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99篇 |
免费 | 490篇 |
国内免费 | 1742篇 |
专业分类
523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71篇 |
2023年 | 90篇 |
2022年 | 128篇 |
2021年 | 118篇 |
2020年 | 128篇 |
2019年 | 90篇 |
2018年 | 104篇 |
2017年 | 96篇 |
2016年 | 130篇 |
2015年 | 128篇 |
2014年 | 204篇 |
2013年 | 177篇 |
2012年 | 188篇 |
2011年 | 213篇 |
2010年 | 178篇 |
2009年 | 185篇 |
2008年 | 339篇 |
2007年 | 239篇 |
2006年 | 180篇 |
2005年 | 206篇 |
2004年 | 201篇 |
2003年 | 178篇 |
2002年 | 197篇 |
2001年 | 190篇 |
2000年 | 163篇 |
1999年 | 124篇 |
1998年 | 98篇 |
1997年 | 136篇 |
1996年 | 114篇 |
1995年 | 105篇 |
1994年 | 122篇 |
1993年 | 79篇 |
1992年 | 83篇 |
1991年 | 76篇 |
1990年 | 67篇 |
1989年 | 44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3篇 |
1959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195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测定了12个不同地理种群的茶树害虫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和1个外群共103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比较其同源性,计算核苷酸组成,并构建单倍型进化关系图。结果表明:在获得的假眼小绿叶蝉536 bp的序列中A+T含量占76.8%,其中56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100个个体共检测出5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为0.971,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0.006;12个种群间的平均基因流(Nm)为1.64。总群体的固定系数Fst为0.026;AMOVA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于种群内部(97.4%)。各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分布不具有直接对应的关系。根据构建的单倍型进化关系网,各地理种群的单倍型呈现一种混杂的分布格局,未显示出与地理分布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2.
63.
2009年春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物种组成与粒级叶绿素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9年4月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采集浮游植物水样,用Utermöhl方法进行初步分析,同时进行叶绿素a粒级分离研究,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讨论了浮游植物优势物种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3门46属64种(不包括未定名种),其中硅藻33属45种(不包括未定名种),甲藻12属18种(不包括未定名种),定鞭藻1属1种,硅藻在细胞丰度和物种丰富度上占有优势.浮游植物的生态类型主要以温带近岸种为主,优势物种为多尼骨条藻(Skeletonema dohrnii)、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颗粒直链藻狭型变种(Melosira granulata var angustissima)、柔弱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和柔弱几内亚藻(Guinardia delicatula),同时调查区也出现少数的半咸水种和大洋种.调查区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0.3~13447.7 cells·ml-1,平均为1142.385 cells·ml-1,硅藻的细胞丰度显著高于甲藻.细胞丰度高值区位于调查区的中部偏北区域,以多尼骨条藻为主.垂向上在表层出现最大值,随着深度的增加丰度降低.调查区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平面分布基本一致,并且与细胞丰度呈镶嵌分布,即在细胞丰度高的调查区中北部较低.表层叶绿素a浓度介于0.34~29 g·L-1,平均为3.30 g·L-1.叶绿素a的高值区主要位于调查区的中部偏北区域,其分布趋势与浮游植物和硅藻细胞丰度的分布基本一致.主要粒级组分为小型浮游植物(microphytoplankton),而其他靠近外海一侧的站位则以微型浮游植物(2~20 μm, nanophytoplankton)和超微型浮游植物(<2 μm, picophytoplankton)为主.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春季长江口影响最优势物种多尼骨条藻分布的主要因素为硝酸盐、pH和微型浮游动物,而包括甲藻在内的其他各物种则主要受盐度、磷酸盐和硅酸盐影响.本次调查浮游植物定量研究方法与以往不同,在长江口今后需要加强骨条藻的个体生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64.
