳ变异形成Helix Ⅳ-a和Helix Ⅳ-b而具有6个分支。基于ITS2构建的鲽科10种鱼类的系统进化树显示,不同种鱼类的克隆序列均单独聚支。序列的多态性特征分析表明,在具有不同序列类型的虫鲽、星突江鲽、尖吻黄盖鲽和钝吻黄盖鲽4种鲽科鱼类中,ITS2以非协同进化的方式存在,而其他6种鱼类为协同进化;虽然存在种间K2P遗传距离小于种内的个例,但ITS2在属间不同物种的区分上具有适用性。本研究结果丰富了鲽形目鱼类的ITS2数据,也将为鱼类的核糖体RNA序列多态性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7.
使用脉冲调制荧光仪观测了珊瑚树叶片光合作用的光抑制发生与恢复过程中几个主要荧光参数(初始荧光F_0,可变荧光与最大荧光之比F_v/F_M和非光化学荧光猝灭q_E及其快组分 q_(E—fast)、慢组分 q(E—slow))的变化,以探讨非光化学荧光猝灭不同组分的作用。 强光(约 1500μmol photons m~(-2) s~(-1))照射叶片使F_0、F_V/F_M和q_(E—fast)降低.q_(E—slow)和q_E增高。NH_4Cl处理使 F_V/F_M降低的幅度和q_E提高的幅度都增加。DTT处理使q_E水平和q_(E—slow)增加的幅度降低,而F_0和稳态荧光水平增加,强光下降低了的F_V/F_M在弱光下不易恢复。NaF处理对这些荧光参数都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p73基因甲基化状态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 in's lymphomas,NHL)患者中的检测意义以及去甲基化干预对p73基因再表达的效果.方法:检测2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标本中P73基因的表达以及甲基化状态;用不同剂量(4,8μmol/L)去甲基化因子5氮胞苷(5-A za)诱导P 73基因甲基化的淋巴瘤细胞,RT-PCR和MSP-PCR方法测定p73基因的表达以及甲基化状态.结果:p73基因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表达显著下降,26例标本中,13例呈阴性(50%),6例表达下降;p73基因外显子1甲基化的发生率为100%;4μmol/L去甲基化因子5氮胞苷(5-A za)在体外即可诱导的淋巴瘤细胞p 73基因去甲基化再表达,8μmol/L 5-Aza效果较4μmol/L更为明显.结论:p 73基因甲基化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密切相关,去甲基化干预可能为一种可行的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9.
丁田 《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7,4(5):461-464
肿瘤干细胞的鉴定成功对肿瘤发生的观点产生了新的挑战。干细胞最大的特点是非对称性分裂从而实现自我更新,如果这一过程被扰乱则会发生肿瘤。肿瘤抑制基因hscrib、hJig被认为在这一分子机制中调节命运决定子在子代细胞中的分配。细胞极性是上皮组织的一个标志性特点,极性丢失与上皮的恶性转化密切相关。研究表明hScrib、hDlg是维持正常上皮极性的关键因子,在多种上皮性恶性肿瘤的发生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0.
西方蜜蜂产浆量的动态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条件和非条件遗传效应分析方法对3个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品种的蜂群产浆量、台浆量和台基接受率进行了发育遗传研究。结果表明:蜂群产浆量、台浆量在各个时期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基因型方差,台基接受率在大部分时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基因型方差,说明这3个性状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条件遗传分析发现,在某些无法检测到非条件方差的时期存在显著水平的条件方差,证明在产浆期的不同阶段,3个性状都有基因的新表达。同一性状不同时期的遗传相关分析表明:蜂群产浆量以及台浆量在各个时期均检测到显著或极显著的基因型相关,台基接受率在大多时期存在显著的基因型相关,表明控制产浆量和台浆量早期表现的遗传效应总是以相同的方式调节后期的表现,而台基接受率则不然。成对性状之间的相关研究表明:蜂群产浆量和台浆量之间在各个时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相关,说明2性状基因效应之间的协同作用是一致的,而蜂群产浆量和台基接受率之间在大多时期存在显著的遗传相关,但在一些时期没有相关,2性状之间的基因效应协同作用较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