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7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福州地区桑白蚧发生动态和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白蚧在福州地区一年发生4代.以雌成虫在寄主枝干上越冬.越冬代(第4代)一雌虫产卵量多的达278粒.少的36粒,平均171粒,比第2代产卵量多2.6倍.比第3代多4.5倍.药剂防治试验结果,在2龄幼蚧高峰期,用25%扑虱灵可温性粉剂15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和95%机油乳剂50—1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可达90%左右.用25%扑虱是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酒幼蚕触杀试验和喷洒桑叶喂蚕胃毒试验结果.对幼蚕安全.用扑虱灵防治桑树上的桑白蚧,对养蚕业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2.
棉花耐害补偿临界指标及其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耐害补偿反应可归纳为三种动态类型:1)不足补偿动态反应型;2)完全——不足补偿动态反应型;3)超越——完全——不足补偿动态反应型。其临界指标的建立及其应用可优化棉花病虫害综防决策.以研究害虫防治决策为例,剖析了利用害虫自然种群,人为改变害虫自然种群、人为地接放一定虫量与人工损害模拟等不同测定棉花耐害补偿能力方法的利弊。并探讨改进措施.分析论述了不同量化棉花耐害补偿能力的方法,并就棉花耐害补偿临界指标的建立及其意义作了探讨.棉花耐害补偿临界描标在棉田生态系统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可用于指导防治决策或直接用于防治决策,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最后就棉花耐害补偿临界指标及其应用的研究方向及有关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3.
菱斑食植瓢虫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谋  李明周 《昆虫知识》1993,30(4):223-224
<正> (艹舌)蒌是一种重要中药材。近几年来,菱斑食植瓢虫在中牟县(艹舌)蒌上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造成大量枯叶和死株,成为(艹舌)蒌上最主要的害虫。如1988~1990年中牟县林业局及林场的几十棵(艹舌)蒌受害十分严重。最多一株上有虫3800头,一般500多头,最少300头。因受此  相似文献   
44.
叉斜线网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汉林  黄水生 《昆虫知识》1993,30(6):339-341
叉斜线网蛾是木本中药材凹叶厚朴的食叶害虫。此虫在浙江松阳1年发生2代,以蛹在土内越冬。成虫分别在4月上旬和6月下旬开始出现。幼虫共5龄,均隐蔽于虫苞内取食。1~3龄幼虫作三角苞,只取食苞内的叶肉,不咬穿叶片;4~5龄幼虫取食时不再保留上表皮,故改作席简状的纵卷苞,取食卷筒内的叶片,只留最外一层叶片以掩蔽身体。以40%氧乐果原液注于或涂茎,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5.
绿盲蝽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德良 《昆虫知识》1993,30(2):82-84
<正> 随着大毫、福丁等茶树品种的不断推广,原来主要在杂草,棉花和其它植物上为害的绿盲蝽 Lygus lucorum Mayer-Dur,近年来在江苏茶园的为害日趋严重,尤其是无锡茶区,常年春茶芽梢被害率达30%以上,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笔者自1988年起,连续3年在本所茶园内对绿盲蝽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调  相似文献   
46.
浙西地区稻飞虱种群田间优化管理决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雨土 《昆虫知识》1993,30(6):321-324
通过浙西地区稻飞虱种群田间药剂防治实例的决策分析,提出了实现防治成本低、防治效果高、天敌死亡少和保产效果好的综合决策矩阵及其优序化决策矩阵,为稻飞虱种群田间优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并经大面积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7.
《生物工程学报》2023,39(7):3057-3058
《生物工程学报》:我国首个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落地,您认为有什么意义?对其他作物育种、食品动物(畜禽)育种、微生物育种和疾病生物治疗是否也有促进作用?季维智:中国首个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的颁发,是国家前沿生物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管理的规范化逐步完善的重要标志。这也意味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在中国将有更加清晰和明确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究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主要择偶策略及其与生殖力的关系,并基于性选择理论探讨其择偶策略的进化意义和机制。【方法】将经过标记的不同日龄、不同体重及不同交配经历的草地贪夜蛾雌雄成虫进行配对,然后对配偶选择进行观察并对交配成功的雌雄成虫形态特征(体长、触角长度、翅长、胸部及腹部长度和宽度)及生殖力(单雌产卵量、卵孵化率和孵化出的幼虫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草地贪夜蛾雌雄成虫均偏好与年轻、体重较重及未交配过的成虫进行交配。雌成虫选择年轻(3日龄)雄成虫进行交配的概率(65.45%)显著高于选择年老(7日龄)雄成虫进行交配的概率(34.55%),雄成虫选择3日龄雌成虫进行交配的概率(82.35%)显著高于选择7日龄雌成虫进行交配的概率(17.65%)。雌成虫选择体重较大雄成虫进行交配的概率(74.58%)显著高于选择体重较轻雄成虫进行交配的概率(25.42%),雄成虫选择体重较重雌成虫进行交配的概率(66.67%)显著高于选择体重较轻雌成虫进行交配的概率(33.33%)。雌成虫选择无交配经历雄成虫进行交配的概率(64.91%)显著高于选择有交配经历雄成虫...  相似文献   
49.
随着四川省林权制度的改革,高速路域人工林经营模式变得多样化。本文探讨了不同营林措施(UP:林下种植;PT:翻耕;MO:割除灌草;AC:弃耕;CK:对照)对路域杨树人工林的影响,为其科学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于2020年7月中旬,采用典型样地法选取样地,对样地内乔木进行每株检尺,并记录林下物种组成,计算α多样性;采集土样并测定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全钾、速效钾、全氮、全磷、速效磷、有机质、土壤pH。结果表明:UP、MO、AC处理均显著减少了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PT处理提高了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不同营林措施下,土壤容重、全钾、全磷的差异性不显著,UP、PT、MO与AC处理均显著减少了速效磷、全氮与速效钾含量;UP与MO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UP、PT、MO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含水率;MO处理显著减少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土壤含水率、土壤pH、全氮、速效钾显著影响草本层多样性;速效磷、速效钾、全氮显著影响灌木层多样性。不同营林措施对路域杨树人工林影响效果有显著差异;除CK外,所有营林措施均显著降低土壤速效磷、全氮、速效钾含量;路域杨树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大部分可由土壤速效磷、全氮、...  相似文献   
50.
为保护广西北部湾海岸带、海岛的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通过样方、样带法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对其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组成、原产地、生活型、入侵途径和危害状况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海岸带、海岛共有入侵植物64种,隶属28科55属,其中菊科(Asteraceae)最多(15种)。草本植物最多,有48种(75.00%)。原产地来自美洲的植物最多,有49种。入侵风险等级可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Ⅰ级严重危害的有8种(12.50%)。与广西、广东、海南及华南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在物种组成、生活型和原产地等方面呈现出较强的相似性;北部湾与广西中越边境内陆地区来自美洲的入侵植物都超过60%。因此推测广西外来入侵植物有两条可能的入侵线路:一是从海南登录,二是从中越边境跨入。广西北部湾海岸带、海岛的外来入侵植物总数(相对整个广西)虽较少,但其8种Ⅰ级严重危害植物的防治,仍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