锐齿槲栎 (Quercusalienavar.acuteserrata ) 和米心水青冈 (Fagusengleriana) 是广泛分布在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山地中海拔地段的主要建群种, 对水土保持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具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在神农架地区的典型样地调查, 分析了这 2个种群在林隙和林下不同光环境中的更新状况和径级结构 ;利用便携式Licor6 4 0 0光合仪测量了 2种苗木的光饱和及光诱导曲线, 探讨了光对这 2个树种更新的影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在所调查的林地中, 锐齿槲栎和米心水青冈种群都有充足的幼苗库, 锐齿槲栎幼苗以实生为主, 米心水青冈幼苗以萌生为主 ;从幼苗到幼树的转化过程中, 锐齿槲栎的成活率几乎为零, 而米心水青冈的成活率约为 6 %~ 8% ;在两者的混交林中, 米心水青冈种群呈稳定的金字塔形年龄结构, 而锐齿槲栎则是某一生长阶段的种群占据主导地位。光饱和曲线显示, 对 2年生同生群苗木, 在林窗下, 锐齿槲栎的最大净光合速率 (4.6 1μmol·m-2 ·s-1) 比米心水青冈的 (4.16 μmol·m-2 ·s-1) 要高 ;而在林冠下, 米心水青冈的最大净光合速率 (Pn=3.89μmol·m-2 ·s-1) 比锐齿槲栎的最大净光合速率 (Pn=3.6 8μmol·m-2 ·s-1) 要高。无论在林窗下或林冠下, 米心水青冈幼苗的光饱和点比锐齿槲栎的要低。两者混交林下的光诱导曲线显示, 与米心水青冈幼苗相比, 锐齿槲栎幼苗对光的反应速度较慢, 最大净光合速率也较低, 在林冠下表现出较弱的竞争力。资源分配试验证明, 锐齿槲栎在幼苗阶段以地上部分生长为主, 而米心水青冈倾向于把更多的干物质贮藏在根部, 显示出不同的光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65.
66.
本文研究了华北棉花-玉米农田景观格局中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Thunberg)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种群动态,发现农田景观格局中作物类型(棉花与玉米)对两种瓢虫种群密度动态有显著的影响,两种天敌瓢虫都趋向在玉米斑块上栖息。两种瓢虫在棉花斑块上呈现出时间分化,其中龟纹瓢虫在棉花种植的前中期种群密度较大,后期较少;而异色瓢虫在棉花前中期种群密度较少,后期较多,表明农田景观中种植玉米有利于增强瓢虫对棉花害虫的控制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农田景观系统中玉米斑块所占的面积比对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种群密度均产生显著影响。这说明在农田景观系统中开展区域性生态调控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各类斑块组合的面积比例,从而有利于增强多种天敌昆虫的协调控害作用。 相似文献
67.
华中地区小家鼠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华中地区农村小家鼠的个体较小,主要栖息于农舍,终年繁殖,繁殖高峰期为7月和8月,1-3月为繁殖低谷期;种群数量高峰在9月,低谷期在7-8月,冬季的种群数量水平较高,呈后峰型。在较高的密度条件下,雌鼠的怀孕率降低,性成熟延缓。 相似文献
68.
研究了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之间,南麂海域原甲藻种群的种类组成、季节动态、空间分布及其与水温、盐度、氮磷营养盐等环境因子的关系。原甲藻种类有三角棘原甲藻、东海原甲藻、海洋原甲藻和反曲原甲藻,前两者是南麂海域最为优势的种类,它们的分布季节集中在春季(4-6月),并先后于5月12日和5月25日形成赤潮。原甲藻细胞数量在表层水体中的数量显著高于底层,这与原甲藻种类能够自主运动,具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特性有关。三角棘原甲藻较高细胞数量则相对集中出现在水温为18.5-19.5,盐度为29.58‰-30.95‰的水体中;东海原甲藻较高细胞数量则相对集中出现在水温为18.5-21.3℃,盐度为29.03‰-30.92‰的水体中。氮盐和磷酸盐浓度与原甲藻细胞数量之间呈负相关,磷营养盐浓度的高低对原甲藻种群动态影响更甚。对原甲藻细胞数量和环境因子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原甲藻细胞数量与N:P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并与磷酸盐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原甲藻细胞具有较强储备氮磷营养物质能力的生物学特性使其能够在低营养条件下取得生长竞争的优势。 相似文献
69.
布氏田鼠肥满度分析和小型兽类肥满度指标K与KWL(重长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对两个肥满度指标的理论和生物学意义分析,以及对布氏田鼠肥满度的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讨论,认为描述动物的肥满度时,重长指标KWL优于指标K。两指标的最大差别是成体的KWL值大于幼体,而成体的K值小于幼体。布氏田鼠肥满度没有性别差异;有异著的年龄差异,成体鼠的肥满度高于幼鼠;有显著的季节变化,鼠种群春季肥满度最高,夏季降低,秋季回升;有显著的年际变化,高数量年的肥满度高于低数量年。 相似文献
70.
云贵鹅耳枥群落乔木种群生态位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木文应用Levin公式和王刚改进公式分别计测了贵阳喀斯特山地云贵鹅耳枥群落中乔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对这些种群的生态位关系及其对群落结构和动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