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1篇
  37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何月秋  池树友  杜永均 《昆虫学报》2015,58(10):1081-1090
【目的】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国黄杨绢野Diaphania perspectalis 的雌蛾性信息素组成及诱蛾活性。【方法】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黄杨绢野螟正常型性成熟雌蛾的性腺体提取物和合成标样比较分析,并用反-11-十六碳烯醛(E11-16:Ald) 、顺-11-十六碳烯醛(Z-11-16:Ald)、顺-9-十六碳烯醛(Z-9-16:Ald)、顺-11-十六碳烯醇(Z-11-16:OH)等物质进行触角的电生理测定,最后开展田间诱集比较试验以筛选出最佳性信息素混合物。【结果】Z-11-16:Ald为中国黄杨绢野螟正常型性信息素主要组分,E-11-16:Ald的含量极低,Z-11-16:OH未检测到。正常型雄性黄杨绢野螟触角对Z-11-16:Ald, E-11-16:Ald, Z-9-16:Ald和Z-11-16:OH产生强烈的EAG反应,并随着浓度的提高而显著增加;而对Z-11-16:Ac和E-11-16:Ac的嗅觉反应较弱,低于对植物绿叶气味顺3-己烯乙酸酯(Z-3-6:Ac)的反应。单一Z-1-16:Ald对正常型雄性黄杨绢野螟具有强烈的诱集效果,加入E-11-16:Ald有一定的增效作用,但在统计上则不显著。单一Z-11-16:Ald组分对黑化型雄性黄杨绢野螟无引诱活性,必需加入一定比例的E-11-16:Ald才显示诱蛾活性。Z-11-16:Ald:E-11-16:Ald的比例为250 μg:250 μg时诱集到的黑化型雄性黄杨绢野螟数量最多,而Z-11-16:Ald:E-11-16:Ald的比例为429 μg:71 μg时则诱集到的正常型雄性黄杨绢野螟数量最多。同时,单一Z-11-16:Ald也可引诱大量雄性粘虫Mythimna separata,但E-11-16:Ald抑制其活性。【结论】中国黄杨绢野螟的性信息素主成分是Z-11-16:Ald,单一组分即可在田间强烈引诱雄蛾,E-11-16:Ald的功能只起到微弱的增效作用,但也可能起种的专一性的作用。正常型与黑化型黄杨绢野螟对性信息素的嗅觉反应存在差异,黑化型黄杨绢野螟的性信息素接近日本种,即性信息素组成为Z-11-16:Ald和E-11-16:Ald 的混合物,其比例为1:1,且E-11-16:Ald为必需。  相似文献   
52.
调查了314例(男204例,女116例)彝族中学生的5项舌运动类型(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结果表明:1)彝族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出现率分别为:73.57%、8.28%、22.29%、72.93%、1.59%。5种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男女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畀;2)5项舌运动间相关性较小;3)尖舌基因与卷舌、翻舌基因均存在相关性,三叶舌与叠舌基因相关;4)聚类分析表明,彝族的舌运动类型与独龙族、布依族、仫佬族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53.
目的:对河北回族舌运动类型进行研究,为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资料。方法:调查前先向被调查者示范各种舌运动类型,并嘱咐其练习后进行调查。结果:得出了舌运动类型的统计结果:卷舌与非卷舌、翻舌与非翻舌群体中其他舌运动类型的出现频率。结论:河北沧州回族卷舌与非卷舌基因和翻、叠、尖3种舌运动类型基因间分别存在相互作用关系,翻舌基因分别与叠、尖舌基因间均不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54.
描述了自华西南发现的毛茛科翠雀属5新种,拟毛翠雀花,朗县翠雀花,灰花翠雀花,五花翠雀花和细距翠雀花,并给出其等与近缘种的区别特征。  相似文献   
55.
从直距翟雀花(Delhinium orthocentrun Franch.)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3个降二萜生物碱,通过NMR,MS等波谱分析将其结构鉴定为7,10-二羟基8,1、4,16三甲氧基19,20-二去氢乌头烷(7β,8β,14α,16β)(1),20-乙基-2,3-二去氢-6,10二羟基-7,8-二氧亚甲菜-1,14,16-三甲氧基乌头烷(1α,6β,14α,16β)(2)和翼北  相似文献   
56.
