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9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0 毫秒
521.
井上蛀果斑螟是云南石榴上的一种主要蛀果害虫.为明确石榴不同品种对该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温度(25±1) ℃、光周期15 L∶9 D、相对湿度(70±10)%条件下,系统观察了井上蛀果斑螟在甜绿籽、厚皮甜沙籽、甜光颜、酸绿籽和酸沙籽5个品种上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和产卵量等生物学特性,并组建了其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 井上蛀果斑螟在5个石榴品种上的卵期、幼虫期、蛹期、雄成虫寿命、全世代历期及卵孵化率均无显著差异;预蛹期、雌成虫寿命、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总成活率、单雌产卵量及雌雄蛹质量存在显著差异,除幼虫存活率外,均以酸绿籽种群较高,厚皮甜沙籽种群次之,二者间差异不显著.生命表参数表明,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为酸绿籽种群显著高于甜绿籽、甜光颜和酸沙籽种群,但与厚皮甜沙籽种群差异不显著;平均世代周期各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种群加倍时间为酸绿籽种群显著小于其余4个品种.5个石榴品种中,酸绿籽和厚皮甜沙籽较适宜井上蛀果斑螟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相似文献   
522.
针对昆虫的某些类群成虫期长于幼期的实际情况,利用矩阵建立了内禀增长力估计的改进型模型,使得因成虫期过长而引起的世代重叠情况下,子孙后代在母代成虫存活期内的繁殖量得到表达.对成虫期远长于幼期而引发的当代成虫生殖期间,出现的世代重叠和生殖量进行估计,使得内禀增长力rm的计算与实际较为吻合.经rm的精确值估计模型的验算,证明新模型比原模型在估计rm值时,更加接近精确值.  相似文献   
523.
本文采用生命表和数值模型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卤虫(Artemiasinica)的温度特性做了研究。1.孵化发育起始温度9.07℃,幼虫发育起始温度9.07℃。有效积温(℃·d)前者为0.921±0.979,后者为205.26±24.1,平均世代有效积温458.4±39.6。2.各项生命表参数均与温度呈显著的函数关系,其适温范围基本介于18─34℃,最适点介于26.5─28.5℃,种群增长倍数>2的温度范围在18─34℃。3.在山西盐池水域,该卤虫的年世代数为6.2±0.62个世代、第2─5个世代是种群生产力高峰期。在此期间种群的加倍时间<15d.内禀增长率>0.04d ̄(-1),因此资源开发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524.
温度对深点食螨瓢虫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5种温度下观察了深点食螨瓢虫各虫态的生长发育及成虫产卵的情况,由此拟合了各虫态的发育速率和温度的关系模型,求出了各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组建了4种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繁殖特征生命表,并算出了内禀增长能力、稳定年龄组配、瞬时出生率和瞬时死亡率等参数值。  相似文献   
525.
利用寄生变红卵和仔代成蜂数量作为繁殖力估计等方法,编制了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 pang and wang)在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卵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卵上繁殖的实验种群生命表,测定了稻虱缨小蜂寄生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生殖力,分析了稻虱缨小蜂对稻飞虱卵的寄生能力.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繁蜂条件下,稻虱缨小蜂寄生褐飞虱卵的净生殖力R0为10.26,内禀增长率rm为0.2213,平均单雌产仔数为14.52头;寄生白背飞虱卵的净生殖力R0为8.78,内禀增长率rm为0.1840,平均单雌产仔数为12.20头.两组生命表参数比较分析显示褐飞虱卵具有较强的室内繁蜂潜能,可利用其进行室内繁蜂.应用稻虱缨小蜂、褐飞虱及白背飞虱的生命表参数讨论了稻虱缨小蜂在稻飞虱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能及其可能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526.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王小国  朱波  王艳强  郑循华 《生态学报》2007,27(5):1960-1968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四川盆地中部紫色土丘陵区3种土地利用方式(林地、草地和轮作旱地)土壤呼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林地、草地和旱地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范围分别为78.63~577.97、39.28~584.18和34.48~484.65mgCO2·m^-2·h^-1,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264.68、242.91、182.21mgCO2·m^-2h^-1。3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趋势均呈单峰曲线,林地和草地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均出现在夏末(7月底与8月初之间),旱地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比林地和草地要早,在6月底与7月初之间;最小值均出现在12月底与翌年1月初之间。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是影响本地区土壤呼吸的主要因子,双因素关系模型(R=αe^bTw^c)较好地拟合了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二者共同解释了土壤呼吸变化的64%~90%。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指数Q10值受土壤(5cm处)温度和土壤(0~10cm)湿度的影响。分析表明3种土地利用土壤的Q10值与土壤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土壤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27.
