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用统计的方法,对以一个商品猪群为参考家系,采用163个微卫星标记和3个I-型分子标记(RYR1、PRKAG3、PIT1)构建的猪常染色体雌、雄连锁图谱的长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常染色体的雌性连锁图谱的总长度为2625.9 cM,雄性连锁图谱的总长度为2259.7 cM,二者比率为1.16 :1;除了1号和14号染色体以外,其余染色体的雌性连锁图谱的长度均比雄性连锁图谱长。1、3、5、6、7、8、10、11、12、13、14、16、17、18号染色体的雌雄连锁图谱的长度差异极显著(P<0.01);9号染色体的雌雄连锁图谱的长度差异为显著(P<0.05);2、4、12、15号染色体的雌雄图谱的长度差异不显著。 Abstract: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ength of female- and male-linkage map, which was created with a reference pedigree based on a commercial porcine population and using 163 microsatellite markers as well as 3 type-I markers (RYR1, PRKAG3, PIT1), was statistic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length of female linkage map of autosomes is 2625.9 cM and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male linkage map is 2259.7 cM; the ratio between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female- and male-linkage maps is 1.16 :1; except for the chromosomes 1 and 14, the female linkage maps of the other chromosomes are longer than the male linkage map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ength of female- and male-linkage maps of chromosomes 1, 3,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6, 17 and 18 is very significant (P<0.01) and the difference of chromosome 9 is significant (P<0.05); 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ce on chromosomes 2, 4, 12 and 15.  相似文献   
662.
蚊虫搜寻吸血寄主和产卵行为的调节因子及相关嗅觉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永均  吴仲南 《昆虫学报》2007,50(10):1060-1069
嗅觉在蚊虫的吸血寄主搜寻、产卵和糖源搜寻行为中起决定作用,而在交配行为中的作用并不清楚。本文系统全面地综述了近20年来蚊虫化学生态学和嗅觉识别的分子机理的研究。蚊虫的触角、下颚须和口喙上的嗅觉感器感觉环境中释放的各种挥发性化合物。气味分子与嗅觉气味结合蛋白和气味受体的结合所启动的一系列生化反应产生神经动作电位。蚊虫嗅觉神经元编码气味中化合物的组成、浓度及其暂时瞬间的浓度变化和空间分布。吸血前后神经元的活性在数量和质量上有变化,反映了蚊虫在搜寻吸血寄主和产卵行为上的调节。在吸血寄主搜寻中,人体和动物释放的二氧化碳、乳酸以及其他气味协同引诱蚊虫向目标气味源定向飞行,最后找到吸血寄主。而成熟产卵雌蚊是利用产卵场所释放的腐烂气味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一些蚊虫卵、幼虫或蛹分泌的产卵信息素引诱和刺激雌蚊产卵,并与产卵生境气味起协同作用。植物气味尤其是花香味引诱蚊虫找到蜜源。驱避剂也是直接或间接通过嗅觉起作用,一些驱蚊剂由于阻断嗅觉反应而抑制蚊虫的定向飞行。从植物、动物或人体以及产卵场所释放的气味中有望找到有效的引诱和驱避化合物。对蚊虫嗅觉识别机理的认识将使我们开发出有效的蚊虫诱捕技术,进而应用于种群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663.
小木蠹蛾性行为和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的时辰节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桐  孟宪佐 《昆虫学报》2001,44(4):428-432
观察了小木蠹蛾Holcocerus insularis的性行为反应,并采用腺体提取、空气收集 、触角电位和田间试验等方法对雌蛾产生和释放性信息素的时辰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 该虫羽化24 h后性成熟,婚飞和交配活动主要在1:00~4:00,交配历时15~45 min;(2) 大部分雌蛾一生交配1~3次,雄蛾多数一生只交配1次,雌雄比为1∶0.89; (3) 雌蛾腺体提取物中性信息素含量同蛾龄有关,2日龄雌蛾腺体性信息素含量最高;(4) 雌蛾腺体中性信息素含量在1:00时最高,而性信息素释放高峰在2:30。  相似文献   
664.
通过对中华猕猴桃磨山4号、磨山5号、武植80-4、武植82-12、武植82-5等5个雄性株系的花期、花量、花粉生活力、花粉量的观察,并分析它们与武植3号、武植6号雌株授粉对果实性状的影响,证明磨山4号花期长(约20d),有效花粉量多,株型紧凑,授粉后果实经济性状优良,为中华猕猴桃的适配雄性株系。  相似文献   
665.
