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51.
时间减影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数字X线机(DFR)时间减影对静脉肾盂造影的诊断价值,并与常规单纯DFR静脉肾盂造影比较。方法对38例运用数字(DFR)静脉肾盂造影的检查者,同时采用时间减影进行分析。检查结果正常16例,肾盂积水、肾结石、输尿管畸形、输尿管结石等22例。结论数字静脉肾盂造影检查 时间减影检查,较好地克服了传统造影方法的不足,为泌尿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全面和确切的依据,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52.
p27kip1基因纳米粒子抑制鼠移植静脉内膜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美国FDA批准使用的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PLGA) 为载体材料,制备载p27kip1基因的纳米粒子. 用激光光散射法测定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88.9 nm,粒径呈窄分布,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子表面光滑. DNA含量为3%. 包封效率为86%. 观察p27kip1基因纳米粒子的体外释放情况,发现DNA体外最初释放速度较大,约1周后释放速度开始减缓,可维持平稳释放15天以上. 体外转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到p27kip1基因纳米粒子对细胞周期进程的抑制作用. 建立自体静脉移植大鼠模型,随机分成三组进行试验:p27kip1基因纳米粒子组,空白纳米粒子组,单纯静脉移植组. 分别于给药后3天、7天、14天、28天取材,HE染色及Verhoeff 染色检测内膜厚度,蛋白质印迹检测P27抑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移植静脉内膜PCNA、E2F表达. 动物模型试验中转基因组内膜平均厚度较其他组明显减少 (P < 0.01);转基因组PCNA的表达较其他组明显降低 (P < 0.01);转基因组E2F的表达7 ~ 14天较其他组显著降低 (P < 0.01);对照组及单纯静脉移植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 纳米粒子作为p27kip1基因载体能够有效抑制自体静脉移植后内膜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53.
杨义民  张莉 《蛇志》2005,17(3):201-202
癌性胸腔积液是肺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积极治疗和控制癌性胸腔积液,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利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胸腔插管,在胸腔内注入白介素-2(IL-2)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病人20例,并与条件相似的常规穿刺18例作对照比较,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4.
目的:探讨全静脉干预护理对新生儿体重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103例低体重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静脉营养干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静脉营养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营养状态。结果:观察组的体重、身长和上臂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护理后,观察组的胆红素、尿素氮和肌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微量元素锌、铜、铁、钙和镁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C3b (RBC C3bRR)和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FEER)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红细胞免疫抑制率(FEI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低体重新生儿中采用全静脉营养干预护理可显著改善新生儿的营养状态,有效补充微量元素,全静脉营养干预护理可增加新生儿体重,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555.
黎显媛 《蛇志》2004,16(1):52-54
静脉输液是将药液直接滴人静脉的方法.在临床治疗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有时也会出现不良反应,轻者造成病人的痛苦,重者可能危及生命,护理人员必须重视和杜绝输液反应,以期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现将有关输液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56.
研究凝血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及重组水蛭素的作用。将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第2~5代分组后与凝血酶(4.0ku/L)共同温育,同时分别加入水蛭素(6.0ku/L)和肝素(6.0ku/L),在不同时间,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的方法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凝血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和活化基质金属蛋白酶-2。重组水蛭素可以有效地阻断凝血酶的上述作用。  相似文献   
557.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0 DCE MRA)对于颈部静脉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疑有颈部静脉病变的病人进行了3D DCE MRA检查,观察对病变血管及正常血管显示情况。结果:7例检查图像都能清晰显示正常血管结构及病变情况。其中2例正常,2例颈静脉血栓,1例颈静脉癌栓,1例颈静脉扩张,2例动静脉瘘。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或)DSA证实。结论:3D DCE MRA是一种简便,易行,有效的血管检查方法,分辨率高,假阳性率低,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但临床上多限于动脉系统疾病的诊断。只要选择合适的序列、扫描时间及对比剂的剂量就能较好显示静脉血管情况。此项技术的应用,在颈部静脉病变诊断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8.
陆兰新  周爱花 《蛇志》2000,12(2):77-78
静脉采血、输血是抢救和治疗病人的措施之一,也是护理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提高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的成功率,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关键。1998年4月至1999年4月,我们对100例次难穿刺静脉进行穿刺,成功率达95%,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年龄在出生24h至85岁之间,其中新生儿25例,儿童36例,青壮年25例,老年人14例。本组100例中,一针见血95例,二针见血2例,失败3例2 难穿刺静脉穿刺成功体会2.1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因为新生儿不同于成年人,不能很好合作,而且静脉又细又浅,很难掌握,如准备工作不好,一旦穿刺见血,不及时固定,会导致失败。…  相似文献   
559.
脑卒中,也称中风,这类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塞以及短暂脑缺血发作,是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更是造成死亡的第一、第二位病因,是致残的首位病因,是引起痴呆的第二原因,是当前国内外临床医学防治研究的重大课题。从美国把90年代定为“脑的十年”到至今,又十多年过去了,虽然由于C  相似文献   
560.
在活体小鼠中筛选lZP3基因RNAi有效靶位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P3作为精子结合的靶对象在卵母细胞受精中起着关键作用,也因此而成为研究哺乳动物受精机理的焦点。本研究参照新疆草原兔尾鼠卵透明带3(zonapellucida3geneofLaguruslagurus,lZP3)的mRNA,选择了针对lZP3mRNA的3个区域合成寡聚核苷酸连接到干扰载体pGenesil-1上,构建了3个针对lZP3mRNA的重组干扰载体,和pCDNA3-lZP3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法共转染Hela细胞以及通过尾静脉大容量快速注射法(Hydrodynamics-basedtransfectionmethod,HD法)共注射小鼠,半定量RT-PCR和real-timePCR检测Hela细胞和小鼠肝脏中lZP3mRNA的表达情况,以筛选干扰lZP3mRNA的有效靶位点。结果表明,通过HD法共注射干扰载体和表达载体后,外源基因mRNA在小鼠肝脏中的表达和共转染Hela细胞后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是一致的,有2个干扰载体可以有效干扰lZP3mRNA的表达。研究还说明,利用HD法以小鼠作为实验材料筛选RNA干扰的有效靶位点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