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罗伶书  王一佩  杜盛 《生态学报》2023,43(14):5916-5925
降雨是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水分的最主要来源。为探明降雨减少对黄土高原半湿润区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搭设透光遮雨板将部分穿透雨导流至样地外,实施了4年减少总降雨输入约47%的处理,测定了在不同降雨条件下林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分析了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对降雨减少的响应。结果表明:减雨处理4年后(1)处理样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均低于对照样地,全氮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2)对照样地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差异不显著,减雨处理样地非生长季的细菌均匀度显著低于处理样地生长季和对照样地非生长季(P<0.05);降雨减少对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P<0.05),降雨减少显著降低了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提高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的相对丰度(P<0.05)。(3)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与部分细菌相对丰度显著相关,土壤...  相似文献   
112.
岷江上游亚高山川滇高山栎林的降雨再分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2007年6-9月岷江上游地区的气象数据,采用定位研究方法对该区川滇高山栎林的降雨再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林外总降雨量486.7 mm,林内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和林冠截留量分别占总降雨量的82.6%、0.9%和16.5%;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与降雨量均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n=49),穿透雨率和树干茎流率与降雨量的关系可用非线性曲线表示;当林外降雨量>3.2 mm时开始出现树干茎流,且树干茎流量(L)与树干基面积(cm2)呈明显的指数关系(R2=0.623).林冠截留率随降雨量(mm)的增加呈双曲线递减;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降雨持续时间、降雨强度、降雨时空气相对湿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n=49),而与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n=49).  相似文献   
113.
研究了套袋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类型果袋内温、湿度的变化以及果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袋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呈负相关,一天中袋内温度从9:00开始迅速升高,最高温度在春秋季一般出现在13:00-14:00,盛夏一般出现在13:00-17:00,最低温度出现在5:00前后,最高湿度出现在6:00前后.不同类型的果袋温、湿度变化不同,特别在高温和阴雨天差异明显,最高温度表现为双层袋》单层袋,而最高湿度表现为单层袋》双层袋.高温往往伴随极度干燥,当袋内温度超过35 ℃时,微域湿度一般低于40%.套袋对苹果果实品质有重要影响,果实外观品质以双层袋较好、单层袋较差;而双层袋中又以XL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4.
土壤翻耕影响坡地磷流失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以黄绵土为试验材料,通过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翻耕与压实(分别代表大田条件下土壤翻耕与免耕两种休闲方式)条件下坡地土壤中不同形态P的流失特征。结果表明,翻耕条件下,由于坡面产流产沙量增加,流失径流中溶解态磷(DP)、泥沙浸提态磷(SEP)以及泥沙全磷(STP)的含量与流失量均明显增加,增幅达10倍以上,P的流失形态以泥沙结合态为主,压实条件下,DP/生物有效磷(BAP)与BAP/径流总磷(TP)比率分别为15%和2.4%;而翻耕条件下DP/BAP与BAP/TP比率分别为12%和2.6%,在黄土高原地区实行免耕或者夏季留茬休闲,可有效降低坡地土壤与养分的流失量,有效遏制土壤退化,对于保护下游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5.
根据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主要水文特点,选择通用性较强的水文过程模式,构建高山峡谷地区森林流域分布式降雨-径流过程模型,避免过多复杂的区域性模型参数率定,保证模型在相似地区的可移植性;并选择杂谷脑水文站上游地区进行降雨-径流过程模拟,得到1999年和2000年模拟时段长度为1000 h的两个径流过程,对模拟与实测的径流过程、累积径流量、洪峰流量与峰现时间等进行比较,其拟合效果较好.该模型结构简单,引入的经验参数较少,可推广应用到其它尺度流域.  相似文献   
116.
