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81.
中国660种陆生植物叶片8种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秦海  李俊祥  高三平  李铖  李蓉  沈兴华 《生态学报》2010,30(5):1247-1257
对全国范围内120个样点660种陆生植物共1781个植物样本的叶片S、K、Na、Fe、Ca、SiO2、Al、Mn含量特征进行了研究。各元素的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KCaSiO2NaSAlFeMn,总体上属于KCa型。与世界陆生植物平均元素含量相比较,我国植物叶片Na的含量偏高。除Ca在草本植物中的含量低于木本植物外,为满足快速生长的需要,S、K、Na、Fe、Ca、SiO2的含量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落叶植物常绿植物、阔叶植物针叶植物,而Mn的含量在这些功能组却刚好相反,Al的含量变化不大。S、K、SiO2在针叶林中的含量最低,S、Na、Fe在荒漠植物中的含量最高。Ca与SiO2、Al,以及Mn与除Al之外的其他6种元素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除此之外,植物元素含量间的相关关系都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植物叶片元素含量与植物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相关分析表明,S、K、Na、Fe、Ca、SiO2含量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Al、Mn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S、K、Na、Fe、SiO2、Al随经度的增加而减少,Mn随经度的增加而增加,而Ca与经度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82.
红树林里蟹类众多,最具经济价值的要数锯缘青蟹了。大海茫茫,风波难测,强敌林立,而红树林能给它们提供丰富的食物,躲避逆境和捕食者的栖息地,因此红树林是它们最钟爱的家园。  相似文献   
83.
应用抗体捕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贝类甲型肝炎病毒污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秋红 《病毒学报》1996,12(2):123-128
污染水体中生长的贝类是传播甲型肝炎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一种抗体捕捉后进行PCR扩增来检测贝肉中甲肝病毒的方法,贝肉中HAV的浓集回收采用洗脱一沉淀法并加以改进,用脊髓灰质炎病毒作为指示病毒,经二次沉淀后病毒的回收率为26%,30克贝肉中的病毒浓集回收在1.0 ̄1.5ml上清液中。  相似文献   
84.
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藻华问题依旧是当前世界共同面对的难题,其中植物释放化感物质应对藻华是高效低耗的手段,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青睐.综述了不同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生长影响,总结了抑制铜绿微囊藻的植物种类、研究方法、化感作用效果以及化感作用机理,归纳了各种植物的化感作...  相似文献   
85.
青蛤形态学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蛤是帘蛤科中分布较广的一种埋栖双壳贝类。壳近圆形,两侧近等,无小月面,有外韧带,主齿三枚,前闭壳肌痕呈半月形,后闭壳肌痕呈椭圆形。肌肉系统由闭壳肌、足伸缩肌、外套膜肌、水管肌、足肌等组成;消化系统分为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盲囊呈绿色,为主要的消化腺体;鳃是青蛤主要呼吸器官,同时,外套膜也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循环系统为开管式,具后动脉球,血液中含有血清蛋白而使之成为无色液体;排泄系统由肾脏和围心腔腺组成;青蛤是雌雄异体,生殖期间,精巢为乳白至乳黄色,卵巢为粉红色;系统比较简单,具有三对神经节。  相似文献   
86.
贝类中人源诺如病毒污染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源诺如病毒是全球引起人急性胃肠炎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牡蛎、贻贝等贝类消化腺组织中含有诺如病毒受体类似物,可从污染水体中富集高浓度病毒,因此,生食或食用加工不当的受污染贝类极易造成诺如病毒感染。污染贝类的净化处理技术已成为诺如病毒防控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例如消杀试剂、臭氧处理工艺、新型非热消杀技术以及最近报道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益生菌等。诺如病毒活性检测对确定贝类中的病毒污染水平和评价消杀技术效果有重要作用,只有完整和具有感染力的病毒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本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对诺如病毒活性鉴定方法、贝类产品消杀技术以及贝类养殖净化工艺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完善食源性病毒防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黔西南中三叠统 koninckinids 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儒林 《古生物学报》1993,32(2):232-249
首次描述了贵州西南部中三叠统koninckinids(康尼克贝类)3属6种,根据腕螺的支持构造类型将背内腕螺初带横伸,由腕锁,腕棒支持,与主基连接的类群归Koninckinidae;将腕螺初带横伸,缺失腕锁,螺带主层直接与铰板连接,螺带主层与副层分离,形成双重腕螺的贝体,且与Koninc-kinidae的腕螺支持类型明显不同的,建立新亚科Amphiclininae subfamily nov..腕螺初带向主突起基斜伸,与主突起基部延长部分连接,支持腕螺的类群,暂归扭月贝目根据贝体特征,认为背内具粗大圆锥状腕螺的Koninckina 其腕螺除诱导捕食功能外,可能还有制导贝体着底方向的作用.并对koninckinids产出层位和时代进行了对比和讨论.  相似文献   
88.
人类生存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个行星,它的年龄约有46亿年。在这个地球上,从生命诞生到现在,生物演化已跨越了大约35亿年漫长的历程。由于早期地球表层的环境条件极其严酷,年轻太阳的光照强度较低,同时还发射出大量的紫外线;大气中弥漫着大量的二氧化碳,其浓度约为今天的100至1000倍,而氧气却含量很低。与此相  相似文献   
89.
李学东 《化石》1996,(3):2-4
古生代陆生植物的演化与发展李学东一、植物究竟是何时上陆的?植物是先于动物登上陆地的。近来人们对植物的最早上陆年代颇有争议。有很好的证据说明维管植物是在志留纪登陆的。在中志留世岩层中发现的植物碎片化石表明:那时已出现了原始的陆生植物,与泥盆纪时代它们的...  相似文献   
90.
污染水体中生长的贝类是传播甲型肝炎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一种抗体捕捉后进行PCR扩增来检测贝肉中甲肝病毒(humanhepatitisAvirus,HAV)的方法。贝肉中HAV的浓集回收采用洗脱一沉淀法井加以改进,用脊髓灰质炎病毒作为指示病毒,经二次沉淀后病毒的回收经率为26%,30克贝肉中的病毒浓集回收在1.0~1.5ml上清液中。此方法计算检测限<30-300HAV/3g贝肉。从14份大连海域标本中,用该法检测出阳性标本7份,阳性率为50%。此浓集病毒的方法还可应用于检测贝肉中污染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诺瓦克病毒、轮状病毒等其它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