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1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91.
本试验以‘红露珍’山茶为实验材料,分别研究了蕾期(I)、花瓣露出(II)、花冠微展(III)、花冠完全展开(IV)和落地花冠(V)等5个阶段花瓣和雄蕊等部位气孔的分布特点及其动态变化。结果发现,花瓣基部的上下表皮、雄蕊管的内外表皮均有气孔分布。在每个阶段,花瓣基部上表皮的气孔器长度极显著大于下表皮的气孔器长度(P〈0.01)。当山茶花冠微展时,下表皮的气孔开度为(2.5±0.3)μm,而当花冠展开时,下表皮的气孔开度却为(0.9±0.3)μm;上表皮的气孔开度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未发生显著性的改变,其平均开度为(4.3±0.3)μm。在每个阶段,花瓣下表皮的表皮细胞密度大于上表皮的表皮细胞密度。雄蕊管内外表皮上的气孔在各阶段均维持较大的气孔开度。气孔的不均等分布、气孔开度的变化、表皮细胞的差速生长都可能与花瓣的展开有关。  相似文献   
92.
结合模式产地采集的长柄马兰(Aster longipetiolatus C.C.Chang)标本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已有的形态描述不充分且缺乏细胞学方面的报道。本研究对长柄马兰的形态特征进行补充描述和核型分析,为探讨其分类地位提供资料。结果包括:①发现并补充长柄马兰新的形态特征:花序托凸起、总苞片3~4层、舌状花具有退化雄蕊、舌片具柔毛、瘦果5肋。②细胞学结果表明,长柄马兰的染色体数目为2n=18,核型公式为2n= 18=16m+2sm,核型属于1A。  相似文献   
93.
以白菜型冬油菜‘陇油8号’ב陇油9号’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不育系LRCMS,以及代表性甘蓝型油菜不育系(J39A、J68A、Pol10A)和它们的保持系为材料,研究LRCMS在盛花期花蕾和花中POD、S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变化特征及其雄蕊败育过程。结果显示:(1)所有参试材料花朵中POD活性普遍高于花蕾。(2)不育材料POD活性高于保持材料,甘蓝型不育材料POD活性较保持材料增加幅度大于LRCMS与‘陇油9号’,LRCMS花蕾与花的POD活性分别较保持系材料‘陇油9号’高出15.0%和9.0%;不育材料花的CAT活性高于保持系材料89%~293%,而其花蕾的CAT活性低于保持系材料25%~43%,LRCMS与其它不育材料间无显著差异;不育系材料花SOD活性低于保持系材料15%~25%,LRCMS与其它不育材料无显著差异,其花蕾SOD活性高于保持材料6%~112%,但LRCMS增加幅度低于其它不育材料;保持系材料花蕾与花中蛋白质含量为0.014~0.020mg/g,不育系材料花蕾与花中蛋白质含量为0.012~0.016mg/g,所有不育材料蛋白质含量均低于保持材料。(3)LRCMS的POD同工酶谱在花中较对应的可育系‘陇油9号’和其它甘蓝型雄性不育多1条迁移率(Rf)为0.623的条带。(4)LRCMS雄蕊败育起始于造孢细胞期,造孢细胞粘连,无核仁,绒毡层未发育,为无花粉囊型不育。研究表明,LRCMS与其他类型油菜不育系有着不同的遗传背景,是一个新的白菜型冬油菜不育类型。  相似文献   
94.
丽江杓兰(Cypripedium lichiangense S.C.Chen & P.J.Cribb)隶属兰科杓兰属,为中国特有种,濒危(EN),已列入I UCN红色名录.为地生草本,植株高7~14 cm,具较粗壮而短的根状茎.茎直立,为2枚筒状  相似文献   
95.
