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目的:探讨丙泊酚实施不同程度镇静对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需行机械通气患者46例,随机分为轻度镇静组(A组),设定目标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75%;中度镇静组(B组),设定目标BIS值65%。主要观察达设定目标BIS值时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浓度、Ramsay镇静评分、脑氧供需平衡指标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和脑氧摄取率(CERO_2)以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两组设定镇静目标需丙泊酚TCI浓度有明显差异(P0.05),但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度镇静组SjvO_2较基础值增加约12%(P0.05),CERO_2较基础值下降约15%(P0.05);而轻度镇静组对SjvO_2和CERO_2基础值没有影响。两组HR均较基础值减慢(P0.05),但对MAP均没有影响。结论:颅脑损伤患者维持目标镇静BIS值65%,调控丙泊酚靶浓度1.5-1.6μg/mL,更有利于改善脑氧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352.
353.
金秀东  田淑君 《生理学报》1994,46(5):514-519
参照我室Wang Xiao-Ning的黄体细胞制备方法,制成大鼠黄体细胞悬浮液,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小黄体细胞,经60min预培灌后,每10min收集一次培灌液,用RIA测定其中孕酮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培灌系统中,大黄体细胞的基础孕酮分泌量明显高于小黄体细胞,但小黄体地hCG的敏感性强于大黄体细胞,不同剂量的酪氨酸对hCG致大,小黄体细胞孕酮生成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对小黄体细胞的抑制作用较为  相似文献   
354.
为探讨控水干旱胁迫与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胁迫模拟干旱对谷子的影响,以5个不同地区的谷子品种陇谷16、晋谷21、冀谷39、大同40和济谷22为材料,使用控水干旱或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处理植株,对逆境中苗期谷子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特别是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相关指标变化进行比较。同时,在分子生物学水平,比较了两种胁迫下,晋谷21中SiVamp7家族基因转录水平变化。结果表明,2种胁迫下,抗旱性由弱到强分别为陇谷16、晋谷21、冀谷39、大同40、济谷22。干旱胁迫下,抗旱品种的叶绿素含量维持较高水平(P<0.05),干旱敏感品种陇谷16抗氧化酶活性较低(P<0.05),导致氧化损伤严重,影响生长。对晋谷21中SiVamp7基因的转录水平检测表明,该基因家族对2种不同胁迫的响应不同。进一步研究表明,SiVAMP7蛋白与SiKAT3钾离子通道存在选择性互作,提示胁迫下,SiVamp7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可能通过对钾通道调控,进而参与影响谷子干旱胁迫耐受。以上结果表明,PEG模拟干旱胁迫与控水干旱胁...  相似文献   
355.
细胞/细菌及其相互作用研究对于生命科学、药物研发、医学诊疗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因微环境可控、生物相容性好、检测并行性、微型化等特性,正发展成为细胞/细菌及其相互作用研究的高效手段。本文在简要介绍基于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的细胞-细菌分析方法和技术基础之上,对微流控芯片上细胞-细菌相互作用模型的建立进行了讨论,重点针对细胞-细菌及其相互作用过程的芯片检测进行了综述,尤其对芯片集成的光电检测技术及其测试效果进行总结和比较。通过芯片集成微流体控制、多种光电传感监测模块,使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成为细胞/细菌及其相互作用过程分析和检测的支撑平台和优势手段。最后,对微流控光电检测技术在细胞-细菌相互作用检测中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