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7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多功能植物增效剂是由多种天然植物制成的水剂,属高新科技、专利产品(944110480x),对人畜无毒,不伤害天敌昆虫,无三废残留;与化学农药混用,可节省化学农药50~90%,降低空间毒性,减轻污染和残留,而防效接近或高于单用化学杀螨剂;单用,可杀虫治螨灭菌,促作物生长发育作用,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52.
新剂型灭虱宁防治温室白粉虱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70年代以来,温室白粉虱已成为京、津、华北地区保护地蔬菜的主要害虫[1],近年来在辽宁省不少地区也有发生,有扩大蔓延趋势。此虫在蔬菜上以成虫、卵、若虫和蛹4个虫态并存,世代重叠,防治难度大。近年来虽应用了扑虱灵可湿性粉,但由于不能同时防治4种由恋,难以收到全效。我们于1991年研制出复配新剂型灭虱宁,具有胃毒、触杀及熏蒸作用,试验取得了优异效果。近年来并在保定、通县、秦皇岛、山海关、朝阳、北票等地示范,受到菜农欢迎。工试验方法供试药剂育:(l)68%灭虱宁乳悬液,自配,为二元复配制剂,中等毒性,试验时稀释成…  相似文献   
53.
崔巍  高宝嘉 《昆虫知识》1995,32(1):34-37
日本围盾蚧PioriniajaponicaKuwana又名日本单蜕眉蚣、日本尖角眉蚣,属盾蚣科、围后蚣亚科,是全国广为分布的松科植物重要害虫之一[1~5].1分布与为害日本围眉价在北京及河北省邯郸、石家庄、保定、唐山、秦皇岛等地、市普遍发生。主要加害油松、雪松、阿拉伯松、黑松、罗汉松、云杉等植物。此虫以着虫及雌成虫群集于先年生或当年生针叶正面为害。据观察该协虫的自然寄生部位极不均匀,其中针叶基部和中部虫口密度最大。玉.正着虫在油松新、老针叶上的分布规律该虫第二代著虫在油松针叶上的分布情况见表1。表三说明日本围唐姘第二代若虫…  相似文献   
54.
甘蔗细平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贻昌  李文凤 《昆虫学报》1995,38(3):317-323
甘蔗细平象Trockorhopalus humeralis Chevrolat是云南甘蔗上的一种毁灭性地下害虫,以幼虫和成虫在地下蔗头内为害,为害期8-10个月。据1989年调查,受害蔗每亩损失500-3000kg,严重的无收。此虫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蔗头内越冬,有喜湿性,不能飞翔,主要通过沟河流水传播。在河川坝地,沙壤土中虫口较多;宿根年限越长的甘蔗受害越重。建议蔗稻轮作;缩短甘蔗宿根年限;早春翻挖有虫蔗蔸烧毁;结合新植蔗下种,宿根蔗松蔸培土施用甲基异柳磷或铁灭克等颗粒杀虫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55.
亚洲飞蝗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福来  王元信 《生态学报》1995,15(2):134-141
从亚洲飞蝗在新疆发生基地的生境特点;形成和消退过程,分析亚洲飞蝗灾害发生消退的原因。自然条件变化和人们经济活动常改变亚洲飞蝗发生基地的生态条件及环境,并诱发或抑制飞蝗灾害的发生。文章指出根治亚洲飞蝗灾害的有效途径是贯彻“改治并举、根除蝗”的方针;加强蝗情监测;适时防治以及通过水利建设和农田开垦,改变飞蝗发生基地和生态条件等。  相似文献   
56.
软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抑制血管生成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小牛气管软骨经盐酸胍抽提,丙酮分级沉淀,膜超滤,柱层析等步骤得到软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cartilage angiogenesis inhibiting factor,CAIF).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CAIF由单一组分组成,分子量为27700.通过[ 3H]-TdR掺入,活细胞检测等方法测定CAIF对内皮细胞、Hela细胞、QGY7703细胞与小鼠骨髓细胞、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等的DNA合成的影响,以及细胞毒作用.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测定CAIF对血管生成的抑制效应.结果显示:CAIF对内皮细胞产生强的抑制作用,对Hela细胞抑制很弱,对QGY7703细胞、小鼠骨髓细胞、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均无抑制作用;对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生成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CAIF能较特异地抑制血管生成,CAIF达到电泳纯,是专一性较强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57.
58.
本文采用田间温度控制试验资料,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高温控制范围、控制时间和控制频率与大棚黄瓜霜霉病的发生期、流行期、发生程度以及产量的关系,并建立了统计相关模式,确定了高温控制生态防治方法的技术指标。最高温度、高温控制时间和控制频率这3个主要指标与病情和黄瓜产量的关系非常密切,最高气温每升高1℃,发病期和流行期将推迟3—5天,病叶率降低13—15%,黄瓜产量可增长10%左右。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时间越长,频率越高,则发病期和流行期越晚,病情越轻,产量越高。研究证明,高温控制方法是一个有效的生态防治方法,具有明确的气候生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
豚草的剪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剪叶的豚草株高可达222.3cm,单次剪叶平均株高为212.1cm,而连续多次剪叶时株高为184.0cm,连续6次全剪叶处理的植株在株高为130cm时死亡。不剪叶的植株结实枝条为14.9条。营养生长早期剪叶及重剪叶明显抑制枝条的形成,而后期剪叶有促进分枝的作用。剪叶对花穗数的影响与对分枝数的影响基本一致。不剪叶植株可产生1873.2粒种子,经剪叶处理后,种子量明显降低。大多数处理的种子减少率在40—70%之间,连续6次全剪叶的种子量减少率达100%。早期剪叶以及剪叶次数愈多,剪叶愈重,对豚草株高、结实枝、花穗数及种子量的抑制作用愈明显。  相似文献   
60.
<正>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Polio)是一种古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在发展中国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840年Heine首次描述了本病的临床表现。1890年Medin第一次报告了本病的流行。二十世纪初叶已在欧洲、美洲十几个国家流行。二次大战后有更多的国家发生了流行。我国有记载的最早1例发生于1882年,1938年有人搜集各地统计资料后指出,有14个省发生过散在病例。1948及1950年上海发生小流行。我国从1955年开始将本病列为法定传染病,随着疫情报告制度的逐步完善,病例数亦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