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登革病毒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感染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登革病毒Ⅱ型(DV2)感染体外培养和传代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研究发现,HUVEC是登革病毒的允许性细胞。病毒感染后12h即可在培养上清中用微量蚀斑法测出病毒,病毒滴度48h达高峰,以后迅速下降。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病毒产量随病毒感染复数(MOI)的增加而增高。间接免疫荧光法证明感染的HUVEC胞浆及胞膜上携带DV2抗原。电镜和光镜下,感染细胞未见明显的形态和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122.
为探讨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对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用解聚提取及墩子交换柱层析法分离出人主动脉HSPG,用倒置显微镜,细胞计数,及^3H-TdR参入观察其对培养的第一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加入HSPG(1.70μg己糖醛酸/ml)的hUVEC生长密度高于对照组(未加HSPG)(2)随着培养时间增加(24,48及72h)根据细胞计数计算  相似文献   
123.
为探讨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对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用解聚提取及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分离出人主动脉HSPG,用倒置显微镜、细胞计数、及 ̄3N-TdR参入观察其对培养的第一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FC)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加入HSPG(1.70μg已糖醛酸/ml)的hUVEC生长密度高于对照组(未加HSPG).(2)随着培养时间增加(24,48及72h).根据细胞计数计算出同一剂量的HSPG(17.0μg已糖醛酸/ml)对hUVEC的促增殖%增高(分别为14%,30%及37%)。(3)随着加入HSPG浓度的升高(4.3,8.5及17.0μg已糖醛酸/ml.培养72h).根据 ̄3H-TdR参入计算出HSPG对hUVEC的促增殖%亦增高(分别为49%,71%及98%)。故人主动脉HSPG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有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24.
通过分析我国过度静脉输液的现状和危害,结合国外静脉输液管理指南,提出改善我国静脉输液的管控措施,促进我国医疗机构静 脉输液合理使用和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5.
目的:以瘤旁正常组织为对照,研究甲状腺腺瘤中血管生成素-1(Ang-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超声造影的相关性,为超声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腺瘤患者15例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根据时间强度曲线获得造影参数。用Western印迹检测术后肿瘤及瘤旁标本的Ang-1表达情况,并与超声造影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5例甲状腺腺瘤中,13例造影后肿块与周围甲状腺表现为高回声(86.7%,13/15),2例出现等回声(13.3%,2/15),12例肿块内部均匀增强(80%,12/15);甲状腺腺瘤组平均渡越时间(m TT)、峰值强度(Imax)大于瘤旁组(P0.05);甲状腺腺瘤较瘤旁组织Ang-1表达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比较可见Ang-1表达水平与始增时间(RT)、达峰时间(TTP)、m TT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与Imax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甲状腺腺瘤中Ang-1较瘤旁组织明显升高,其超声造影指标与Ang-1的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通过甲状腺腺瘤的超声造影,可以为Ang-1的表达水平提供依据,并可能为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6.
目的:对比分析静脉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治疗老年复发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复发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行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40)行静脉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照组(n=40)仅行全身静脉化疗。持续四个周期后统计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CD3~+、CD4~+、CD4~+/CD8~+;持续随访,统计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平均生存时间。结果觌察组总有效率(75.0%vs 52.5%)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vs 80.0%)明显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年生存率(72.5%vs 55.0%)、2年生存率(27.5%vs 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16.8±2.1)月vs(13.8±1.8)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结论:静脉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老年复发卵巢癌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7.
目的:分析大脑中动脉供血区(MCA)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探讨梗死侧侧脑室旁深部髓质静脉(DMV)数量与脑血管反应性(CV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首次发生患侧MCA供血区卒中患者109例,并已完成TCD CO_2负荷实验和SWI等检查。根据SWI图像将DMV数量分为3级,5条为1级;5-10条为2级;10条为3级,分析DMV分级与CVR的关系。结果:根据排除标准共纳入M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53例,DMV 1级、2级和3级分别有29、18、6例患者,MCA平均CVR为0.40±0.18。DMV 1级CVR为(0.45±0.22)、2级为(0.35±0.15)和3级为(0.20±0.11),3组患者间CVR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DMV 3级组较DMV 1级组、2级组显著降低(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DMV分级与CVR间存在明显的负性相关关系(P0.001)。结论:MCA供血区脑梗死患者DMV分级与患侧MCA CVR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8.
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通过单笔心电图机叠加记录ECG、心音图和颈动脉图后测得。对83例患者进行了STI均值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及左室造影的相关研究。患者除陈旧性心肌梗塞及室壁瘤外,根据冠状动脉(CA)狭窄程度而分组。STI随CA狭窄程度及范围的增加而显著异常,提示心功能随心肌缺血程度加重而进行性恶化。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降低也支持这一点。CA狭窄程度、范围与射血前时间/左室射血时间(PEP/LVET)呈正相关。在决定左室功能的异常方面,PEP/LVET和LVEF的临床意义完全相同。提示STI在评价冠心病心功能上是有用的。排除影响STI的某些因素后,PEP/LVET≥0.38可作为判断冠心病左心功能减退的标志。但轻度CA狭窄患者的STI可正常,这可能与静息时尚有足够的CA贮备力有关。  相似文献   
129.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经外环下精索静脉结扎术与腹股沟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精液质量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113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6),对照组给予腹股沟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观察组给予经外环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对比其精液质量、性激素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半年,两组患者精子密度等相关指标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浓度水平比较,观察组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血清T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腹股沟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经外环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更有利于患者精子质量的提高,改善性激素水平,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0.
摘要 目的:评估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是否可以成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T管造影的替代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收集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患者263例,将其中拔除T管前行MRCP者54例定为MRCP组,连续选取拔除T管前行T管造影者54例为T管造影组。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治疗比例、检查至拔T管时间、抗生素使用率、相关医疗费用等指标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T管造影组与MRCP组诊断胆总管残余结石的阳性率、假阳性率和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T管造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治疗比例、检查至拔T管时间、抗生素使用率和相关医疗费用均显著高于MRCP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CP可替代T管造影作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拔除T管前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