新疆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软舌螺口盖和口盖状化石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钱逸  尹恭正  肖兵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0,17(4):404-415,T013,T015
文中系统描述了新疆乌什-阿克苏地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软舌螺口盖和口盖状化石5属7种,其中包括2新属3新种。Xystritheca的口盖具有复杂的锁骨构造,Pachytheca的口盖有明显的背腹扇面之分,它们与具口唇的软舌螺Microcornus共生。这些演化上较高级的软舌螺与原牙形类Jiangshanodus,Gapparodus,Amphigeisina;假牙形类Rhombocorniculum  相似文献   
57.
兴安盟3个民族5种舌运动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人类舌头的一些特殊运动类型(如卷舌、叠舌)是人类群体遗传学的重要指标。国外学者在该方面的研究较早较多[1—3],国内学者近年也已开始涉足该领域[4—6]。本文首次对我国内蒙古兴安盟的3个民族的5种舌运动类型进行调查研究,以探讨其分布频率及特征间相关联系。1 对象与方法于1998年9月测试人员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当地中学进行了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的调查,共获有效资料1852例。受试者身体健康,无残疾,11—20岁,其父母均为同一民族。调查遵照学术界公认的方法进行。2 结果与讨论21 各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比较3个民族5种…  相似文献   
58.
以斑叶红雀珊瑚叶片为外植体,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 20d 后产生浅黄绿色愈伤组织;转入幼芽分化培养基中 20~25d 后逐渐产生幼芽;外植体直接接入幼芽分化培养基培养 30d 后,可从外植体表面产生绿色幼芽。所产生的幼芽转至生根培养基上可长根,并发育成完整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59.
贵州台江中寒武世的一些软舌螺化石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该文的软舌螺标本采自贵州省台江县八郎村中寒武世地层,计有Haplophrentis?reesei,H.?carinatus,Hyolithes?cf.idahoensis,H.?cf.cariniferus,H.?sp.,Cambrovitus balangensis gen.sp.nov.,Notabititidae gen.et sp.uncertain.。其层位位于梅树村动物群和澄江动物群之上。地层时代与北美布吉斯页岩的时代相当,两地的软舌螺可直接对比。更为可贵的是在方Haplophrentis?carinatus的腹内视标本中发现了直肠和伸缩肌软体印痕。  相似文献   
60.
中国西藏兰科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喜龙  李剑武  王程旺  金效华 《广西植物》2018,38(11):1440-1445
中国西藏东南地区位于东喜马拉雅和印缅的交接处,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尤其是位于该地区的墨脱,由于巨大的海拔高差,使该地区的植被类型呈显著的垂直地带性,且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结构复杂。该文报道了西藏野生兰科植物新记录属3个,即线柱兰属(Zeuxine)、爬兰属(Herpysma)和槽舌兰属(Holcoglossum);新记录种27个,即白肋线柱兰(Zeuxine goodyeroides)、爬兰(Herpysma longicaulis)、小花槽舌兰(Holcoglossum himalaicum)、西南齿唇兰(Anoectochilus elwesii)、窄唇蜘蛛兰(Arachnis labrosa)、短足石豆兰(Bulbophyllum stenobulbon)、尖角卷瓣兰(B. forrestii)、南方虾脊兰(Calanthe lyroglossa)、泰国牛角兰(Ceratostylis siamensis)、金唇兰(Chrysoglossum ornatum)、格力贝母兰(Coelogyne griffithii)、云南贝母兰(C. assamica)、斑舌兰(Cymbidium tigrinum)、梳唇石斛(Dendrobium strongylanthum)、狭叶金石斛((D. angustifolium)、厚唇兰(D. mariae)、粗茎苹兰(Pinalia amica)、垂叶斑叶兰(Goodyera pendula)、绿花斑叶兰(G. viridiflora)、狭叶羊耳蒜(Liparis perpusilla)、小花羊耳蒜(L. platyrachis)、三裂羊耳蒜(L. mannii)、镰叶鸢尾兰(Oberonia falcata)、阔瓣鸢尾兰(O. latipetala)、凹唇石仙桃(Pholidota convallariae)、大苞兰(Sunipia scariosa)、滇南矮柱兰(Thelasis khasiana)。这些植物新资料的发现,对于丰富西藏植物种类以及对该地区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