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肿瘤细胞,存在着一系列的代谢功能失调,例如糖酵解、谷氨酰胺代谢以及脂质合成增强,而这些代谢改变与肿瘤的致病性密切相关。以往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内脂质的合成增多,对维持肿瘤细胞的增殖、肿瘤生长有重要作用。然而储存的脂质  相似文献   
122.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periostin蛋白、肌钙蛋白(troponin I,cTnI)、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pe ptide,BNP)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室壁应力(mean wall stress,MWS)的相关性及其对扩张性心肌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89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和同期体检79例健康者作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均检测血浆periostin蛋白、cTnI、BNP水平以及MWS变化。随访患者出院一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并探讨其临床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浆periostin蛋白、cTnI、BNP以及MW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periostin蛋白、cTnI、BNP水平与MWS均为正相关(r=0.619,0.428,0.665;P<0.05);预后良好患者血浆periostin蛋白、cTnI、BNP以及MWS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患者(P<0.05);ROC曲线显示,分别用血浆periostin蛋白、cTnI、BNP、MWS评估患者预后AUC相应值为0.973、0.702、0.803、0.802,血浆periostin蛋白、cTnI、BNP分别联合MWS评估患者预后相应的AUC值为0.984、0.810、0.857。结论: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血浆periostin蛋白、cTnI及BNP水平与MWS及疾病预后相关,血浆periostin蛋白、cTnI及BNP分别联合MWS对疾病预后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23.
降雨是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降雨侵蚀力通常用降雨动能和一段时间的最大雨强的乘积表示,简化的计算也可用日降雨量估算。本文选取昆-曼国际大通道滇南段旷地4个气象站(勐腊、勐仑、景洪、思茅)以及1个人工林(橡胶林)和1个热带季节雨林的日降雨量资料,计算了降雨侵蚀力以及随季节变化的规律,比较了森林破坏对降雨侵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昆-曼国际大通道滇南段旷地的降雨侵蚀力干季均较小,雨季逐渐增大,在7、8月达最大;旷地的降雨侵蚀力明显大于橡胶林和热带季节雨林,其差值在干季较小,雨季显著;旷地的年降雨侵蚀力可达到橡胶林的1.8倍以上,是热带季节雨林的2.3倍以上;而月降雨侵蚀力差异最大可达6~7倍;此外橡胶林和热带季节雨林降雨侵蚀力干季相差不大,而雨季橡胶林降雨侵蚀力明显大于热带季节雨林。说明了水土保持效果橡胶林和热带季节雨林比旷地要好,而热带季节雨林的效果要比橡胶林好;森林破坏将极大地增加降雨侵蚀力,加速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24.
"基因打靶"是利用同源重组的基本原理定向改变目标基因,并使其活性改变或者丧失的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给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近年来,对一种模式藓类植物--小立碗藓的深入研究,发展出了植物高效"基因打靶"的实验系统,对植物基因功能研究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对小立碗藓基因打靶的优点、研究历史、遗传学原理及载体类型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5.
遗传物质——DNA的异常及其对基因功能和表达的影响是癌症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DNA甲基化的异常能够导致基因的异常调节和遗传信息的改变。对肿瘤细胞基因组的分析发现.CpG位点的后生遗传改变是肿瘤的普遍现象。DNA甲基化系统的失常可能在癌症早期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6.
研究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反应对运动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采用SD乳鼠脊髓器官型培养,分为单纯培养液组和不同浓度LPS组,应用免疫组化、酶活性测定、电镜等技术衡量神经元损伤程度.对LPS组分别给予细胞内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和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观察运动神经元数量和形态变化.结果显示LPS可以引起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运动神经元数量减少和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含量增高,运动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明显,中间神经元损伤相对较轻.运动神经元缺乏钙网膜蛋白表达,而BAPTA-AM减轻运动神经元损伤,提示钙离子缓冲能力较低是其较易受损的原因之一.LPS可以引起NADPH氧化酶活性增高,而apocynin对LPS引起的运动神经元丢失有保护作用,说明NADPH氧化酶在炎症介导的运动神经元损伤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7.
