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沙质海岸防护林入侵植物垂序商陆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序商陆的入侵给我国沿海防护林造成了严重危害.本研究在入侵程度相对一致的刺槐林下设置样地,采用物理(刈割、切根)、化学(喷洒无公害除草剂)方法进行控制试验,并以林下紫穗槐发育良好、未进行处理的地段作为对照,探索控制垂序商陆生长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刈割能快速降低垂序商陆各项生长指标,但次年即恢复至对照水平.1/3切根仅减少了当年地上部分生长量,第3年又恢复至处理前水平,而2/3切根和完全切根处理一次即可有效地清除垂序商陆.精喹禾灵和百草枯仅能杀死其地上部分,次年即恢复至处理前水平,而45g·L-1草甘膦处理的垂序商陆死亡率达到100%,第3年新萌发垂序商陆生长与结实量已明显恢复.紫穗槐发育良好地段的垂序商陆各生长指标始终处于较低的平衡状态.采用紫穗槐替代法是长期控制垂序商陆的有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52.
四种沙棘雌花形态及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常规石蜡切片法研究了4种沙棘雌花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4个种极为相似,大部分差别表现在数量特征上,说明种的特征在这一阶段的组织和细胞水平尚未明显反映出来。但是4种沙棘在发育节律上存在差异。西藏沙棘在减数分裂Ⅰ阶段出现了一种新的二分体的不同步现象;中国沙棘孢原细胞持续时间长,柱头与花粉粒同步发育,而胚囊的形成总是滞后于花粉粒。推断这种现象可能是胚囊的发育需要更温暖的环境条件,或者是花粉管的某种刺激作用;从大孢子母细胞到胚囊成熟进程很快。因此,以柱头张开产生分泌物来判断胚囊成熟对中国沙棘是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253.
Wolbachia是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一类共生细菌,它能够通过多种机制调控宿主的生殖方式。近年来的研究表明,Wolbachia与许多外来生物的成功入侵相关。本文利用长PCR的方法特异扩增了不同生物型烟粉虱(共24个种群)体内Wolbachiawsp基因,结果发现B型和Q型烟粉虱入侵种群体内均未检测到Wolbachia,而在非B/Q型的浙江种群和肯尼亚种群体内检测到了Wolbachia。对该wsp基因进行测序并和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浙江烟粉虱种群的Wolbachia属于B组Con/Rug亚种群,而肯尼亚种群属于B组Btab1亚种群。Wolbachia的存在与否可能与烟粉虱的成功入侵有一定的关系。图2表2参23  相似文献   
254.
在已有比较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了19个状,利用PAUP程序,以支序分析探讨了小车蝗属昆虫的种间系统发育关系。结果红胫小车蝗⑴与黄胫小车蝗⑵的亲缘关系很近,是1对姐妹群,亚洲小车蝗⑶、黑条小车蝗⑷、红翅小车蝗⑸、隆叉小车蝗⑹这4个种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近,它们的亲缘关系可表示为:(((3,6)4)5),而台湾小车蝗⑺与其它种类的亲缘关系均较远。  相似文献   
255.
亚洲蝮亚科蛇属间系统发生支序分析 (蛇亚目:蝰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鹏  张服基 《生命科学研究》2000,4(3):262-266,280
在大量比较形态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5个特征方面28个性状,以支序分析方法探讨了分布于亚洲蝮亚科蛇5属14种的系统发生关系,结果表明:该亚科蛇类可以划分为3个不同的类群,第一个类群包括尖吻蝮属、瘤鼻蝮属、红口腹属,它们具有较多的祖征,代表了该科中原始一类,基中红口蝮可能是最原始的一属;亚洲蝮属单独形成一个类群;第三个类群为原广义的烙铁头蛇属,包括竹叶青蛇属、原矛蝮属、烙铁头蛇属、黑绿烙铁头蛇属、莽山  相似文献   
256.
