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从采集自长江流域引起小麦赤霉病的禾谷镰孢菌群(Fusarium graminearum clade)菌株中选取了31株,扩增并测定了这些菌株的EF-1α(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PHO(phosphate permease)基因序列,利用相关软件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对这些菌株的产毒素化学型进行了分子检测。同时,用两个小麦品种(扬麦158和安农8455)测定了菌株的致病力。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绝大多数菌株与F.asiaticum聚为一枝,只有一个菌株11027与F.graminearum聚类。30株F.asiaticum中有24株产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和3-乙酰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3-acetyldeoxynivalenol,3-AcDON),另外6株产雪腐镰孢菌烯醇(Nivalenol,NIV)。一株F.graminearum菌株11027产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DON)和15-乙酰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15-acetyldeoxynivalenol,15-AcDON)。在扬麦158上,菌株间的致病力分化较为明显,产NIV毒素的菌株致病力普遍较弱,强致病力的菌株都产3-AcDON毒素。结果表明在我国长江流域,产3-AcDON毒素的F.asiaticum是引起小麦赤霉病的优势种群,中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扬麦158可以有效评价菌株的致病力强弱。  相似文献   
122.
探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参与抗原呈递的低分子量蛋白酶体-2(LMP-2)表达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半定量RT-PCR方法从蛋白质和mRNA水平分析了不同剂量DON对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LMP-2分子表达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FCM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DON处理均可一定程度抑制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LMP-2的表达,50ng/mlDON组、100ng/mlDON组、1000ng/mlDON组和2000ng/mlDON组LMP-2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6.99±0.72、6.21±0.55、5.34±0.56和5.03±0.43,在50~2000ng/mL范围内随着DON浓度增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LMP-2表达降低,与DON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824,P<0.01)。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不同浓度DON处理均可抑制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LMP-2mRNA表达。DON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可剂量依赖地抑制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LM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3.
HPLC测定驼鹿和狍雪尿肌酐及嘌呤衍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刍动物尿液中嘌呤衍生物的含量可以间接反映其营养状态.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是测定反刍动物尿液中嘌呤衍生物含量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本文通过优化的液相色谱条件(依利特-C18(200 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0.01 mol/L KH2PO4、20%乙腈 80%0.01 mol/L KH2PO4;流速1.0 ml/min;柱温20℃;检测波长220 nm,254 nm),测定出野生驼鹿和狍雪尿中肌酐及嘌呤衍生物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尿囊素、肌酐、尿酸、次黄嘌呤、黄嘌呤在0.0010~0.200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标准品回收率均在96%~105%范围内;2006和2007年冬季在黑龙江省胜山和沾河两个林场所采集的所有驼鹿以及近三分之一的狍雪尿样本中,未检测到尿囊素的存在,所有未检测到尿囊素的驼鹿和狍雪尿样本中,黄嘌呤和次黄嘌呤之和占嘌呤衍生物总量的20.7%~55.2%,而所有可检测到尿囊素的尿液样品中,黄嘌呤和次黄嘌呤之和占嘌呤衍生物总量的15.2%~36.1%,尿囊素占嘌呤衍生物总量的40.6%~85.6%,表明所有驼鹿和部分狍个体越冬时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限制,且驼鹿和狍的营养代谢存在着种间差异.因此,这种非损伤性的测定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评估冬季鹿类动物营养状况,对其营养状况进行动态监测,揭示出不同物种之间营养动态的差异性,并为野生有蹄类种群和生境的有效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4.
大肠杆菌中重组GNA蛋白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具有特异结合甘露糖基的雪花莲外源凝集素(Galanthus nivalis agglutnin,GNA)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糖蛋白分离、逆转录病毒病和害虫防治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该试验分别采用超声破碎法、冻融裂解法和溶菌酶法破碎重组大肠杆菌细胞后,经尿素或SKL(十二烷基肌氨酸钠水溶液)溶解后,再透析复性获得了在大肠杆菌(E.coli)中高效表达的重组GNA蛋白,并经SDS—PAGE电泳检测GNA的大小、浓度及表达量.通过对诱导表达时间、超声处理的功率、时间、模式、尿素和SKL洗涤浓度,透析条件的优化组合,建立了一套从大肠杆菌细胞中分离重组GNA蛋白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的重组CNA生物活性试验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5.
Tan B  Wu FZ  Yang WQ  Yang YL  Wang A  Kang LN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10):2553-2559
气候变暖导致的雪被动态格局变化可能深刻影响高山森林生态过程.为了解气候变暖背景下雪被的减少对川西高山森林土壤生态过程的影响,2009年10月19日-2010年5月18日,采用遮雪方法,研究了雪被去除对该区冷杉原始林土壤温度和碳、氮、磷的影响.结果表明:雪被去除加大了土温日变化幅度和冻融循环频次,使土壤冻结和融化时间提前.雪被去除使土壤可溶性碳和可溶性氮、有效磷、铵态氮和硝态氮冬季含量高峰提前到雪被覆盖期;雪被覆盖期至融化期的可溶性碳和氮及硝态氮含量增加,但有效磷和铵态氮含量降低,改变了其组分比例.气候变暖引起的川西高山森林雪被减少将改变土壤外部环境条件,进而影响土壤碳、氮和磷过程.  相似文献   
126.
