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07篇
  120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黄安桃 《蛇志》2010,22(3):316-319
护理文书是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行为记录的文字材料,是执行医嘱、对住院患者进行各项护理活动及病情观察过程的客观记录。它是医疗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理医疗纠纷实施“举证责任倒置”的重要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62.
入侵植物与同属本地植物的成功定植依赖于无机氮组成和水平外来植物的成功入侵常常表现为3种对策:逆境成功型、顺境成功型和两者兼备型。为了在植物群落水平探讨这些对策,我们研究了土壤无机氮组成和水平对入侵植物及其同属本地植物成功定植的影响。在实验中,我们选择21种植物(8种入侵植物、8种本地同属植物、5种本地非同属植物)构建人工植物群落,将每种群落置于3种氮组成(3:1、2:2、1:3硝铵比)和3种氮水平(低氮、中氮、高氮)构成的9种氮处理中。主要测定指标包括:总生物量、相对生物量(指示物种成功)、死亡率和死亡时间。当同时考虑9种氮环境时,入侵植物与同属本地植物具有相似的总生物量、相对生物量和死亡时间,但前者的死亡率较低。这种格局与两者间相似的生长和忍耐性有关。氮组成影响死亡时间,氮水平影响总生物量和相对生物量。最重要的是,物种来源、氮组成和氮水平共同影响总生物量、相对生物量和死亡时间。这些结果表明:生长在系列氮环境中的入侵植物与同属本地植物可能具有相似的成功定植,氮组成和氮水平共同决定外来植物的成功入侵。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我校高职护生实习期间锐器伤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我校高职护生实习期间职业防护意识薄弱、锐器伤发生率高、处理情况差、上报率低。结论:学校和医院要采用有效措施,提高护生职业防护的意识,并将安全防护的知识技能融入护理操作流程,建立疫苗接种制度,不断改善护生工作环境,同时加强护生职业暴露的监测,从而有效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4.
普氏原羚的采食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丙万  蒋志刚 《动物学报》2002,48(3):309-316
从1998年8月到2000年6月,我们在青海省共和县和海晏县利用系统取样法测定了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利用粪样显微组织学分析法、目标动物记录法研究了约200只普氏原羚的食物组成和采食时间,同时研究了普氏原羚对采食生境的选择。我们发现:(1)采食是普氏原羚的主要活动之一,占其活动时间的40.0%-65.6%。普氏原羚晨昏采食时间超过总采食时间82.9%;(2)普氏原羚在人为干扰小、食物丰富度高的地方采集,人为干扰与食物丰富度对普氏原羚的采食活动影响显著(P<0.01);(3)普氏原羚是广食性物种,共取食16科50种植物,其食物组成季节性差异极为显著(P<0.01);(4)食物资源影响普氏原羚的食物组成。普氏原羚的食物中从11月份到第二年5月会出现替代性食物狼毒和马蔺,食物中狼毒和马蔺的比例随食物资源的下降而上升;在5月份,偶吃性食物沙蒿所占比例最大,为13.8%;(5)普氏原羚选择芨藤草草原以及其它食物丰富度高、隐蔽条件好和人类干扰少的生境作为采食区;几乎不在围栏内采食,但常在距离围栏1km内的生境中采食,对距离围栏1km以上的采食生境的选择为随机选择;普氏原羚不在沙丘中采食,而在沙丘边缘的生态交错带采食。基于以上结果,我们认为:人类活动和食物资源量对普氏原羚的采食对策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5.
本文首先就高校女教师健康方面的严峻现状,提出了改善高校教师身心现状的必要性,分析了影响高校女教师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接着从健康传播的四个层面提出了改善高校女教师身心状况的对策,其中包括自我传播层面上个人休闲观念的塑造和休闲方式的选择、组织层面上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大众传播层面上传统大众媒体专业、细化的健康类议题建构及传播对策、网络传播层面上高校女教师健康类信息的寻求和使用.最后作者总结了四个层面上的各自优势并指出了实际工作中应该做到"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66.
