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9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661.
2012年5~8月及2013年5~8月,在稻田网箱中设置不同的生态因子,研究了不同密度、雌雄配比、水位、泥土深度、光照时间和栖息物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产卵的影响。试验表明:安徽地区黄鳝产卵大约在6~8月,历时约80 d,并在6月下旬和8月上旬出现两次产卵高峰;网箱条件下,随着密度的增加,产卵数增加,当密度大于6尾/m2时,产卵率下降,从性比结构来看,随着性比结构中雌鳝比例的增加产卵数呈现增加的趋势。水位、泥土深度和光照时间均显著影响黄鳝产卵率(P0.05),栖息物对产卵率无显著影响(P0.05);在泥土深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水位加深产卵率逐渐降低;在水位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泥土深度的增加,产卵率逐渐升高,且水位和泥土深度对黄鳝产卵率有着明显的交互作用;随着光照时间增加,产卵率逐渐升高,不遮光组的产卵率最高。  相似文献   
662.
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培养基筛选和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昆虫学报》2014,(6):997-1003
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是与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互惠共生的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对多种农业害虫都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本研究对多种影响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发酵培养的因素进行了筛选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葡萄糖、牛肉蛋白胨和KH2PO4;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葡萄糖2 %、牛肉蛋白胨1 %、牛肉浸膏0.3% 和K2HPO4.1 %;最佳摇瓶培养条件为:接种量6%、培养基pH 7.5、摇床转速200 rpm、培养温度28℃和培养时间48 h,在此条件下,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生长速率最快,菌液的杀虫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663.
鱼类性别异形和性别决定的遗传基础及其生物技术操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养殖对世界食品特别是动物蛋白的持续供给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鱼类生殖对策的多样性,特别是单性雌核生殖方式的利用已开创了鱼类遗传育种的典型范例.不少鱼类在生长和个体大小等重要经济性状上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异形.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和性别控制生物技术的发展为增加鱼产量及其经济价值提供了重要的技术途径.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鱼类性别异形的遗传基础逐步被揭示,鱼类性别决定机制及其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的鉴定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对此进行了概述,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方向性和目标性思考.  相似文献   
664.
以一个与甘蓝显性核不育相关的差异表达片段的序列为信息探针,通过在NCBI与TAIR网站数据库中进行同源EST序列搜索,经人工拼接、RT-PCR、PCR 克隆与序列分析,获得了青花菜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 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 基因的 cDNA 与 DNA 全长序列,命名为BoDHAR。并利用双链接头介导 PCR 的染色体步行技术(genome walking)克隆了其上游 644bp 的5′端序列。所获的BoDHAR基因全长 1486bp,存在两个内含子,DNA 编码区序列633bp,编码210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BoDHAR与同源基因AT1G195701cDNA 序列有 82.3% 的一致性,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有 79.6% 的一致性;编码的水溶性蛋白存在多个磷酸化位点;5′端上游区存在明显的转录调控序列。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BoDHAR 在可育系花蕾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不育系花蕾,在花药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它部位。  相似文献   
665.
喜树碱是一种从木本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中分离得到的抗癌活性物质,通过细胞培养合成喜树碱是喜树碱生产的一条重要途径。研究Cu2+对喜树愈伤细胞培养中喜树碱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5培养基中添加0.008mg/mL Cu-Cl2时,对喜树愈伤细胞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对喜树愈伤细胞合成喜树碱的促进作用最强,喜树碱含量比未诱导前增加了约30倍。Cu2+阻止培养细胞后期过氧化物酶活力的下降,并抑制花青素的生成。与黑暗培养相比,光照条件下添加Cu2+更利于喜树愈伤细胞诱导合成喜树碱。  相似文献   
666.
紫枝忍冬茎次木质部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紫枝忍冬茎次生木质部结构,其为环孔材。射线为异形Ⅱ型射线,导管分子穿孔板为单穿孔板。  相似文献   
667.
线粒体DNA复制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线粒体DNA复制的模型与机制、复制的调控、复制忠实性及其损伤修复3个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在复制的模型与机制方面,对传统的D环复制的细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新的实验方法的结果显示,在哺乳动物中还存在着链结合单向复制和链结合双向复制2种模型.在线粒体DNA复制的调控方面,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调控因子主要包括mtDNA聚合酶γ、线粒体单链结合蛋白(mtSSB)、引物酶、解旋酶、连接酶、拓扑异构酶、转录因子mtTFA等,介绍了这些因子的最新研究进展及调控机制;对mtDNA复制时期和拷贝数量调控机制的研究也有突破,确定了Abf2p是mtDNA复制时期与拷贝数目的调控因子.在mtDNA复制的忠实性及其损伤修复研究方面,主要涉及到DNA Polγ的校正功能、错配修复、重组修复、DNA切除修复等,在mtDNA损伤修复中仅存在碱基切除修复机制,缺少核苷酸切除修复机制.  相似文献   
668.
念珠藻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念珠藻的生长周期、固氮特性、生长条件等生长特性.得出本实验念珠藻可以固氮;磷能有效制约其生长;需要长时间的光照等结果.  相似文献   
669.
圆瓣姜花花部维管束解剖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圆瓣姜花(Hedychium forrestii Diels)的花部维管束系统解剖结构,探讨了同源异形的各轮花器官维管束来源和属性.结果表明,圆瓣姜花的2枚花瓣状结构为外轮雄蕊成员;唇瓣是三重结构,其中脉源十1枚外轮雄蕊维管束系统,两侧脉源于2枚内轮雄蕊维管束系统;上位腺体为隔膜蜜腺.本研究支持Thompson和Gregory关于姜科唇瓣是三重结构的观点;与其他姜科植物一样,圆瓣姜花子房延长部形成的上位腺体属于隔膜蜜腺而不是雄蕊成员.与已研究过的姜花属植物比较,姜花属花器官维管束系统的来源与走向是一致的,同源异形现象在姜花属植物花的进化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可为解释花器官属性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670.
袁峰  赵延会  张彦周  朱朝东 《昆虫学报》2009,52(9):1055-1057
本文报道普通马蜂Polistes nimphus (Christ, 1791)的雌雄嵌体一例,并提供其形态特征图。研究标本的采集地为北京门头沟区东灵山,现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