汉坦病毒是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型肺炎综合征(HPS)的主要病原体.其基因组由三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组成,即S、M与L基因片段.汉坦病毒基因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每个基因片段的两个末端都有一段长18个核苷酸的高度保守的反向重复序列,互补可形成双链发夹结构,并且这一特点为不同型病毒所共有.为了研究该基因组末端保守的反向重复序列的功能,首先构建了汉坦病毒中国疫苗株Z10(汉滩型)及Z37(汉城型)的核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经NI-NAT亲和柱和HiPrep16/10 DEAE离子交换柱液相色谱(FPLC)二步提纯,获得高纯度的重组核蛋白,并分别以胰蛋白酶消化后,用Western blotting进行区分和鉴定.以T4 DNA激酶同位素标记一对人工合成互补的18个核苷酸反向重复序列,制备双链探针.然后将该探针与纯化的Z10、Z37株的核蛋白NP进行非变性凝胶电泳迁移改变实验(EMSA)后发现,重组的Z10、Z37株的核蛋白NP,在体外均可特异地结合其基因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形成的双链探针.该结果表明,汉坦病毒基因组末端的反向重复序列是核蛋白重要结合位点,这对理解汉坦病毒核蛋白功能以及病毒复制过程中病毒粒子的包装机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8.
有尾两栖类的繁殖活动常常受到环境因子,特别是如温度、湿度和降雨等气候因子的限制。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是适应云南山地环境的典型有尾两栖类动物。本研究期望通过对繁殖期红瘰疣螈活动个体数量的野外调查和气候因子的分析,弄清影响红瘰疣螈繁殖行为活动的关键气候因子。研究结果显示,繁殖期红瘰疣螈活动个体数量与气温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空气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然而偏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则表明,红瘰疣螈繁殖行为活动与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关系更密切。红瘰疣螈总是在降雨后引起空气湿度增加以及气温下降时进行各种繁殖行为活动,降雨是影响红瘰疣螈繁殖行为活动关键的气候因子。红瘰疣螈的繁殖行为活动与降雨节律保持一致是对云南山地环境的重要适应。  相似文献   
129.
本研究采用小鼠腹腔注射法CdCl2[1 mg/(kg·d)]和不同剂量的CAPE,处理7d构建镉染毒小鼠模型,利用光镜技术直观的反映镉致心脏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并测定NO含量及金属螯合实验探讨CAPE对镉致损伤的保护机制.结果显示,镉的毒性作用能够引起损伤组心脏空泡增多,炎症细胞侵润及心肌细胞肿胀,而CAPE能够减少空泡的形成及心肌细胞肿胀等;另外,CAPE能够剂量依赖的螯合Fe2+,主要与其结构中邻苯二酚结构有关.结果表明,镉能够通过抑制NO的释放,改变心肌细胞的正常形态,损伤其正常的机能,而CAPE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螯合金属离子,起到类似金属硫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0.
土壤酶主要由植物根系和微生物分泌产生, 参与有机质降解和元素循环等重要过程。研究降水量变化和氮(N)添加下土壤酶活性及其与植物群落组成以及微生物活动间的联系, 可为深入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植被-土壤系统中元素的循环与转化机制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基于2017年在宁夏荒漠草原设立的降水量变化(减少50%、减少30%、对照、增加30%以及增加50%)和N添加(0和5 g·m-2·a-1)的野外试验, 研究了2018-2019年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分析了其与植物群落组成、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 与减少降水量相比, 增加降水量对3种酶活性的影响较大, 但其效应与N添加以及年份存在交互作用。2018年增加降水量对3种酶活性的影响缺乏明显的规律性。2019年增加降水量不同程度地提高了3种酶活性。N添加对3种酶活性影响较小(尤其2019年); 草木樨状黄耆(Astragalus melilotoides)生物量与脲酶和磷酸酶活性负相关。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生物量与3种酶活性正相关。除Patrick丰富度指数外, 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普遍与3种酶活性负相关; 对酶活性影响较大的因子包括土壤pH、土壤全磷(P)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C):N:P。因此, 短期内降水量变化及N添加对荒漠草原土壤酶的影响较小(尤其在减少降水量条件下); 降水量增加及N添加通过提高植物生物量、改变植物多样性、调节微生物生物量元素平衡以及增强土壤P有效性, 直接影响着土壤酶活性。鉴于土壤酶种类的多样化和功能的复杂性, 今后还需结合多种酶活性的长期变化规律, 深入分析全球变化对酶活性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