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青枯病是烟叶生产中最难防控、导致损失最大的根茎病害之一.为集成可持续的防控技术体系,本研究针对遵义市桐梓县烟草早生快发慢、青枯病危害严重的实际问题,在该地区连续3年的实践基础上,集成了土壤调酸、根际微生态调控、营养平衡和烟株抗性提升技术的本地化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并评价了集成技术对烟草青枯病的控制效果,及对烟草农艺性状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处理区土壤理化性质得以改善,集成技术对处理区烤烟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全育期增加7 d,对团棵期和打顶期烟苗促生作用最明显.其中,打顶期株高、茎围、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叶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区,分别提高了14.33%, 42.88%, 34.28%, 17.60%, 19.30%和40.27%.此外,采用集成技术的处理区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烟草青枯病的发生,病情指数和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区,发病初期相对防效高达94.87%;发病暴发期的相对防效高达78.91%,发病平稳期的相对防效仍高达71.39%.经济性状方面,相比于对照区,处理区每667 m2增收了489.52元,且烟叶均价提高了1.12元/kg.本研究结果可为烟草...  相似文献   
42.
为明确贵州蜜甜香型烟区烟草青枯病发病土壤与健康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本研究对贵州烟区土壤样本进行采集和室内理化性质检测.结果表明,贵州烟区健康土壤的pH值、有机质(SOM)、速效钾(AK)、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质量分数均高于发病土壤,碱解氮(SAN)(除思南外)质量分数低于发病土壤,其中,瓮安、紫云健康土壤的pH值显著高于发病土壤,天柱、桐梓、瓮安发病SAN高于健康土壤,而健康土壤的SOM(桐梓除外)、 AK、交换性钙质量分数均高于发病土壤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磷(AP)、交换性镁(天柱除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而言,土壤pH值、交换性钙、 AK和SOM与烟草青枯病发生有关,其中SAN偏高、土壤偏酸、 AK、 SOM和交换性钙偏低时有利于烟草青枯病发生.  相似文献   
43.
马铃薯青枯病抗性的共性AFLP标记的初步定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集群分类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对与马铃薯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抗性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了分析。以马铃薯青桔病高抗性的原始栽培种Solanum phureja获得的二倍体群体为作图群体进行AFLP标记的初步筛选,另选一个与作图群体有较大亲缘关系和相近遗传背景的二倍体群体对所获标记进行验证。在标记鉴定过程中使用了共性AFLP标记(common AFLP marker)的方法。通过与已构建的连锁图谱的比较分析,获得了4个与马铃薯青枯病抗性相关的4个AFLP标记ATG/CTC 307.0,ATG/CTC 246.0,ATG/CTC191.0和AAC/CAC 79.0.将其分别定位于染色体1和12上,可望应用于其它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4.
茄子种质资源抗青枯病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304份茄子种质资源进行抗青枯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出免疫材料10份,高抗材料51份,抗病材料35份,中抗材料32份,感病或高感材料176份,分别占鉴定材料的3.3%、16.8%、11.5%、10.5%和57.9%.茄子野生近缘种Solanum sisymbriifolium和S.torvum对青枯病有较强的抗病性,可作为茄子青枯病的抗源材料.获得4份抗青枯病的种间体细胞杂种.茄子对青枯病的抗性遗传较为复杂,主要由多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45.
首次报道一点红青枯病由茄青枯菌引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点红青枯病在广西种植区严重发生。通过柯赫氏法则证实病原菌为细菌。用16s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鉴定,测序结果表明,PCR产物与茄青枯菌有99%的同源性。首次报道一点红青枯病由茄青枯菌引起。  相似文献   
46.