岷江上游两种生态系统降雨分配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被的降雨分配作用对理解生态系统的水文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对四川岷江上游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针叶林和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灌丛两种生态系统的降雨分配及降雨截留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植被分配降雨及截留降雨的影响机制和影响因素。文中采用定位观测的方法研究降雨分配。针叶林中冠层降雨截留占33.33%,树干茎流占0.07%,穿透雨占66.60%;而灌丛的冠层截留降雨为24.95%,穿透雨为75.05%;针叶林地被物的蓄留水能力(1.746 mm)要大于灌丛地被物的持水能力(0.941 mm);针叶林土壤的容积含水率(39.66%)也要高于灌丛土壤的容积含水率(38.19%);两种生态系统中的穿透雨率与降雨量的关系均可用逻辑斯谛方程较好地模拟。文中还选取了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持续时间、两次降雨的间隔时间和次降雨期间的气温等5种因子分析影响两种生态系统降雨截留的主要因素。根据截留降雨与上述5种因子的偏相关分析结果:针叶林冠层的降雨截留主要受降雨量、降雨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的影响;灌丛的降雨截留主要受降雨量、气温与降雨持续时间的影响。文中从当地的降雨特征与两种生态系统微气候差异的角度分析了两种生态系统降雨分配及降雨截留影响因素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7.
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古尔班通古特南缘荒漠地区的降水与地下水位发生显著改变,这些改变必然导致荒漠植物用水策略的适应性变化。本实验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原始沙漠中建群种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为研究对象,从种子萌发起,对气象因子、梭梭地上高度、地下根系深度、生物量等进行了连续监测,直至梭梭完成定居,以期探明梭梭定居过程中的个体形态调整特征。结果表明:在遭遇干旱时,梭梭以同化枝凋落的形态调节方式有效地维持了根系供水与地上部分需水之间的平衡,保证了存活同化器官的光合能力;同时,梭梭以牺牲地上部分生长为代价将更多的光合产物转向根系,使得根系能够获得更多的水分保证其生长、生存。  相似文献   
118.
城市区域绿色屋顶普及对水量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绿色屋顶是城市降雨径流管理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解绿色屋顶普及对城市流域降雨径流量和径流水质的影响,本文以重庆大学虎溪流域为研究载体,评估了绿色屋顶规模化应用与流域降雨产流和径流水质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 在城市流域进行屋面绿化有助于消减降雨径流以及产污负荷,且屋顶绿化规模和空间分布情景影响降雨径流水质.在屋顶占城市区域总面积的比例为25%、降雨持续时间15 min、降雨强度14.8 mm·h-1的条件下,当区域内屋顶全部绿化时,峰值降雨径流降低5.3%,降雨径流总量降低31%;总悬浮物(TSS)、总磷(TP)、总氮(TN)的污染负荷分别降低40.0%、31.6%、29.8%,峰值浓度分别降低21.0%、16.0%、-12.2%,平均浓度分别降低13.1%、0.9%、-1.7%;随屋顶绿化率的增加,TSS、TP浓度消减率有所提高,而TN浓度消减率则呈降低趋势,靠近流域总出水口进行屋面绿化,更有利于径流水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9.
用手机网络信号监测天气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称意  陈德亮  董文杰 《生态学报》2006,26(9):3156-3157
手机是人们现代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通讯联络手段之一.用手机网络信号可以来监测天气状况.手机微波通讯专家和气象专家的联合研究发现:数字频段通讯微波返回信号的衰减强烈地受近地面雨滴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数字频段通讯微波返回信号的衰减可获得地面降水的高空间分辨率即时监测资料.研究表明:利用通讯信号衰减测得的降雨值与传统雨量筒的观测值非常接近,精确度要明显高于雷达观测的结果;并且可以大大弥补传统雨量筒监测的布设站点数量少、空间分辨率低的不足.对强降雨和洪涝的高空间分辨率实时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现在科学工作者已研制出了用手机网络信号监测降雨的专利产品.深信用手机网络信号监测降雨是人类对降水观测的又一次重大技术进步,必将对高空间分辨率的精细降雨预报产生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0.
厦门城市降雨径流氮、磷污染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厦门岛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代表性样点的降雨径流水样,研究了厦门城市降雨径流中氮、磷浓度及输出特征。结果表明,来源不同的城市降雨径流中氮、磷浓度差异较大,溶解态总氮、硝态氮、氨态氮与总磷的含量分别为1.96~6.77、0.62~4.89、0.35~1.18和0.04~0.66 mg.L-1。降雨过程中氮、磷浓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氮浓度波动较大,磷相对稳定。城市降雨径流氮、磷污染受降雨强度、车流量等多种因素影响。城市道路、商住区及工业区径流中氮、磷浓度较高,是城市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对这些区域应重点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