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由辽宁医学院席焕久教授主编的《西藏藏族人类学研究》在国家科学技术出版基金资助下已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10章,35万字。本书从体质人类学、分子  相似文献   
62.
北京地区青少年恒牙先天数目异常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调查了北京地区青少年先天缺失牙和多生牙的发生率、好发部位,探讨先天牙齿数目异常与人类进化之间的关系。观察和分析了429名全颌曲面体层X线片,年龄为12—23岁,均无恒牙拔牙史或牙齿损伤史。结果表明先天缺失牙(包括第三磨牙)的发生率为42.19%,第三磨牙的缺失发生率为35.43%,缺失牙的好发部位依次为:上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二双尖牙、下颌中切牙、上颌第二双尖牙等;多生牙发生率为3.50%,好发部位是上颌切牙区。牙齿先天缺失在人群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多生牙,缺失牙主要发生在功能相对弱的牙位上;遗传因素对牙齿数目异常起主导作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缺失某些牙齿是咀嚼器官退化的趋势,而多生牙可能是一种返祖遗传现象。  相似文献   
63.
2009年在斯洛文尼亚的卢布尔雅那举行的国际儿科和青少年糖尿病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Diabetes,ISPAD)年会上,美敦力公司向全球推出一款新型无线胰岛素泵/连续血糖监控系统Paradigm Veo。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估益生菌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生化指标及超声分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患者三盲试验。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用益生菌制剂或安慰剂,治疗3疗程。结果:益生菌组,谷丙转氨酶平均水平从32.8±19.6U/L下降至23.1±9.5 U/L(P=0.002),天冬氨酸转氨酶平均水平从32.2±15.7U/L下降至24.3±7.7U/L(P= 0.002),患者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以及腰围显著降低,而体重、身体质量指数、体重指数z评分没有显著改变;安慰剂组,研究前后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无统计学差异。肝超声分级,益生菌组转阴17例(53.12%)、安慰剂组转阴5例(15.62%)。结论:益生菌可以有效地改善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症。  相似文献   
65.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亲子关系中的冲突不可回避;尤其青少年时期,这是个体由不成熟的童年向成熟人生过度时期.往往和不稳定联系在一起,因此最容易发生冲突.自20世纪60年代对亲子冲突进行实证研究以来,有关青少年亲子冲突的研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的成果,这些成果增加了我们对青少年亲子关系的认识,为我们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和家庭干预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6.
生命历程理论作为一个理论视角,将个人所经历的生命事件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来理解,逐渐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热点.本文以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架构来考察青少年的心理状况,收集近十年来公开发表的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报告和综述,用内容分析法和元分析法对报告的内容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环境、年龄特征、价值取向、成就动机等,同时揭示了我国社会在信息化转型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殊轨迹.  相似文献   
67.
本文对203名青少年白发患者的皮纹进行了分析,并与216名正常对照组个体作了比较.发现青少年白发组的As和Wd出现率以及A/A和L/W的对应频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青少年白发组女性的a-bTRC值、男性变异型掌褶纹的出现率、10指同斗频率、右手Ⅰ2区及左手Hy区的花纹出现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相应出现率.说明青少年白发者的皮纹可能有自身的遗传特征。 Abstract:This paper sought to analyze the dermatoglyph of 203 cases with juvenile poliosis,and make an individual contrast with the control group of 216 normal juveniles.It was found that the incidence of As and Wd in the group of juvenile poliosis and the correspondence rate of A/A and L/W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normal contrast group,while a-b TRC value in the female patients with juvenile poliosis and the incidence of abnormal palmprint in the male, the frequency of all loop whorl,and palm patterns in the I2 area of the right hand and in the Hyarea of the left hand were evidently high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incidences of the normal contrast group.Dermatoglyph of the juvenile poliosis has its own heredity.  相似文献   
68.
摘要 目的:研究服药自杀青少年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变化,及其与患者心理状况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服药自杀青少年81例(研究组),同时纳入8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VEGF和bFGF水平,并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lOSS)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结果: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身高以及体质指数(BMI)具有可比性(P>0.05);研究组吸烟者比例(16/81)和有家族精神病史比例(13/8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81和3/81)(P<0.05)。研究组服药自杀青少年血清VEGF(699.72±103.42)ng/mL和bFGF(348.31±65.13)ng/mL水平均高于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620.31±85.32)ng/mL和(265.37±35.23)ng/mL](P<0.05),并且与是否吸烟或有无家族精神疾病史无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服药自杀青少年血清VEGF和BFGF均与HAMD和SDS评分无相关,与SIO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278和r=0.302,均P<0.05)。结论:服药自杀青少年血清VEGF和bFGF水平升高,与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得分有正相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一典型的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家系并研究其基因突变位点。方法:以1个典型MODY家系的7名成员为研究对象,同时以10名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普通2型糖尿病患者和10名健康人员为2个对照组。抽取外周血,分离白细胞,用快速盐析法提取基因组DNA,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对HNF-1α基因的4号、2号和6号外显子和GCK基因的1号外显子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直接进行序列测定,并分别和各自的正常序列进行比较。结果:7名MODY家系成员HNF-1α2号外显子上游的内含子均存在一碱基G→A置换,即IVS2nt-42 G-A;4例存在HNF-1α6号外显子P380fsinsG移码突变,其中1例合并P379S点突变和IVS6nt-4G-A突变;1例存在P379S点突变;2例未发现突变和多态性。GCK基因的1号外显子及其内含子均未发现有突变或多态性。20名对照组成员均未发现有GCK1号外显子和HNF-1α2、4、6号外显子及其内含子的突变。结论:本家系是HNF-1α基因的6号外显子及其上游内含子突变(移码突变和/或点突变)和2号外显子上游内含子的一个碱基突变,该家系MODY属于MODY3。  相似文献   
70.
儿童青少年蹠骨骨皮质正常发育的X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测量1607例正常儿童青少年第Ⅱ—Ⅳ蹠骨皮质厚度和皮质面积,并计算出三种相对指数。结果表明皮质厚度和皮质面积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其发育在性别间有差异,其中前者出现两次交叉现象,符合人体发育规律;三种指数在年龄性别间无明显变化。本文认为蹠骨同掌骨一样也是骨量测量的最佳部位,建议最好用皮质厚度结合一种指数的方法判断骨量。本文为代谢性骨病的诊断和生长发育的评价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