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9篇
  免费   1260篇
  国内免费   9274篇
  21173篇
  2024年   255篇
  2023年   603篇
  2022年   755篇
  2021年   778篇
  2020年   709篇
  2019年   721篇
  2018年   657篇
  2017年   597篇
  2016年   704篇
  2015年   665篇
  2014年   838篇
  2013年   745篇
  2012年   859篇
  2011年   942篇
  2010年   782篇
  2009年   853篇
  2008年   1013篇
  2007年   786篇
  2006年   693篇
  2005年   660篇
  2004年   630篇
  2003年   674篇
  2002年   676篇
  2001年   519篇
  2000年   457篇
  1999年   425篇
  1998年   353篇
  1997年   303篇
  1996年   321篇
  1995年   311篇
  1994年   361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236篇
  1991年   246篇
  1990年   242篇
  1989年   178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4篇
  195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近50年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速率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对高原有蹄类的种群分布和多样性维持带来严重影响。本研究以西藏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马鹿种群为例,通过2013年和2021年对马鹿和牦牛种群数量、分布的调查,并整合了物种分布模型和种群动态模型,评估了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放牧、道路、居民点等)对马鹿种群适应性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马鹿种群在2013—2021年由890头增加到1 400头,根据种群增长模型预计在2050年马鹿种群数量将达到1 735头,但其适宜栖息地在2050年代下降43.4%,2070年代下降5.1%,表明马鹿种群增长与适宜栖息地缩小之间的冲突将不利于马鹿种群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当前马鹿与牦牛栖息地重合率为19%,2050年代为60%,2070年代为37%,且牦牛与马鹿存在食物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马鹿原有的适宜栖息地。为保护马鹿,建议减少牦牛的饲养量1 000~1 500头。本研究将种群增长模型、种间竞争关系与物种分布模型整合,把气候变化对物种的影响延伸到种群层面,对其他物种的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2.
氮沉降是水库水体外源氮输入的重要途径,对水生态系统有直接影响。通过采集丹江口水库淅川库区162个大气氮干沉降样品,分析了库区氮干沉降通量特征、典型农业期对氮沉降的贡献以及潜在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库区氮干沉降通量为22.60 kg N·hm-2·a-1,有机氮沉降量占总氮沉降通量的50.8%,以有机氮沉降为主;库区东北与西南区域氮干沉降通量较高,而北部和东南区域较低;春、秋季库区总氮、有机氮和尿素沉降通量高于夏、冬季,铵态氮沉降通量在夏季最高,硝态氮沉降通量在冬季最高,与氮素的来源、农业生产活动以及气象因素有关;典型农业期氮干沉降量月均值是非典型农业期的1.75倍,农业活动对总沉降量的贡献不容忽视;淅川库区大气氮干沉降通量是我国湖泊营养盐总氮沉降临界负荷的2.26倍,有潜在的水体富营养化风险,需重点关注典型农业活动期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64.
为了探究三峡水库消落带植被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库区生态环境和渔业的潜在贡献,对秭归、云阳和忠县库区共计30个典型消落带断面的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植物营养成分、断面坡度及土壤理化特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共发现54科、61属、209种植物,其中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和苍耳(Xanthium sibiricum)为主要优势种,平均盖度分别为29.73%和26.87%;随着水位高程逐渐降低,狗牙根、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茼麻(Abutilon theophrasti)的盖度逐渐增加,苍耳、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和狼粑草(Bidens tripartite)的盖度逐渐降低,而葎草(Humulus scanden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和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的盖度先增加后降低;植被的分布还受到断面坡度的影响,狗牙根的盖度与坡度呈显著负相关(P<0.001),而苍耳的盖度则随着坡度呈现先增后降的显著单峰形态分布(P<0.001...  相似文献   
65.
应用典型相关的原理和技术,将多元地理坐标和生态因子降维成1元,研究提出2个生态梯度轴(EGA);EGA(CA_1)和EGA(r~2)。通过白榆20个种源的2个EGA估算,它们与6个环境因子平均相关系数为0.8551和0.8804,复相关系数0.9998和0.9985,很好地综合了诸环境因子在对群体7个性状分析结果,EGA能很好描述梯度变异,证明了白榆种群属于连续变异模式。  相似文献   
66.
福建中亚热带村级农业生态经济类型的成因与发展机制研究林文雄,吴志强,林群慧,郑世庆,王松良,梁义元(福建农学院,福州350002)ContributingFactorandDevelopmentMecbanismofRuralAgro-ecolomicTypesinMid-subtropicalRegionofFuJianProvince¥.LinWenxiong;WuZhiqiang;LinQunhui;ZhengShiqing;WangSongliang;LiangYiyuan(FujianAgriculturalCollege,Fuzhou350002).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2):66-68.Usingsystematicanalysismethodtheauthorsstudiedthestatuecharacteristicsandtheirvariationpat-ternsofruralagro-ecolomictypeinmid-subtropicalregionofFujianprovince.11tapesofsystemstructurean  相似文献   
67.
最大概率原理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最大概率原理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姚建民(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太原030006)马蓉丽(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太原030006)ApplicationofMaximumProbabilityPrincipleinFarmlandEcosystem¥.YaoJianmin(InsliluteforCom-prehensiveSurveyofAgriculturalResources,Shanx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Taiyuan030006),MaRongli(InslituteofVegetableResearcgh,Shanx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Taiyuan(030006).Chinese,JpurnalofEcology,1993,12(4):58-60.Inordertostrengthenthepracticabilityofmaximumprobabilityprinciple,thispapergivesoutsomees-sentialconditionsneededforapplyingth  相似文献   
68.
组织的非线性声参量A/B与组分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学者根据不同的假设和物理关系,建立了各组分的声参量、混合物的声参量、以及各组分的体积含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方程,即混合定则.通过对它们的比较发现,Apfel混合定则的约束条件少,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69.
鸭蛋黄颜色的生态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蛋黄颜色作为衡量禽蛋质量的主要经济性状之一,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家鸡中这种性状的遗传力很低。Farnsworth等(1955)发现其遗传力为0.15,Torges报道其仅为0.05,Vanchev等(1980)估测母系遗传力为0.18,父系为0.47。因此,决定蛋黄色度主要是饲料因素,饲料中的氧化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为蛋黄提供色素来源,能大量提供有效类胡萝卜素的饲料有藻类、紫花苜蓿、黄(白)玉米、大豆等植物,甲壳类动物、微生物(醇母)及类胡萝卜素制剂Mackey分别用墨角藻(Fucus vesiculosus)、齿缘墨角藻  相似文献   
70.
自“十三五”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开展了大量的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红树林修复的面积取决于宜林滩涂,通常较小,同时对于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估方法。本文根据湿地生态修复评估的一般性原理,结合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特点,以厦门4个红树林生态修复案例,建立适用于人工重建的红树林修复成效评估体系,为红树林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评价结果显示,厦门4个红树林湿地修复效果综合评分分别为下潭尾4.80(优秀)、滨海西4.09(良好)、凤林湾3.94(中等)、东屿4.15(良好)。总体而言,厦门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的修复效果为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