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QTR) crosses the migration routes of the Tibetan antelope (Pantholops hodgsonii) in the Sanjiangyuan National Park (SNP) and the female antelopes have to cross the QTR by wildlife passages to continue their migrations. In this study, a remote monitoring camera was set up near the Wubei Bridge to record the utilization of the bridge by migratory antelopes.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of the returning migration period from July to September 2019 and the calving migration period from April to June 202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ibetan antelopes crossed the Wubei Bridge mainly in the daytime and mostly in the morning. The peaks during the calving migration and the returning migration were in 09: 00?12: 59 and 11: 00?11: 59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returning migration period, female antelopes gathered into smaller groups during the calving migration period, which was related to the sequence of roads to be crossed and the lower predation risk of calves in larger groups. We found individuals in larger groups spent less time crossing the Wubei Bridge. Larger groups could accelerate crossing speed and then reduce the average crossing time of individuals.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verage crossing time of individuals between the two migratory periods, indicating that the presence of calves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speed and time of antelope groups. In conclus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group size of Tibetan antelope between the returning and calving migration periods and the group size affected the average crossing time of individuals. We also detected a temporal pattern in the use of wildlife passage by Tibetan antelope.  相似文献   
92.
四川省竹巴笼自然保护区矮岩羊的集群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 年7 ~12 月和2008 年4 ~6 月,采用样线法和定点观察法,在四川省竹巴笼自然保护区对矮岩羊集群行为进行了观察。2007 年观察到34 群共217 只矮岩羊,集群平均为6. 4 ± 4.9 只;2008 年观察到16 群共135只,集群平均为8.4 ± 7.7 只。集群分为雄性群(2007 年:8.8% ;2008 年:6.3% )、雌性群(2007 年:2. 9% ;2008 年:0)、混合群(2007 年:70.6% ;2008 年:81.2% )、母仔群(2007 年:8.8% ;2008 年:12. 5% )和孤羊(2007 年:8.8% ;2008 年:0)5 种类型。在不同季节,5 种集群类型比例都有所变化,差异显著(P <0.01)。集群大小间和集群类型间也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2 ~ 10 只的集群在2007 年占73.5%,在2008 年占75.0% ,呈集小群特征。年龄组结构中,成体、亚成体和幼体个体数比为100∶ 26.4∶ 28. 6 (2007 年)和100∶24.7∶ 20. 4 (2008 年)。雌雄性比2007 年为100∶ 55.7,2008 年为100∶ 56.6,年间差异不显著(P > .05)。受集群收益、生物学特征、繁殖周期、资源竞争、生境地形地貌、捕食风险和人类活动等主要因素的影响,矮岩羊在集群类型、集群大小、年龄结构和性比上显示了其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93.
2003 年和2004 年的11 ~12 月,采用样线法和全事件取样法研究了贺兰山岩羊的集群特征。共观察到岩羊715 群,共计2 473只。发情前期平均群大小3.5±2.8 只(n = 241),发情期平均群大小3.4±3.2 只(n =297)。发情前期与发情期雄性群、雌性群、雌雄群、混合群及母子群大小间均无显著差异。发情前期到发情期群类型组成差异极显著,发情期雌雄群、混合群和独羊比例显著上升;雄性群、雌性群和母子群比例显著下降。发情前期到发情期,雄性岩羊在雄性群、雌雄群、混合群和独羊中的分布差异极显著,成年雌性岩羊在雌性群、雌雄群、混合群、母子群和独羊中的分布差异极显著。发情期4 个年龄等级雄性在雄性群、雌雄群、混合群和独羊中分布差异极显著,4 个年龄等级雄性岩羊都倾向分布于混合群。
  相似文献   
94.
秦岭羚牛的集群类型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13  
1995 年7~11月,1996 年3~8月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野外直接观察和无线电跟踪器追踪的方法, 对秦岭羚牛( 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 的集群类型进行了观察。工作期间共记录到羚牛146 群次, 按群体大小和结构可将羚牛群分为家群、混合群、社群、聚集群和独牛5 种类型。在野外记录到的家群共32群次, 混合群15次, 社群47次, 聚集群2次, 独牛50 次。家群的成员是具有亲缘关系的个体, 在羚牛各类型的集群中占据核心的地位,是构成其它类型的羚牛群的基本单位。混合群的成员或是以家群为核心混杂以多只亚成体组成、或全部由亚成体和性成熟不久的年轻成体组成, 是介于家群和社群之间的一种集群方式; 其形成与羚牛幼仔在成长过程中社会习性的形成和完善有关。社群是由多个家群构成的相对比较稳定的一种群体, 在各季节中出现的比例均很稳定, 是羚牛群栖的主要形式。聚集群仅见于夏季, 是临时聚集的一种不稳定的集群类型, 其形成与采食和繁殖活动有关。独牛是羚牛集群的一种特殊形式, 繁殖季节出现的频率高于非繁殖季节。  相似文献   
95.
秦岭羚牛群体分离与重组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只佩戴无线电颈圈的羚牛进行直接观察的结果表明,羚牛群体的结构和组成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在羚牛各集群类型中,家群的稳定性最高,社群次之,混合群较差。虽然家群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是除母牛及其幼仔外,家群的其它成员也经常变化,羚牛的亚成体也不是构成家群的稳定成员。繁殖是羚牛集群类型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繁殖期中健壮的成年雄性个体因寻找配偶离开原群,在各群间游荡,成为羚牛群中最不稳定的成员。亚成体在其母亲产下幼仔后可能会中断与母牛间的关系,进入混合群和社群。羚牛反捕食策略和护幼行为也会影响羚牛群的分群和重组。  相似文献   
96.
