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张姝  李潇  王爽  张永杰 《微生物学通报》2023,50(11):4954-4965
【背景】醋曲是我国传统谷物醋酿造中的重要微生物来源,通常一次制备分批使用。【目的】解析传统醋曲储存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方法】从山西晋南一家百年老醋坊分别采集大曲原料、新制醋曲、储存7个月和12个月的醋曲,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生物多样性。【结果】从4组样品中共找到610个真菌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OTU)和747个细菌OTU。子囊菌门(Ascomycota,占比95%)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比81%)分别为优势的真菌和细菌类群。醋曲成品中约1/3的真菌OTU和约95%的细菌OTU可在醋曲原料中找到,说明原料是醋曲的重要微生物来源。相较于新制醋曲,储存7个月和12个月醋曲中的真菌和细菌多样性均显著降低。醋曲贮存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并且相较于真菌群落结构,细菌群落结构更易波动。相较于醋曲原料,醋曲成品中显著富集扣囊复膜孢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orientalis)等真菌,以及克罗彭斯特菌属(Kroppenstedtia)...  相似文献   
113.
用研制成功的强化菌曲和窖泥厌氧功能菌培制窖泥的两项微生物技术与浓香型曲酒传统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河南社旗酒厂的酿酒上,解决新窖产酒质量问题。结果表明,强化菌曲、甲烷菌与产己酸梭状芽孢杆菌共同发酵用于浓香型曲酒生产,可提高酒体中的主体香己酸乙酯含量,改善酒的风味。第一排酒优质品率平均达到50.48%,三排酒优质品率平均达到44.04%,酒体中四大酯含量协调,具有典型的浓香型曲酒风格。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加贝酯联合奥曲肽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胃肠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P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醋酸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甲磺酸加贝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球蛋白lgG、lgM、lgA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24%,高于对照组的67.03%(P0.05)。治疗后观察组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TNF-α、CRP、IL-6及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lgG、lgM、lgA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gG、l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贝酯联合奥曲肽治疗AP不仅能够有效抑制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其免疫功能,还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奥曲肽辅助十二指肠镜治疗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禁食、抗感染、营养支持、酶抑制剂治疗,对照组同期给予十二指肠镜治疗,研究组同期给予奥曲肽辅助十二指肠镜治疗,比较两组腹痛缓解时间,白细胞(WBC)、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T0)、治疗3d(T1)、治疗7d(T2)血、尿淀粉酶水平与炎症因子CRP、IL-6、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1)研究组腹痛缓解时间、WBC、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2)两组患者T1、T2血、尿淀粉酶水平均较T0明显降低,且T2血、尿淀粉酶水平低于T1(P0.05),研究组T1、T2血、尿淀粉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T1、T2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较T0明显降低,且T2低于T1(P0.05),研究组T1、T2时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辅助十二指肠镜治疗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可提高早期治疗效果,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6.
在筛选纤维素降解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液体曲上纤维素分解菌的酶活力普遍较低,为了提高液体曲纤维素酶活力,我们进行了部分条件试验,试图阐明某些化学因素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为纤维素酶生产提供实验依据。互材料与方法】.1材料里.1.1试验菌株烟曲霉FOI(ASPergilIusf。migat。sFresenfus)。卫.1.2培养基及培养方法斜面培养基:PDA培养基液体培养基(yo):鼓皮2,玉米芯2,硫酸按0.4,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05,蛋白陈0.1,PH自然。培养方法:100ml/500ml三角瓶,1.okg/cm‘灭菌3Omin,冷却,接种量约Icm‘…  相似文献   
117.
曲酸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人们都知道食品酿造业操作工人的双手总是显得白嫩这一现象,生物化学家受此现象启发并进行研究,发现豆酱、酱、酒、醋等的酿造过程中发酵菌曲霉菌(Aspergilussp.)产生了一种天然产物,经分离、纯化和化学结构分析,确定是一种5羟基2羟甲基γ吡喃酮化合物,定名为曲酸(KojicAcid)。随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证明曲酸是皮肤细胞合成黑色素(Melanin)关键酶酪氨酸氧化酶的专特性抑制剂,抑制黑色素的合成,肯定了曲酸祛斑、阻滞色素沉着、使皮肤美白的独特功效。曲酸的应用,使美白祛斑化妆品更新换代,在国外各种牌号的含曲酸高档化妆品已相继投入市场。本研究生产的生物高技术新产品—曲酸制剂,为我国化妆品生产厂家开发高级曲酸化妆品提供优质廉价的原料。  相似文献   
118.
吗啡受体拮抗剂翻转电针镇痛的程度决定于电针刺激的频率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电针镇痛能被吗啡受体拮抗剂所对抗,被认为是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参与针刺镇痛的有力证据。给大鼠皮下注射吗啡受体拮抗剂纳洛酮或纳曲酮 1mg/kg, 可以对抗低频和中频(2和15Hz)电针的镇痛效应,但不能对抗高频(100Hz)电针镇痛效应。增加纳洛酮剂量至20mg/kg才能部分对抗 100Hz电针镇痛。根据不同剂量纳洛酮(0.25—20mg/kg)对抗不同频率电针镇痛的剂量效应曲线,求得对2,15和100Hz电针镇痛产生50%翻转作用的纳洛酮剂量分别为 0.53,1.02和 24mg/kg。2—15Hz变频电针的镇痛作用也需用大剂量纳洛酮(20mg/kg)才能阻断。实验表明,在三种频率下,改变电针刺激强度(1,2,3V)并不影响纳洛酮翻转电针镇痛的百分数。以上结果表明,纳洛酮翻转电针镇痛的程度决定于电针的频率,不同频率的电针刺激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释放出不同的内源性吗啡样物质而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9.
为明确棉花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对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感染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LCuMV)的传播风险,本文应用PCR方法研究了棉花粉蚧获取、存留和传播CLCuMV的规律和能力。结果表明棉花粉蚧各取食危害虫期均可获取、携带CLCuMV,获取病毒所需时间为2-48 h,虫体内病毒最多可存留312 h;但是,粉蚧体内病毒无法侵染健康扶桑,亦不会经卵或者交配进行垂直和水平传播。本研究证明了棉花粉蚧不能传播CLCuMV,为防治该虫、该病毒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0.
研究了不同翻曲次数、接种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下米曲霉的酶活特性。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表明酿酒用米曲霉酶活力最佳的培养条件为:以大米为原料,装量30g、接种量4%、温度35℃、培养78h,每间隔24h进行翻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