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孟德荣 《四川动物》2001,20(2):86-86
作者于 1 996年 6月 8日在山东省烟台市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 (北纬 36 88°~ 37 4 0° ,东经 1 2 1 1 0°~1 2 2 0 8°)指导学生动物学专业实习时 ,于海拔 4 50m处的林缘草丛中采到一雄性成体北草蜥 (TakydromusseptentrionalisGunther ,1 864)活体。经鉴定该标本与北草蜥的已有报道存在较大变异。标本保存于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动物标本室。现报道如下。标本量度 :头长 1 8 5mm ,头宽 1 0 72mm ,头高8 58mm ,头体长 77 2mm ,尾长 2 77 1mm ,前肢长2 8 1mm ,后肢长 39 2mm ,第 4指长 1 0 …  相似文献   
702.
甜菜夜蛾雌蛾求偶行为及性信息素产生的时间节律(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甜菜夜蛾雌蛾求偶行为和腺体中性信息素滴度时日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 ,雌蛾求偶行为和性信息素滴度均呈明显的昼夜节律 ,且均在暗期的中后期达到高峰。比较而言 ,雌蛾的求偶活动期较短 ,在暗期中期开始 ,暗期结束后很快停止 ;但峰期较长 ,从中后期达到高峰后一直保持到暗期结束。而腺体内 4种性信息素组份从暗期前 0 .5h到下一个光期 4.5h均有产生 ;但峰期很短 ,暗期 6.5h显著增加达到高峰后 ,在 8.5h又迅速回落。日变化研究表明 ,甜菜夜蛾当日龄即可求偶 ,3日龄起进入求偶盛期 ,至 7日龄末有明显减退。 0~ 3日龄雌蛾的平均初始求偶时间逐日显著提前 ,以后则稳定在暗期 5h左右。不同日龄间性信息素滴度的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703.
圈养雄性麋鹿血清睾酮和皮质醇含量在发情期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7-8月在北京麋鹿苑采集不同繁殖状态雄鹿(发情前3头、发情3头和发情后4头)血液样品,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睾酮和皮质醇含量。结果显示发情雄鹿的睾酮浓度显著高于发情前、后,而3种状态雄鹿的皮质醇浓度无差异,并且与睾酮浓度无关。本苑麋鹿睾酮水平的变化与同类野生动物一致。  相似文献   
704.
强大小蠹植物源引诱剂林间应用技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20 0 1~ 2 0 0 2年在山西省榆次区庆城林场对自行研制生产的强大小蠹DendroctomusvalensLeConte植物引诱剂诱芯和诱捕器在林间的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 ,并在山西省的 1 3个县、林场悬挂 2 0 0 0个诱捕器开展了强大小蠹发生期监测和大面积诱杀防治推广试验工作。结果显示 ,该诱捕技术对强大小蠹成虫有较好的诱捕效果 ,2 0 0 0个诱捕器在成虫羽化期 61d共诱到大小蠹成虫近 2 0万头 ,可明显降低当代成虫虫口密度。试验表明 ,诱虫数量随林地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大 ,诱捕器设置高度对诱虫量有一定影响 ,以悬挂在主干下端距地面 5~ 1 0cm处效果最好。诱捕器之间水平距离建议间隔 1 0 0m为好。  相似文献   
705.
将雌性落叶松和黑松球果花蝇头胸和腹部充分研磨 ,加入溶剂正己烷得到粗提液。应用该粗提液进行了球果花蝇产卵阻碍信息素和性引诱信息素的野外试验。初步结果显示球果花蝇有产卵阻碍信息素作用的存在 ,但还需进一步试验证明 ;同时结果未显示有性引诱效果。  相似文献   
706.
两种米纹蝗雄性鸣声的比较研究(直翅目,蝗总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计算机技术分析了红足米纹蝗Notostaurus rubripes Mistshenko和小米纹蝗Notostaurus albicornis albicor-nis(Ev.)雄性的鸣声特征。这两种米纹蝗雄性呜叫声的脉冲组持续时间、脉冲组组份、脉冲组间隔、频率的主能峰以及呜叫行为均具有显著差异,可作为2种米纹蝗的分类依据。红足米纹蝗雄性鸣声的脉冲组间隔约为0.647s,每一脉冲组持续时间约为0.0673s,每个脉冲组有8个脉冲串,每个脉冲串仅有1个单脉冲,鸣声的主能峰频率约3.86~5.64kHz。小米纹蝗雄性鸣声的脉冲组间隔约0.529s,每一脉冲组持续时间为0.1185s,每个脉冲组有8个脉冲串,每一脉冲串有1~6个单脉冲构成,主能峰频率约8.10~9.24kHz。  相似文献   
707.
甜菜夜蛾性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bner)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农业害虫,其高抗药性和危害具有隐蔽性,致使防治十分困难。文章介绍甜菜夜蛾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活性、配比、诱芯剂型、诱捕器类型和利用性信息素监测、防治甜菜夜蛾技术的研究概况。认为改进现有技术后并应用于实际,将会更有效地监测和防治甜菜夜蛾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708.
桑天牛雄性附腺内容物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桑天牛Apriona germaric(Hope)雄性附腺内容物中各组分含量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内容物中可溶性蛋白占总腺管鲜重的8.39%;总糖占总鲜重的4.21%;海藻糖和游离氨基酸分别占总鲜重的0.50%、0.25%。随虫龄的增大,内容物中各组分含量不断降低。交配过程中,雄性附腺内容物部分转移到雌虫,交配后附腺内容物中总糖、海藻糖、游离氨基酸等组分含量均降低,蛋白质组分含量先升高再降低,48h即恢复可到交配前水平。大、小附腺内各组分含量变化有差异。  相似文献   
709.
《昆虫知识》2008,45(4)
5月21日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对果蝇求偶行为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果蝇脑内多巴胺水平过高诱发雄性果蝇之间的“同性之恋”。求偶行为对于动物物种的繁衍和其对环境的适应都是非常重要的。果蝇的求偶行为是一个复杂  相似文献   
7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