近年来,青枯病、丝黑穗病上升为我国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挖掘新的抗病资源,进行抗病育种是解决病害威胁的根本所在。本研究对引进的美国GEM材料进行了接种条件下的抗病性鉴定,并结合抗病材料的多年重复验证,筛选出一批新的抗病种质资源。这些材料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对拓宽我国玉米青枯病、丝黑穗病抗性遗传基础,增加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烟草青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烟草青枯病是由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影响世界烟草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性细菌病害。主要对烟草青枯病菌的致病机理、遗传多样性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明烟草青枯病菌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8.
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烟草青枯病是烟草种植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细菌性病害。为了开展利用噬菌体防控烟草青枯病的研究,本研究以烟田产区的7株烟草青枯菌为宿主,从烟田土壤中分离到了14个对烟草青枯菌具有侵染性的烈性噬菌体,说明烟田土壤中普遍存在烟草青枯菌噬菌体。选取噬菌体?PB2和?PB34,电镜观察确定其具有十二面体的头部和粗短的尾部,属于肌尾噬菌体科。噬菌体的宿主谱分析显示,筛选到的噬菌体对分别从烟草、西红柿和花生分离的青枯菌株系的侵染性有所差异。本研究分离发掘的14个对烟草青枯菌侵染的噬菌体,为利用噬菌体防控烟草青枯病的生防策略研究提供了噬菌体资源。  相似文献   
49.
玉米对青枯病抗性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在玉米对青枯病抗性鉴定的基础上,选用6个抗性不同的自交系,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进行了玉米对肿囊腐霉菌(Pythium inflatum Matthews )青枯病的抗性遗传研究。首次证明:玉米对肿囊腐霉菌青枯病的遗传方式因自交系而异, 有的自交系具数量性状遗传特点,有的则具质量性状遗传特点。属数量性状遗传的自交系,其抗性主要是受加性基因控制。 Abstract:Based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sistance,six inbreds with defferent degrees of resistance were used in the inheritance experiment dexigned by a complete diallel cross.Genetic study on maize resistance to Pythium inflatum Matthews was carried out.The results show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different maize inbreds may have different genetic patterns in resistance to Pythium inflatum Matthews.Some inbreds showed characteristics of quantitative inheritance,while some inbreds showed characteristics of qualitative inheritance.Resistance based on quantitative inheritance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additive genes.  相似文献   
50.
【背景】土传病害是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限制因子,在我国蔬菜和中药材上发生日趋严重,引起严重的连作障碍。生物防治对环境和农产品安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目的】明确对土传病原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菌株JJYY的种类及其防控效果和主要抗菌产物,为新型生物农药开发奠定基础。【方法】结合扫描电镜观察、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技术鉴定菌株JJYY。分别利用比浊法和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该菌提取物对4种土传病原细菌和5种土传病原真菌的EC50,利用盆栽试验评价对番茄青枯病等病害的防控效果。利用二代Illumina NovaSeq与三代PacBio Sequel相结合测序技术对菌株JJYY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使用PGAP等软件进行基因注释等分析,利用反相制备液相色谱和质谱初步分离鉴定抗菌物质。【结果】菌株JJYY是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菌提取物对4种土传细菌和5种土传真菌的EC50分别为0.940-1.092 mg/mL和2.733-3.678 mg/mL。对番茄青枯病、菊花根腐病和辣椒枯萎病的最高防效在80.00%-87.74%之间,与化学药剂链霉素或噁霉灵无显著差异(P>0.05)。该菌基因组大小为3 929 792 bp,编码3 895个基因,与B.velezensis JS25R和B.subtilis 168具有3 445个和2 997个同源编码基因。预测该基因组共有12个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功能基因簇。从该菌株提取物中共分离出9种抗菌组分,其中2个初步判定为已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rolactin D和7-O-malonyl-macrolactin A。【结论】菌株JJYY是一株对土传病原细菌和真菌病害均有较高防效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该菌基因组与已知贝莱斯芽孢杆菌不同,并产生多种已知和未知的抗菌物质,继续深入分析鉴定其抗菌物质和抗菌机制将为开发新型高效的生物农药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