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4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252篇 |
专业分类
6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脉孢菌生物钟体系,研究了色噪音对其进行诱导所产生的日夜节律振荡信号及其内信号随机共振的行为.结果表明,色噪音的相关时间对该体系内信号随机共振的强弱起较大的影响作用.当无外信号存在时,色噪音的相关时间对体系内信号随机共振强度起抑制的作用,且随相关时间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当外信号加到体系中时,由于相关时间和外信号的协同作用,相关时间不仅对其内信号随机共振强度起抑制的作用,而且还影响内信号随机共振峰的数目,即随相关时间的增大,可使单峰随机共振变为随机双共振.存在最佳的外信号频率使体系的内信号随机共振强度得到最大的增强,而其他频率的外信号却起抑制作用.色内噪音和色外噪音相比,前者对该体系进行诱导所得的内信号随机共振强度比后者的更强,而且体系对前者更敏感.另外,存在极限的噪音强度使白噪音和色噪音对该体系内信号随机共振的影响差异得以消失.所得结果可为治疗生物钟紊乱综合症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可更好地理解其他节奏机理,如心脏搏动节奏、呼吸节奏以及荷尔蒙水平的波动节奏等. 相似文献
12.
利用15肽随机肽库确定抗TNF单抗表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抗TNF的T5单抗作为筛选配基,对经DNA碱基组成分析证明具有良好随机性的15肽库进行亲和筛选.经过三轮筛选后,以硝酸纤维素膜斑点印迹法观察到良好的富集效果.由第三轮挑选出的31个克隆进行DNA测序,结果推出的优势克隆的短肽为CYRRPAGGLPGICSA等,竞争性ELISA实验证明带有以上短肽的噬菌体与TNF能竞争性地与T5单抗结合.该多肽可能是T5单抗所识别的模拟表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证明DNA双链断裂(DSB)片段分布与DNA序列有关的假设,采用32keV/μm的^12C^6 离子和45ke V/μm的^13C^6 离子分别辐照pUCl8质粒,结合限制性内切酶处理,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DNA断裂和片段分布。结果表明,除了由一个DSB导致的线性DNA带外,还出现了一条新的、小分子量线性DNA带;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后,有另一条线性DNA带产生。证明重离子辐照诱导的DSB是非随机分布的,DNA分子上存在对电离辐射相对敏感的位点。 相似文献
14.
利用C分带、基因组原位杂交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对12份巨穗小麦种质材料中的外源遗传物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2份材料染色体数均为42,其中5份材料均具有一对小麦-黑麦(Triticum aestivum-Secalecereal)1BL/1RS易位染色体和一对中间偃麦草(Agropyron intermedium Garten)染色体、3份材料只具有一对中间偃麦草染色体、3份材料只具一对1BL/1RS染色体、1份材料无1BL/1RS和中间偃麦草染色体.进一步细胞学分析表明,此中间偃麦草染色体代换了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中的2D染色体,因其良好的同源补偿性,表示为2Ai.同时对2Ai在巨穗小麦种质中存在的遗传学意义及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菠萝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菠萝基因扩增的 SRAP 反应体系.方法:用改良 CTAB 法提取菠萝 DNA,对扩增结果影响重要的反应组分 Taq 酶、Mg2 、随机引物及 dNTPs 进行单因素体系优化,以确定最佳菠萝 SRA P反应体系.结果:用这种方法建立的菠萝SRAP 反应体系为:20μL 反应体系中含1×PCR buffer,2.5mmol/L Mg2 、1.2U TaqDNA 聚合酶、0.2mmol/L dNTPs、0.3umol/L随机引物、20ng DNA 模板.结论:用引物Me4-Em4 组合对供试菠萝 19 个品种进行扩增,结果扩增条带清晰、丰富、重复性好,此 SRAP反应体系适合菠萝基因型扩增. 相似文献
16.
17.
18.
基于随机效应的兴安落叶松材积生长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大青川林场80株人工兴安落叶松解析木数据和Logistic生长模型,分别考虑单木效应和样地效应,利用S-PLUS软件中的NLME过程拟合非线性材积生长模型,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对数似然值和似然比检验等模型评价指标对不同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考虑单木效应影响时,b1、b2、b3(分别代表Logistic模型中的渐进、尺度和形状的随机参数)同时作为随机参数时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当考虑样地效应影响时,b1作为随机参数时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基于单木效应和样地效应的混合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于基本模型(Logistic生长模型),考虑单木效应影响的混合模型的精度高于考虑样地效应影响的模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随机效应模型不但能反映单木材积的总体平均变化趋势,还能反映个体之间的差异;随机效应模型通过校正随机参数值能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
免疫细胞浸润对癌症的诊断与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文中收集TCGA数据库已收录的非小细胞肺癌肿瘤与正常组织基因表达数据,利用CIBERSORT工具得到22种免疫细胞占比来评估免疫细胞浸润情况。以22种免疫细胞占比为特征,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了非小细胞肺癌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分类模型,其中随机森林方法构建的模型分类效果AUC=0.987、敏感性0.98及特异性0.84。并且用随机森林方法构建的肺腺癌和肺鳞癌肿瘤组织分类模型效果AUC=0.827、敏感性0.75及特异性0.77。用LASSO回归筛选22种免疫细胞特征,保留8种强相关特征组成的免疫细胞评分结合临床特征构建了非小细胞肺癌预后模型。经评估及验证,预后模型C-index=0.71并且3年和5年的校准曲线拟合良好,可以对预后风险度进行准确预测。本研究基于免疫细胞浸润所构建的分类模型与预后模型,旨在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与预后研究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