《生命世界》2005,(1):9-9
长有一身亮丽羽毛的雄性美国红尾鸲正在喂养它们的幼鸟。美国红尾鸲又叫圣诞鸟,每年秋季雄乌在哺育幼鸟的时候几乎达到一种忘我的“溺爱”程度。但是这种奉献对它们而言代价也非同一般。科学家发现,那些最繁忙的父亲们不得不推迟它们迁往南方的时间表,这使得它们很难在越冬地占领到一块好的个人领域。它们甚至不得不在迁徙的途中更换身上的羽毛,这就减少了羽毛中表示性感的红色素,  相似文献   
666.
研究选萃     
侯超 《昆虫知识》2007,44(5):619-620
两性问的生殖斗争可以促使许多生殖特性进化。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者们对于交配中雄性给与雌性的伤害所引发的性别对抗很感兴趣。研究者们发现豆象雄性生殖器的刺越多对雌性的伤害越大。雌性对于这种伤害采取的对策是增加交配管中结缔组织的量。两性间的这种性别对抗为两性的协同进化提供了证据。同时,研究者们证明,两性间性别对抗的失调影响生殖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667.
性别决定取决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近几年,在这一领域中,有一些主要的进展,发现了组织相容性Y一抗原(简称H—Y抗原)。它是由Y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编码的,存在于Y染色体短臂的靠着丝点部位,可以诱发未分化的生殖原基发育成雄性。很早以来就已得知,H—Y抗原是Y染色体的特异的决定抗原之一。  相似文献   
668.
大袋蛾性信息素分泌的时辰节律和内分泌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博光 《昆虫学报》1988,(3):236-242
本文报道用定量生测方法发现在成虫期短、无多次生殖循环、成虫不取食的鳞翅目昆虫中存在内分泌对性信息素的控制.大袋蛾Clania variegata雌虫的信息素腺体含量表现每日双峰的时辰节律.将雌虫饲养于两种光暗条件下,不同雌虫的峰期被错开,将恰在峰期前的雌虫中抽取的血淋巴注射于处于低含量期的雌虫中能诱导被注射的雌虫显著增加信息素的分泌.除头、摘除咽侧体或切断心侧体与咽侧体之间的神经均有效地消除信息素的分泌,但对摘除咽侧体的雌虫重植咽侧体却未能恢复其信息素的分泌.然而对低含量期的雌虫注射保幼激素类似物738,能诱导其显著增加信息索的分泌,而江射却未能恢复交配后雌虫的信息素分泌能力.根据本文结果讨论了Barth(1965)的假说.  相似文献   
669.
硬蜱盾窝腺释放性信息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莹 《昆虫学报》1992,35(2):148-153
用生物测定和对盾窝进行x-射线微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亚洲璃眼蜱雌蜱性信息素的释放与吸血和交配的关系.生物测定结果表明:雌蜱通过盾窝释放性信息素,有性活力动能的雄蜱有所反应,爬向雌蜱进行交配.雌蜱吸血后第1天,有反应的雄蜱数目显著增加;吸血后的第3—5天,有反应的雄蜱数目达到最高峰,交配后有反应雄蜱的数目明显下降.如果用指甲油封闭雌蜱盾窝,有反应的雄蜱数目显著减少.由于性信息素的有效成分为2,6-二氯酚,故用x-射线微区分析方法测定盾窝氯含量的变化,可以表明雌蜱性信息素的释放量,其结果与生物测定结果一致:未吸血的雌蜱台氯水平为0.62,吸血后第1—2天均增到5.87,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吸血后第3—5天含氯水平为10.23,达到最高峰,与吸血后第1—2天的相比,差异也很显著(p<0.001).与雄蜱交配后含氯不平又降至0.89,性信息素含量明显降低,与来吸血的雌蜱含量接近.  相似文献   
670.
杉木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小孢子囊发育的电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杉木雄性不育属“无花粉型”,败育从无孢原细胞到四分体时期,中层细胞增生,压迫小孢子母细胞,使之养分更加缺乏并引起减数分裂异常。其表皮层和药室内壁细胞中具大量蛋白体,影响了绒毡层对小孢子发育的外源蛋白的供应;表皮层具膜状溶酶体,引起淀粉粒缺乏和酶系统代谢异常;绒毡层发育后期,缺少包被小泡、乌氏体及绒毡层膜,内质同少、短而光滑,严重影响了绒毡层对小孢子母细胞或小孢子养分和合成细胞壁物质的供给;线粒体发育异常,能量代谢减弱,导致小孢子母细胞或小孢子一系列生理活动紊乱及其原生质体解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