2017年6月至2021年8月,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在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野生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开展集群模式和时空活动规律研究,研究期间共筛选出野生勺鸡独立有效照片218张,从中辨认出野生勺鸡266只次。研究发现:野生勺鸡呈现7种集群模式,以一雄一雌模式为主(χ2 = 29.722,df = 6,P < 0.001);野生勺鸡呈昼行性活动,冬季核密度曲线为单峰型,其余3个季节均为双峰型,其活动高峰时间为,春季07:00 ~ 09:00时和14:00 ~ 16:00时,夏季08:00 ~ 10:00时和12:00 ~ 14:00时,秋季07:00 ~ 09:00时和15:00 ~ 17:00时,冬季10:00 ~ 12:00时;勺鸡的日活动节律存在性别差异,其活动特点呈明显错峰现象,其中,秋季的日活动强度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日活动曲线的重叠面积比Δ = 0.665 5,P < 0.001);勺鸡在春、夏、秋3个季节的活动均偏向集中在10 ~ 20 ℃温度区段和600 ~ 799 m海拔区段,而冬季的活动偏向集中在﹣9 ~ 0 ℃温度区段和800 ~ 999 m海拔区段,不同温度区段的活动强度(Friedman:χ2 = 0.231,df = 3,P > 0.05)和不同海拔区段的活动强度(Friedman:χ2 = 5.615,df = 3,P > 0.05)均无显著季节差异。本研究为今后野生勺鸡的生态监测和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7.
以开发时间长,产业密集的国家海岛开发试点大榭岛为例分析、评价了海岛开发的潮间带和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响应。通过对大榭岛岩礁相、泥沙相潮间带以及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数量分布的分析,同时与该岛周围开发程度较弱的几大海岛的类似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大榭岛岩相潮间带断面牡蛎科(Ostre idae)和藤壶科(Balan idae)等科的物种栖息密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低;(2)泥沙相潮间带底栖动物状况与其他海岛差别不显著;(3)大榭岛近岸海域底栖动物种数少于其他海岛近岸海域,且前者不倒翁虫(Sternaspis scutata)和小头虫(Capitellacapitata)等多毛类物种栖息密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低,群落结构与其他区域相差较大;(4)环境质量的生物评价结果显示,大榭岛近岸海域扰动程度高于其他海岛近岸海域。此外,从海岛开发的规划与功能定位、工程设计与施工工艺、相关人员意识形态三方面提出了一些保护和恢复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98.
2005年6—7月和9月,运用样线法研究了青海省天峻县布哈河上游同域分布的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和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的集群行为。该地区的普氏原羚和藏原羚集群类型分为雌性群、雄性群、混合群及母子群。四种集群类型中,雄性群出现的频次均为最高(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为4l%和50%);其次为雌性群(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为34%和30%);再次为母子群和混合群。比较集群规模发现,除藏原羚母子群显著大于普氏原羚(P=0.015)外,两个种其余集群类型规模差异不显著。集群规模出现频次:单只出现的频次最高(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为21.9%和18.7%);2—8只,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为62.6%和67.6%;大于9只,普氏原羚和藏原羚分别仅占15.5%和13.7%。另外,普氏原羚和藏原羚产羔后平均集群规模显著减小(普氏原羚,P=0.014;藏原羚,P=0.008);在雄性群、混合群规模均较产羔前略有增大的情况下,雌性群的规模却显著减小(普氏原羚,P〈0.001;藏原羚,P=0.002),成为普氏原羚和藏原羚产羔后集群规模变小的主要原因。布哈河上游同域分布的普氏原羚和藏原羚草青期的集群类型、集群规模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99.
关于耦合神经元活动时的能量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美国耶鲁大学的神经科学家们用实验数据表明,哺乳动物大脑皮层中神经信号的传递是一个代价昂贵的能量支出过程,而神经信号的编码是与能量代谢紧密地耦合在一起的,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无法定量给出神经元活动时的能量函数。在这篇文章中,能量原理被用于神经活动和神经信息处理机制的研究,在电生理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神经元活动的用能量函数表示的运动方程。结果表明用能量函数表达耦合神经元的阈下电活动和动作电位,数值计算结果与用Hodgkin-Huxley方程所描述的动作电位一致。从而有可能依据能量原理从脑信息处理的角度揭示和理解大脑神经网络系统的信息表现规律。  相似文献   
100.
河南陕西两地白冠长尾雉的集群行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 0 1年 4月至 2 0 0 3年 6月 ,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佛坪县瓦寨子对白冠长尾雉 (Syr maticusreevesii)的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对 17只遥测个体的跟踪结果和 32 8次集群活动的野外记录分析表明 ,白冠长尾雉雌雄两性的集群方式有极显著的差异 ( χ2 =18 177,df=3,P =0 0 0 0 )。雄鸟有很强的领域性 ,优势个体全年以单独活动或双雄共同活动的方式占据稳定的活动区 ,很少与其他雄性个体集群 ;雌鸟有很强的集群倾向 ,除繁殖季节因孵卵、育雏而离开群体单独活动外 ,通常以 4~ 6只的群体游荡于雄性个体的活动区之间 ,与该活动区的雄鸟形成不稳定的混合群 ,偶尔与其他群体形成暂时性的、更大的混合群。两性集群方式的差异可能与其各自经受的捕食压力和交配竞争强度 (雄 >雌 )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