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01.
本文以丁村遗址角页岩为原料打制实验标本,设计展开雕刻器微痕实验,并对其中部分标本按照序贯试验原理进行分阶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角页岩雕刻器雕刻刃的使用微痕基本特征为:轻度到重度磨圆,片疤数量较少,多小中型片疤,终端形态多为羽状和阶梯状,以分散分布为主,大片疤常单独出现。分阶段实验结果表明,磨圆是以从快到慢速度生成的,片疤在不同阶段发生改变。本文旨在通过对角页岩雕刻器使用微痕的研究,为探讨考古标本功能提供可参照的数据与图像。  相似文献   
302.
基于序贯指示模拟的农田土壤重金属风险区域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日益累积已对农作物安全、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高效、精确地识别农田土壤重金属风险区对农田的环境保护、污染预警和风险管控等有重要意义.以广州市增城区为研究对象,共采集204个农田土壤样点,测定了铜(Cu)、锌(Zn)、铅(Pb)、镉(Cd)、铬(Cr)、砷(As)和汞(Hg)7种重金属含量.针对实际采样数据中存在异常值与偏态分布,以及传统克里格法存在的平滑效应等问题,将序贯指示模拟引入农田土壤重金属的风险识别中,与常用识别方法进行比较,并根据Hakanson风险指数评价进行风险区划.结果表明:(1)对比普通克里格法,在精度相似情况下,序贯指示模拟法较为精细地模拟了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平滑效应低,预测的细节表现好;对比指示克里格法,其在划分风险区域时的不确定评估中准确度较高,其误判率仅为4.9%~17.1%,表明其能更好地适用于模拟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和风险识别;(2)增城区的农田土壤重金属均未超标,但在南部的极少数区域存在潜在中等风险,主要成因是包括企业生产、人类活动和河流沉积物等.本研究以序贯指示模拟为基础,有效克服了传统克里格法存在的异常值信息丢失和平滑效应问题,结合Hakanson风险指数法,为非均匀采样的土壤重金属空间风险的识别提供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303.
从长序三宝木(Trigonostemon howii)茎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发现4个降二萜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trigohowilone A(1)经波谱数据包括核磁、质谱、比旋光等鉴定为trigoxyphin P的对映异构体。已知化合物结构确定为trigoxyphin Q(2),trigohowilol H(修订后的俗名)(3)和9-O-demethyltrigonostemone(4)。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04.
目的:评价采用轮状病毒灭活疫苗进行初始免疫,减毒活疫苗进行加强免疫的序贯免疫方案的体液免疫应答效果。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口服疫苗组、序贯疫苗组、口服对照组及序贯对照组),按相应方案免疫后,ELISA检测血清轮状病毒特异性IgG和IgA、肠道轮状病毒特异性IgA;微量中和实验检测血清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同时采用ELISA分析口服活疫苗后病毒排出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序贯疫苗组小鼠产生的轮状病毒特异性血清IgG、IgA、中和抗体及肠道IgA水平显著升高。与口服疫苗组相比,序贯疫苗组的免疫方案诱发的轮状病毒特异性血清IgG、IgA、中和抗体水平显著升高,肠道IgA水平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同时,与口服疫苗组相比,序贯疫苗组中轮状病毒灭活疫苗进行的初始免疫未影响第一次口服活疫苗后病毒的排出量和排出时间,但序贯疫苗组第二次口服活疫苗后病毒的排出量迅速减少,排毒时间快速缩短,与口服疫苗组第三次服苗后病毒的排出量和排出时间相似。结论: 轮状病毒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序贯免疫可有效诱发小鼠全身和黏膜局部的体液免疫应答,该方案将有可能成为轮状病毒疫苗临床应用的候选方案。  相似文献   
305.
采用色谱技术从长序虎皮楠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 DCS82菌株的PDA平板发酵物中分离纯化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及与文献对照进行结构解析,分别鉴定为:verrucosidinol acetate(1),verrucosidinol(2),viridicatin(3),fructigenine A(4),3-(dimethylaminomethyl)-1-(1,1-dimethyl-2-propenyl)indole(5)。所有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该菌中分离里得到。  相似文献   
306.
目的:探讨不同抗生素组合(红霉素+阿奇霉素,阿奇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82例诊断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患者分为红霉素+阿奇霉素组(Erythromycin+Azithromycin,E+A组)和阿奇霉素+阿奇霉素组(Azithromycin+Azithromycin,A+A组),E+A组患者41例,先给予红霉素静滴治疗,后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A+A组患者41例,先给予阿奇霉素静滴,后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治疗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l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用药疗程、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的用药时间(15.3±4.0VS17.9±5.4天)、平均退热时间(4.0±2.2VS5.2±2.4天)、平均住院时间(8.9±3.0Vs10.8±3.4天)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霉素静滴后给予阿奇霉素口服的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显著缩短患者的疗程、退热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07.