黄土区不同林龄刺槐人工林细根的衰老生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瑾  王迪海 《生态学报》2016,36(14):4423-4429
以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手工挖掘法,配合完整土块法获取根系样品,分析幼龄(11a),中龄(22a),成熟(34a)刺槐人工林细根活力、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等细根衰老生理指标的差异,为深入了解刺槐细根的生长和衰老机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节,刺槐细根活力表现为,幼龄林成熟林中龄林,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林龄增大而增加,而细胞膜透性则随林龄的增加而减小。(2)随着根序增加,根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则呈波动式降低。这表明,在生长季节幼龄林细根较中龄林和成熟林更容易出现衰老,刺槐不同根序衰老具有顺序性,衰老先从1级根开始,然后是2级根和3级根。  相似文献   
257.
少花(艹杭)子梢 新种 图1:1—8 Campylotropis pauciflora C. J. Chen, sp. nov. Frutex 1m altus, ramulis tenuibus, sparse brcviter adpressc pilosis. Folia stipulis subulatis ad 5 mm longis, petiolo tenui 1.3—1.5 (-2 )cm longo sparsc breviter adpresse pubescenti; foliola submembranacea, oblongo-obovata, apice subrotundata vol leviter emarginata mucronata, basi cuneata vol subrotundata,  相似文献   
258.
把蛋白质折叠看成多肽链上扭转态间的量子跃迁, 依据构象动力学的量子理论, 提出用接触残基间多肽链转动惯量和扭转势能来表征接触特性的动力学接触序, 从而能定量地从动力学角度研究蛋白质折叠速率. 在80个蛋白的数据集上实验, 证实了构象量子跃迁观点的合理性并得到以下结论: (1) 折叠速率与接触转动惯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2) 多态蛋白的折叠可以看成在同样转动惯量、温度等条件下的二态蛋白折叠基础上的中间态延迟, 并估计了延迟时间的数量级; (3) 折叠可以分为释能和吸能两类, 蛋白质折叠速率上限由释能折叠决定, 并导出大多数折叠速率大的二态蛋白的量子跃迁过程为释能反应, 而折叠速率小的多态蛋白为吸能反应.  相似文献   
259.
以5000 m2 的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资料为基础, 采用N×N最近邻体列联表的截表法,用X2 适合性检验和分离指数指标, 对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岭罗麦(Tarennoidea wallichii)、光序肉实树(Sarcosperma kachinense var simondii) 群落的种间分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在25个主要树种形成的300组种对中, 大多数种对的种间关系表现为随机毗邻(占75 33%), 部分表现为显著正分离(占19 67%), 少数表现为显著负分离(占5%), 这种以随机毗邻为主的种间分离格局与多数种群呈随机分布有关。群落中呈聚集分布的物种与其它物种易发生正分离, 一般不会表现为负分离; 而呈随机分布的物种与其它物种则多数表现为随机毗邻,少数表现为正分离或负分离。  相似文献   
260.
不同根序的植物细根具有形态、结构和生理上的差异,基于根序的细根生理生态研究是当前生态学领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不同生活型树种不同根序细根的研究可以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地下细根养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发现:(1)除了落叶树种P含量和N:P之外,两个生活型树种细根C、N和P含量与化学计量比在不同根序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者细根C含量、C:N和C:P随根序增加而升高,而N和P含量随根序增加而降低。(2)常绿与落叶树种C、N、P养分含量中C的变异系数最低,且两个生活型树种细根N、P含量的变异系数基本都随根序增加而变大。(3)常绿树种细根的N、P含量均显著低于落叶树种,但C:N和C:P都显著高于落叶树种,C含量和N:P无显著差异。(4)常绿与落叶树种细根养分(碳、氮和磷)异速关系在各个根序之间都存在共同斜率;常绿树种细根N和P含量存在等速生长关系,但落叶树种细根存在P含量增速大于N含量的异速生长关系(指数:α>1)。结论:随根序增加,常绿与落叶树种的细根具有相似的养分变化策略,N、P养分含量在低阶细根中的变异性更小。落叶树种细根生长受到缺P的影响大于常绿树种。落叶树种细根比常绿树种更高的N、P含量和更低C:N和C:P以及常绿与落叶树种细根N、P养分的异速生长关系差异说明落叶树种细根更倾向于采取快速的资源获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