长尾麝凤蝶生活史、生命表、生境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了长尾麝凤蝶Byasa impediens在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碧峰沟的生存状况,对其实施保护,维持其种群长期生存.通过野外观察、实验地饲养、野外林间样方调查、线路调查等方法,研究了长尾麝凤蝶的生物学特性和自然种群生命表,调查了生境,分析了致危原因,提出了保护措施.长尾麝凤蝶Byasa impediens在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一年两代,以蛹在灌木或树枝上越冬,翌年4月中旬羽化.第一代成虫5月中下旬为高峰期;第二代成虫高峰期在6月下旬到7月中旬.有世代重叠.雄成虫比雌成虫早羽化7~10d,飞行能力较强,其飞行活动主要受到寻找雌成虫交尾和访花补充营养的影响,主要在沟底活动.雌成虫飞行能力较差,主要在出生地附近访花交尾产卵,飞行活动主要受到寻找寄主植物和访花补充营养的影响.雌雄性比1:4.1.雄成虫寿命平均6.9d,最长26d;雌成虫寿命平均7.6d,最长21d.孕卵量平均为31.5粒.成虫主要的访花蜜源植物有: 合欢Albizzia julibrissin、粉叶羊蹄甲Bauhinia glauca、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接骨草Sambucus chinensis.异叶马兜铃的生境选择,在本区的分布海拔范围为900~1680m,最适范围为1200~1500m.多分布于山坡丛林内郁闭度小于0.7且林下有灌木分布的林间小路、林窗边缘.郁闭度大于0.8则分布较少.幼虫分布的范围为800~1500m.异叶马兜铃的最适生境即长尾麝凤蝶幼虫的最适生境.影响种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生境丧失和退化.生境的破坏、丧失减少了寄主植物的数量和分布范围.毁林开荒、人畜践踏、喷洒除草剂对马兜铃和幼虫生存有重要影响.种群受到密度制约,异常气候条件和天敌是主要限制因子.夏季高温干旱、秋季淫雨降低了卵和幼虫的成活率,寄生蜂降低了越冬蛹的成活率.幼虫期的天敌主要有:蜘蛛、蠼螋、胡蜂、猎蝽、姬蜂、鸟类,蛹期和成虫期的天敌为鸟类.保护措施有:(1)保护和恢复生境,如退耕还林,提供廉价电能、加强保护执法,发展生态旅游等;(2)在异质种群斑块中心部位建一个廊道斑块;(3)在最适生境中,适度的割灌可促进寄主植物的生长,有利于蝶类种群的增长.  相似文献   
528.
