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1篇 |
免费 | 45篇 |
国内免费 | 55篇 |
专业分类
8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38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微量筛选模型考察48种中药提取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采用不同极性溶剂对中药材进行提取,采用微量筛选模型对不同浓度提取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进行考察,并采用Origin8.0计算其IC50值。结果表明,几种中药材的不同极性溶剂(水、80%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物有不同程度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黄柏、元胡的80%乙醇提取物,丹参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制率较高。当上述提取物在实验体系中的终浓度为76.92 mg/L时,抑制率分别为66.72±0.02%、52.67±0.04%、46.84±0.03%,其IC50值分别为295.12、229.09、1202.26 mg/L。本研究结果为从中草药中快速筛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提供了方法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2.
目前全球面临耐药形势严峻的挑战,更迫切寻找新的结构和新的作用机制的药物。许多中药具有抑菌或潜在抗感染作用,本研究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中药有效成分及单体抗菌的生物活性及机制方面作一综述,为中药单体在抗感染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加快中药单体抗感染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对小鼠抗体激发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经卵核蛋白免疫过的小鼠随机分A、B两组,分别灌服地黄饮子和葡萄糖,1次/d,每次0.5mL只,连续7d后,加强免疫,再经7d,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相应抗体生成水平。结果:与葡萄糖组比较,地黄饮子组小鼠抗体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地黄饮子有可能促进小鼠抗体激发水平和免疫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4.
中药现代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中药现代化的任务是对当代药物学家的挑战.中药现代化的目标、方法尚无统一的认识.吴凤锷在1989年就提出了中药现代化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设想已被一些药物学家所认可,并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通过多年的思索,对中药现代化的理论依据进行了研究,认为:(1)中药疗效是针对生药而言,即针对多种成分的结合疗效.(2)中药的多种成分特别适合于老年性多种慢性并发症的治疗.(3)中药的安全性是由于多成分、所含各成分相对剂量低的原因.(4)中药的个体针对性强,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5)中药服用后进入人体的代谢过程不同于西药,对消化道中菌群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6)中药既含有蛋白质、微量元素等功能性营养成分,又含有生物碱、黄酮等药物成分,本质上处于西药与食品之间.由于传统中药有以上特点,故中药的现代化必须保持这些特点.最好的方法就是作者所提出的用单方成药代替生药的方法.从现状看,这一方法既有理论依据,在技术上又是可行的.符合中医的传统理论及中草药的特点. 相似文献
55.
中药764—3对内毒素所致离体大鼠灌流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观察了大肠杆菌内毒素对大鼠离体灌流肺的氧化性损伤作用,并探讨了中药764-3对该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单纯离体灌流肺给予内毒素刺激未能引起肺动脉升高,这与在体情况下的反应不同。内毒素组的肺泡灌洗液中蛋白质含量和肺组织湿干重比值分别比其它组为高(P<0.05),该组肺组织匀浆和肺泡灌洗液中丙二醛(MDA)含量也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中药764-3能够显著地减轻肺水肿(P<0.05) 相似文献
56.
中药903口服液经药效学研究,表明该制剂具有良好的扶植正常菌群,调整微生态平衡,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对中药903口服液进行长期毒性实验研究结果证实,三种不同剂量组大白鼠给药前后的体重,血常规,主要脏器重量,肝、肾功能均无显著性差异。对40例大鼠11种脏器病理检查均未见药物损伤性病变。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中药麝香胶囊对小鼠实验性肿瘤的疗效。方法昆明小鼠分别接种艾氏腹水癌、S-180、肝癌细胞株(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三种癌细胞株,接种24h后开始给予中药麝香胶囊,每日1次,共10d。分高、中、低三个剂量给药(4、2、1g/kg以主药麝香药量计)。阳性对照以天仙丸胶囊(1g/kg)一次性灌服。阴性对照组以同体积生理盐水灌服。接种实体瘤动物于第10天处死,称瘤重,计算抑瘤率;接种腹水瘤动物,观察存活时间,计算生命延长率。结果中药麝香胶囊对实体癌有一定的抑瘤作用,但未达到药典规定的抑瘤率30%的要求;对腹水癌也有一定的抑瘤作用,但也未达到药典规定生命延长率50%的要求;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中药麝香胶囊抑瘤作用不明显,其配方及剂型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改进。 相似文献
58.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博物馆数字化的普遍应用,馆藏文物及标本的保护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同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将中药馆藏及展陈标本数字化成果应用到中医药科普实践中,激发了大众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地推动了中医药文化的普及。该研究以重庆市中药博物馆运用数字化开展中药科普为例,阐述了中药博物馆如何利用数字化创新中药科普工作,探讨了中药博物馆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方向和数字化建设成果的科普应用方式以及中医药科普的后续方向,对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及扩大中药文化的普及力与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认为只有不断应用科技手段,逐步推动中药博物馆数字化、网络化,让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真正实现中药资源网络共享,才能促使中药博物馆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科普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