西部地区动物资源现状及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强 《生物多样性》1997,5(3):190-196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 宁夏、 青海、 新疆、 西藏和内蒙古西部, 其总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6.52%,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33%。共有陆生脊椎动物1273种,占国内2414种的52.73%。其中:两栖类81种,占国内两栖类的28.52%;爬行类119种,占34.69%;鸟类781种,占62.83%;兽类292种,占53.66%。有259种仅分布在西部地区,占西部地区陆栖脊椎动物种数的20.35%,我国大型有蹄类几乎全部集中在西部地区。这里有国家保护的陆栖脊椎动物174种,占全国333种的52.25%; 我国特有鸟、兽54种,占国内特有鸟、兽的60.67%。西部地区丰富的动物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生态效益。因环境破坏,乱捕滥猎,近一个世纪以来确知已有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高鼻羚羊(Saiga tatarica)、虎(Panthera tigris)和灰冠鸦雀(Paradoxornis przewalskii)4个物种在西部地区消失。朱(Napponia nippon)已成为极危种类,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也已接近极危种的界限。一些主要经济动物种群数量逐年下降,马麝(Moschus sifanicus)和林麝(M. berezovskii)分别以年均8.97%和8.44%的速率下降(n=12)。马鹿(Cervus elaphus),白唇鹿(C. albirostris),野牦牛(Bos gruniens)、野驴(Asinus spp.)、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岩羊(Psendois nayaur)、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等大中型有蹄类遭大肆捕杀。1963年以后得以休养生息正在恢复的动物资源再次遭到破坏。有的种类,如盘羊(Ovis ammon)、野骆驼(Camelus ferus)种群数量分别以年10.06%和10.89%的速率增加(n=16)。为达到持续利用的目的,本文提出六项持续发展对策: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建立各省、自治区自然保护基金;保护栖息环境;迁地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人工复壮孤隔种群;提倡人工驯养野生经济动物;人为扩大某些珍稀和经济动物分布区。  相似文献   
67.
基于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煤炭开发功能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耿海清 《生态学杂志》2007,26(5):732-736
以往的煤炭开发规划,均未充分考虑发展循环经济和加强生态保护等因素,不利于统筹安排区域层次上的环境保护工作.本文在综合分析区域生态状况、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以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将全国的煤炭资源富集区划分为重点开发区、适度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3种功能区.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特征,进一步划分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平原矿粮复合区、云贵山地丘陵区、西北荒漠草原区和蒙东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区等5种典型类型区,针对不同的分区,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8.
榕属植物及其传粉昆虫榕小蜂是自然界协同进化的经典模型,榕果内雌花资源如何分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为验证季节变化对榕树-榕小蜂互利共生系统生长与繁殖的影响,该研究以西双版纳地区的聚果榕(Ficus racemosa)为材料,分析了季节变化对榕果大小、自然进蜂量以及榕树-榕小蜂繁殖的影响,并利用人工控制性放蜂实验和模型拟合,探讨榕果最适进蜂量及不同季节进蜂量对雌花资源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季节对榕果直径有显著影响,雨季的榕果直径显著小于干热季和雾凉季;不同季节的自然进蜂量也有显著差别,苞片口对调节进蜂数量有重要作用;季节对榕树-榕小蜂繁殖分配也有影响,雾凉季产生的种子数量和榕小蜂数量均最多;同时人工控制实验和二次抛物线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母代雌蜂数量与种子及榕小蜂后代数量均呈抛物线关系,雌蜂数量过多或过少都对榕树-榕小蜂的繁殖不利,自然进蜂量与拟合的最优进蜂量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说明榕果进化出了适应西双版纳地区季节变化的繁殖策略。  相似文献   
69.
甘肃有尾两栖动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龚大洁  牟迈 《四川动物》2006,25(2):332-335
甘肃地理与气候条件复杂,南部地区有尾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共有3科、3属、3种.其中,文县疣螈为甘肃特有种.但由于滥捕乱猎、栖息地丧失、破坏、污染以及异种侵入等原因,已造成有尾两栖动物的渐危和濒危.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些保护举措和建议,希望能在维持有尾两栖动物资源储量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70.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一种国际重大外来入侵生物,严重危害农林生产、生命健康、公共安全和生态环境。本研究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ll品系、长尾斯氏线虫S. longicaudum X-7品系和芫菁夜蛾斯氏线虫S. feltiae SN品系对红火蚁的致病力,并筛选出高致病力品系及其对红火蚁的田间防控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昆虫病原线虫对红火蚁不同虫态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3种线虫对红火蚁幼虫具有较高的致病力,处理3 d后,幼虫的累计校正致死率均为100%。3种线虫对工蚁的致病力均较弱,处理10 d后的校正死亡率均小于30%。与芫菁夜蛾斯氏线虫SN品系相比,长尾斯氏线虫X-7品系和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对蛹和生殖蚁具有较强的致病能力,10 d后累计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0%以上。田间试验表明,施用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对红火蚁工蚁的防控效果最高可达63.7%,且不会增加红火蚁的迁巢风险。综上所述,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和长尾斯氏线虫X-7品系为红火蚁的高致病品系,田间施用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对红火蚁工蚁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可推荐用于红火蚁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