静态好氧高温牛粪堆肥中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堆肥过程中,不同反硝化微生物相互作用产生大量气态氮,不仅导致氮素流失使得堆肥肥效降低,而且造成环境污染。但是目前关于堆肥中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尤其是群落结构与堆肥理化因子间相关性方面的报道较为欠缺。【目的】对堆肥中反硝化细菌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反硝化细菌群落动态变化,为深入理解堆肥氮循环机理提供科学数据。【方法】设计一种静态好氧高温堆肥技术处理牛粪和水稻秸秆,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堆肥中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组成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优势反硝化细菌菌属与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堆肥全程共17d,各项堆肥理化指标以及生物学指标表明堆肥已经基本腐熟。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在堆肥的不同阶段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门水平上,堆肥中反硝化细菌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一未分类门;目水平上,优势类群主要属于根瘤菌目(Rhizobiales)、红杆菌目(Rhodobacterales)和伯克氏菌目(Burkholderiales),其中根瘤菌目(Rhizobiales)的种类最多,而伯克氏菌目(Burkholderiales)的相对丰度最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未分类门的反硝化细菌和未分类科根瘤菌目的反硝化细菌与全碳、碳氮比、含水率以及pH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凯氏氮和硝态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他优势菌属与全碳、碳氮比、含水率以及pH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凯氏氮和硝态氮呈显著负相关(P0.05);未分类科伯克氏菌目的反硝化细菌、未分类纲变形菌门的反硝化细菌、产碱杆菌科的Pusillimonas属和副球菌属(Paracoccus)与铵态氮显著相关(P0.05)。【结论】静态好氧高温堆肥技术可以缩短堆肥周期。在堆肥的不同阶段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并且该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受到堆肥理化因子的显著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揭示堆肥中氮素转化规律,并为改进堆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9.
柑桔矢尖蚧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996~ 1 999年 ,在浙江东南沿海自然变温下对矢尖蚧的发生历期与日平均气温的相关性、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以及生命表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第 1、2、3代雌性寿命分别为 1 0 9.5、1 1 6.2 (一年发生 2代的个体为2 5 6.5 d)和 2 60 .0 d左右 ;完成 1代所需历期分别为 70 .1± 3 .9、67.5± 9.8和 2 1 1 .4± 1 6.5 d。各虫态发生历期与日平均气温明显呈负相关。雌一龄、二龄、产卵前期和雄一龄、二龄、蛹 (包括预蛹 )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 1 .5、9.6、8.7、1 4.7、1 3 .6和 1 3 .7℃ ,有效积温分别为 2 61 .8、2 83 .8、5 3 0 .4、1 65 .9、2 0 6.2和 94.0日度。第 1、2、3代每头雌成虫的产卵量分别为 93 .0± 42 .7、1 3 4.2± 65 .6和 1 96.3± 81 .9粒。第 2、3代存在世代重叠现象。第 1、2、3代的种群趋势指数避雨区分别为 2 2 .5 6、3 1 .1 7和 2 .48,露地区分别为 2 1 .0 9、2 9.76和 1 .96,表明在新区的种群自然增长能力很强。研究还揭示了在新区对矢尖蚧种群数量起控制作用的主要因子是自然死亡和失踪 ,因而必需从老发区引进、饲养释放和保护有效的寄生蜂等天敌。  相似文献   
530.
王秀梅  陈鹏  张锡珍  阮长春 《生态学报》2014,34(13):3629-3634
为正确评估广谱杀虫剂烯啶虫胺对天敌昆虫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的影响,采取滤纸接触法测定了烯啶虫胺(防治蚜虫田间推荐用量)对异色瓢虫影响,并使用生命表研究了烯啶虫胺对异色瓢虫实验种群的影响,为协调害虫的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剂量烯啶虫胺对异色瓢虫当代(F0)取食具有显著影响,药剂处理后7d内,成虫取食量显著降低;对F0代成虫寿命及雌虫繁殖能力未见负面影响;烯啶虫胺处理对异色瓢虫初产卵、F1代幼虫及蛹的历期没有显著影响;卵孵化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幼虫存活率及蛹羽化率没有显著影响。F0代种群净增值力、周限增长率、内禀增长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分别为812.66粒(对照899.73粒)、1.084(对照1.093)、0.081(对照0.089),药剂处理种群加倍时间为8.557d,与对照7.888d相比没有显著延长。这些结果说明,大田中使用烯啶虫胺防治蚜虫时理论上对异色瓢虫种群繁殖及发育没有显著影响,但施药初期会影响异色瓢虫的取食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