【背景】养猪废水作为高浓度有机废水,是导致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采用菌藻共生系统处理养猪废水越来越受到关注,与传统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相比,藻辅助SBR具有提高脱氮除磷效果、增加污泥活性和降低能源消耗的特点。【目的】针对SBR中菌藻共生系统对养猪废水脱氮除磷效能的影响,比较分析菌藻共生系统与常规SBR系统中污泥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差异。【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分别平行运行SBR+微藻(R1)和作为对照系统不添加微藻的SBR(R2)。监测R1和R2系统废水处理效果,污泥的粒径、沉降性和代谢产物等污泥特性。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分析R1和R2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类和分布。【结果】与对照R2反应器相比,R1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率提高了5.1%,NH4+-N提高了20.3%,总氮(Total Nitrogen,TN)提高了19.4%,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提高了23.9%。进一步对反应器中的污泥特性进行分析发现,与R2相比,R1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PolymericSubstances,EPS)平均含量提高3.7%,可溶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Product,SMP)平均增加了38.5%。同时R1的污泥粒径较R2提高了14.8%,污泥体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SVI)值较R2降低了11.7%,污泥的好氧呼吸速率(Specific Oxygen Uptake Rate,SOUR)较R2提高了64.8%,而且稳定的菌藻共生系统的形成进一步减少反应器出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表明藻类的添加对R1污泥特性具有改良作用【结论】R1反应器形成的菌藻共生体系可进一步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其中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为R1反应器的主要菌群,对养猪废水的处理起到重要作用。R1反应器中的藻类主要为链带藻属(Desmodesmus)和尖带藻属(Acutodesmus),对养猪废水的脱氮除磷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8.
目的:探索叶脉序特征在花楸属(Sorbus)植物分类上的意义.方法:以25种花楸属植物的腊叶标本为材料,通过制作叶脉序标本及对叶脉序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5种广义花楸属植物的一级脉均为羽状脉;二级脉为达缘脉或半达缘脉,粗二级脉间距分为规则、不规则、向基部渐减3种类型,细二级脉有或无,间二级脉无,或每个二级脉区间通常...  相似文献   
309.
本文选择鳃虱科Bopyridae的47个形态学性状,利用PAUP软件,以支序分析方法对中国海域鳃虱科22属38种进行种间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支序分析结果较好地反映了鳃虱科内姐妹群的关系。根据分析结果,鳃虱科中较早分出的物种为假鳃虱亚科巨鳃虱属中的日本巨鳃虱Gigantione ishigakiensis;较晚分化出来的物种是背腹虱亚科腹虱属的日本腹虱Athelges takanoshi mensis和假盖腹虱属的日本假盖腹虱Pseudostegias setoensis,种间姐妹群关系为:假鳃虱亚科中偏寄居蟹鳃虱属的球足偏寄居蟹鳃虱Asymmetrione globifera与仿偏寄居蟹鳃虱属的疣缘仿偏寄居蟹鳃虱Parasymmetrione tuberculineata为姐妹群,假鳃虱亚科扁蝼蛄虾鳃虱属中的卵圆扁蝼蛄虾鳃虱Gyge ovalis与福建扁蝼蛄虾鳃虱Gyge fujianensis为一对姐妹群,蟹鳃虱亚科指突鳃虱属中的霍氏指突鳃虱Dactylokepon halthuisi与蝼蛄虾鳃虱属的双突蝼蛄虾鳃虱Upogebione bidigitatus为一对姐妹群,多疣蟹鳃虱属的分节多疣蟹鳃虱Onkokepon articulatus与北部湾多疣蟹鳃虱O.beibuensis为一对姐妹群,异节蟹鳃虱属的单异节蟹鳃虱Allokepon monody与长尾异节蟹鳃虱A.longicauda为一对姐妹群。  相似文献   
310.
研究Spm和IAA对无菌黄瓜苗雌花诱导的协同作用,及不同外植体、培养基中琼脂含量和KH2PO4含量对雌花诱导的影响,由此建立了有效的雌花诱导体系。黄瓜去根苗接种在MS培养基上,单独添加Spm、IAA时的雌花诱导率、雌花数偏低或为0,同时添加12mg.L-1Spm与0.01mg.L-1IAA时达21%、29枚,对照组未见雌花,说明Spm和IAA对雌花诱导的协同作用显著。实验证明,在全苗、去根苗、去根去顶苗、顶芽四种外植体中,及在0.5%~0.9%琼脂含量和1.0~2.0mmol.L-1KH2PO4含量的培养条件下,采用0.7%琼脂含量和1.75mmol.L-1KH2PO4含量培养黄瓜去根去顶苗的雌花诱导效果最好,其诱导率和雌花数分别达46%、54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