研究感染人的高致病性流感的保护性免疫反应,对研发下一代的流感疫苗有重要的提示作用。鉴于此,采用不同的免疫方式对雪貂进行免疫,分别有:一针免疫传统疫苗;两针免疫表达HA的DNA疫苗,或者先  相似文献   
127.
土壤冻融期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会显著增加,并在全年总排放量中占有重要的份额。但目前开展的土壤冻融循环模拟实验大多是在土壤冻结之前调节土壤水分含量,而忽视了雪被在整个土壤冻融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导致室内模拟研究的结果与野外原位观测的结果差异较大。为探索开展室内模拟土壤冻融实验的优化方案,采用人工浇水和覆雪两种方式调节土壤水分含量,研究了雪被和土壤水分对内蒙古典型半干旱草原土壤冻融过程中CO2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浇水和覆雪两种处理对冻融循环过程中土壤CO2排放影响的差异不显著,CO2排放量在消融期都会明显增加并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当土壤孔隙含水率达50%左右时,浇水处理中的N2O排放量在第1次土壤冻融循环中最高并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降低,但在覆雪处理中,N2O在第1次冻融循环中的排放较小,而在后两次冻融循环中的排放量更为显著。造成两种处理N2O排放规律出现显著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变化过程和微生物性状等方面的差异。土壤冻融过程中CO2和N2O排放量随土壤含水量升高而增加,但N2O在土壤含水量较低时排放不明显,这表明可能只有当土壤含水量达到一定阈值时,冻融作用才会对N2O的排放产生显著影响。这些结果显示,雪被和土壤水分显著影响土壤冻融过程中的CO2和N2O排放,室内模拟土壤冻融实验应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28.
冬季土壤呼吸:不可忽视的地气CO2交换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冬季土壤呼吸是生态系统释放CO2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显著地影响着碳收支。然而,过去绝大多数工作集中在生长季节土壤呼吸的测定,对年土壤呼吸量的估算大多基于冬季土壤呼吸为零的假设。目前为数不多的研究集中在极地苔原和亚高山,其它植被类型的研究只有零星报道。极地苔原和森林冬季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0.002~1.359和0.22~0.67 μmol C.m-2·s-1;土壤呼吸的CO2释放量分别为0.55~26.37和22.4~152.0 g C·m-2,是地气CO2交换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雪是土壤呼吸过程的重要调节者,积雪厚度和覆盖时间的长短均会影响土壤呼吸的强弱;水分的可获取性是重要的限制因素;对于维持活跃的土壤呼吸有一个关键的土壤温度临界值(-7~-5 ℃),低于这个值会因自由水的缺乏而抑制异养微生物的呼吸。如果存在绝缘的积雪层,可溶性碳底物在自由水存在的情况下可控制异养微生物的活力。该文对冬季土壤呼吸的重要性、研究方法、土壤呼吸强度及其影响机制等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冬季土壤呼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9.
植物种群的生殖特性和资源配置策略是植物生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理解和预测植被结构和全球变化过程中的适应策略至关重要。该文以青藏高原特有风毛菊属植物羌塘雪兔子(Saussurea wellbyi)为试验材料,分析6个海拔梯度18个居群的花期繁殖特征的变化,并用异速生长模型分析资源投入及资源分配的个体大小依赖关系。结果显示:(1)个体大小、繁殖器官生物量、营养器官生物量、管状小花数目、雄蕊重量、花药长度及花粉数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P<0.05),管状小花重量、雌蕊重量、花丝长度及花柱长度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P<0.01);(2)营养分配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P<0.01),繁殖分配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P<0.01);(3)管状小花的数量与重量(P<0.05)、雌蕊重量与雄蕊重量(P<0.01)、花丝长度与花药长度(P<0.01)、花丝长度与花粉数(P<0.01)之间均存在权衡关系;(4)资源投入及资源分配在不同海拔间与个体大小都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截距在海拔间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分析认为:羌塘雪兔子在不同海拔下的繁殖特征以及大小依赖的资源投入和资源分配模式是羌塘雪兔子与其所处的高山环境长期适应和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0.
气候变化引起的雪被变化会深刻地影响森林凋落物的分解过程.本研究采用人工控雪处理(对照、增雪、除雪)模拟研究雪被变化对两种温带树种——水曲柳和兴安落叶松凋落叶分解动态的影响. 为期一年的分解试验表明: 不同控雪处理下水曲柳和落叶松的凋落叶年分解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1.3%~57.4%和21.7%~31.4%;两者的分解系数(k)变化范围分别为0.048~0.057和0.022~0.030,其中增雪处理的k值最大、除雪处理的k值最小.与对照相比,增雪处理下水曲柳凋落叶50%和95%分解的时间分别缩短了1.1月和4.2月,落叶松则分别缩短了3.7月和15.5月;相反,除雪处理下相应的分解时间分别延长了1.8月和6.4月(水曲柳)及5.0月和21.1月(落叶松).此外,凋落叶分解率与树种、雪深、分解时间、土壤温度等密切相关,但其主要影响因子随分解阶段而异,表现为雪被期主要受土壤温度影响,而随后的无雪期主要受凋落叶初始质量的影响.本研究突显了雪被变化对凋落叶分解有显著的瞬时效应和延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