丁锤 《生命世界》2014,(3):46-51
正菊科是植物界中最为进化的一个科,也是双子叶植物的第一大科、被子植物的第二大科(仅次于兰科),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如有"降落伞"之称的蒲公英,还有我们常吃的葵花籽(向日葵的果实)等都属于菊科。不过,正因为菊科植物种类很多,特别是有些外形相似或俗名相同的植物,更是难以准确叫出它的真名来,区别起来不容易。下面就向大家介绍几种菊科常见的药用植物,辨认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它们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甘草属(Glycyrrhiza)植物具“9 + 1”二体雄蕊, 其中9枚合生雄蕊的上部花丝分离, 分离的花丝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由早期长、短交错的二组排列方式转变为后期以雄蕊管最长的1枚雄蕊为中心向两边渐次缩短的倒“V”形排列。为了解这种雄蕊发育动态、分化现象及发育成熟后的适应意义, 该文以光果甘草(G. glabra)为实验材料, 比较了雄蕊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成熟花粉的理化性质及在传粉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雄蕊发育早期长、短两组雄蕊在花药大小与形状上存在分化, 但后期伴随着花丝的快速生长与花粉的成熟、散出, 花药大小与形状趋于一致; 花粉组织化学成分及授粉成功率无差异, 但成熟花粉的数量和花粉活力存在差异; 去雄处理虽然使访花者在一天内的两个访花高峰期的访花频次降低, 但结实率高于自然对照, 说明以异交为主的花去除雄蕊后, 降低了雌、雄蕊间的功能干扰, 提高了传粉昆虫的授粉率; 发育早期长、短交错排列的二组雄蕊到成熟期时发生的倒“V”形排列的转变, 使不同数量与活性的花粉分布在花内不同空间, 最大化接触访花者, 实现了资源节约, 提高了雄蕊的雄性适合度, 即在有限的空间内用最节约的雄性资源投入、使传粉空间与传粉几率最大化的方式, 来提高雄性功能。  相似文献   
97.
以成熟期不同的两个番茄品种同辉(早熟型)和霞光(晚熟型)为试材,模拟兰州地区12%和20%臭氧层减薄时增强的UV- B辐射(分别为T1=2.54 KJ·m-2·d-1和T2=4.25 KJ·m-2·d-1),研究了大田条件下增强UV-B辐射对其花粉生活力的影响以及雄蕊中4种内源激素(IAA、GAs、ZR和ABA)和多胺(Put、Spm和Spd)及脯氨酸的变化。结果表明:辐射抑制了同辉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但只降低了霞光的花粉萌发率;两种辐射明显降低了两品种番茄雄蕊中的GAs含量,同时造成同辉雄蕊中Put和Spd含量明显增加,Spm和Put/Spd+Spm比值显著降低;霞光中3种多胺含量都显著减少,导致高辐射时Put/Spd+Spm比值上升;同辉番茄雄蕊的脯氨酸含量不受影响,但高辐射使霞光番茄雄蕊的脯氨酸含量降低。实验表明,两品种番茄花粉生活力的变化与增强UV-B辐射下雄蕊中GAs水平、Spm含量以及脯氨酸含量的减少有关。雄蕊中多胺和脯氨酸含量变化对UV- B辐射的响应说明霞光品种对UV-B辐射更敏感。  相似文献   
98.
千金藤属四新种和一新变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献瑞   《广西植物》1988,(4):309-314
<正> 千金藤属山乌龟亚属(Stephania Lour.subgenus Tuberiphania Lo et M.Yang)是我国西南部一宗蕴藏量大、开发价值很高的植物资源。七十年代开发的重点地区是广西南部、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八十年代以后开发地区巳逐步转移至云南西部、贵州和四川南部(西昌地区)。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各地不断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种类鉴别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杨鹤呜同志曾于1986年6至9月,在云南大理州和临沦地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他在调查中采得的腊叶标本委托作者定名,经初步鉴定有8种1变种,其中4种和1变种为新种和新变种在本文中发表。此外尚有部分标本因材料不全未能定名。作者在工作中参考了杨鹤呜同志研究药材特征的资料(尚未发表),并从中得到了许多启发,谨致谢意。  相似文献   
99.
100.
为了解樟科植物雌雄异熟的繁育系统特点,对3种樟科植物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紫楠(Phoebe sheareri)和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雌雄异熟花的开花动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植物雌性功能期的开始时间、雌性功能期和雄性功能期的时间分配有差异.3种植物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