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6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40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91.
四十里湾栉孔扇贝清滤率、摄食率和吸收效率的现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用生物沉积法在四十里湾不同海区对栉孔扇贝的生理生态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1龄栉孔扇贝 (4 1 .1± 4.1 mm,软体干重 0 .48± 0 .1 0 g/ ind)清滤率变化范围为 0 .72~ 2 .5 4(平均 1 .2 7) L/ (ind· h)或 1 .65~ 5 .97(平均 2 .61 ) L/ (g· h)。清滤率受 TPM的变化影响不大 ,而摄食率却随 TPM的升高而升高。 2龄扇贝 (软体干重 1 .91± 0 .3 2 g/ ind)清滤率为2 .0 9~ 3 .99(平均 3 .1 0 ) L/ (ind· h)。栉孔扇贝吸收速率与 POM呈正相关关系 ,而与饵料质量 (POM/ TPM)无明显的相关性。1龄扇贝和 2龄扇贝吸收效率没有显著差别 ;扇贝对 POM的吸收效率与 TPM (或 POM)关系不大 ,却与饵料质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扇贝对 POC、PON和 PP的吸收效率平均分别为 68.9%、64.0 %和 63 .6%。在沿岸养殖海域 ,栉孔扇贝通过大量的滤水摄食以及较高的吸收效率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白腐真菌AH28-2菌株发酵合成漆酶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224个野外采集的真菌样品中筛选分离到一株产漆酶活性较高菌株AH28-2,经初步鉴定为白腐真菌,采用单因子相互比较法,研究了该菌株最适发酵产酶条件。应用添加有1g/LKraft木素的液体发酵培养基,接种量5%(V/V),初始pH8.5,装液量为50%,28℃、150r/min摇瓶振荡培养4-5d,漆酶酶活水平达20184IU/L。  相似文献   
993.
双向电泳分析鸢尾绿白嵌合叶片的蛋白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鸢尾(Iris japonica)绿白嵌合叶片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并初步鉴定了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和等电点。每个电泳图谱共检测到400余个蛋白点,其中至少13个蛋白的表达变化明显;结果表明,嵌合叶片的绿色与白色叶组织具有明显不同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与数据库中拟南芥双向电泳图谱相比较,发现Rubisco大亚基,标记为W和T蛋白的表达变化与产生绿白嵌合叶片的表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4.
来源于Aspergillus candidus的乳糖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一株产乳糖酶的亮白曲霉(Aspergillus candidus)中克隆到了乳糖酶基因组DNA及cDNA序列(EMBL AC-CESSION No.AJ431643),序列分析表明,乳糖酶基因组DNA序列长3458bp,其中含有8个内含子,cDNA编码区长3015bp,共编码1005个氨基酸,前19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氨基酸序列中共含有11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将此基因在不同来源的乳糖酶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发现,该基因与绝大多数乳糖酶基因同源性较低。虽与米曲霉ATCC20423的乳糖酶序列同源性较高,但其在酶学性质上更优于后者,亮白曲霉的乳糖酶基因可能是一个具有更广阔的生产应用前景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995.
白苏子和荠Lin子形态特征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文群  陈忠等 《广西植物》2002,22(4):370-374
对白苏子和荠Lin子两种种子的脂肪油,氨基酸,矿质元素等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种子均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含量分别为40.18%和20.62%,其脂肪油的主要成分为:亚麻酸,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92.759%和92.990%,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此外,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种类齐全的矿质元素,其种子形状大小,纹饰特征是两种种子鉴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李超荣 《化石》2002,(4):17-17
韩国全谷里是著名的旧石器时代遗址。1978年4月京畿道杨州郡东豆川美空军气象预报队值勤人员GregBowen去涟川郡全谷里的汉滩江游园地观光时 ,在附近的一个小丘陵上采集了4件类似旧石器的标本 ,并作了简单标签寄给汉城大学金元龙教授。金元龙和郑永和鉴定了石器标本 ,并指出了石器发现的重要性。后来 ,韩国考古学者在全谷里调查又发现了4个石器地点。1978年11月对全谷里遗址综合地表调查结果在学术界发表以后 ,学术界认识了全谷里旧石器遗址的重要性。从1979年春至2001年春的22年中 ,进行过11次考古调查与…  相似文献   
997.
草原蘑菇圈对牧草长势影响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白蘑,黄蘑圈上,圈内及圈外分别作测产样方,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白蘑,黄蘑圈均可极显著地提高群落地上生物量。其对羊草的影响较显著,圈上羊草的生物量,株高,密度及单株重均明显高于对圈内,圈外;对黄囊苔草和其它植物的影响不明显。白蘑圈对羊草的影响较黄蘑圈小。  相似文献   
998.
金双歧片治疗小儿便秘32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小儿便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传统的治疗多采用润滑剂及导泻剂 ,长期使用 ,有损小儿健康。我科在 2 0 0 0年 6月~2 0 0 2年 3月应用金双歧片对 3 2例便秘患儿进行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18例 ,女性 14例 ;年龄最小 42天 ,最大 13岁 ,平均年龄 4.8岁。病程最短 2周 ,最长 3年。 12例有挑食偏食习惯 ,9例为人工喂养儿。1.2 临床表现  3 2例患儿均无器质性疾病及腹部手术史 ,所有患儿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大便干结 ,排便困难。其中 2~ 3 d排便一次者 11例 ;3~ 5 d排便一次者 15例 ;>5 d排便一…  相似文献   
999.
以白羽扇豆(Lupinus albus L.cv.Kiev)和窄叶羽扇豆(Lupinus angustifolius L.cv.Gungurru)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方法,在玻璃温室条件下对2种羽扇豆在高锰(10 μmol/L)和低锰(0.5 μmol/L)环境中的锰吸收差异及其可能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高锰还是低锰条件下,白羽扇豆植株地上部和根系的锰吸收和转运能力、木质部和韧皮部汁液中的锰含量及低分子量有机酸含量在不同生长阶段都显著高于窄叶羽扇豆,且2种羽扇豆植株韧皮部汁液中锰含量与其低分子量有机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发现,2种羽扇豆的吸锰能力差异与其种子大小、种子中锰含量、锰的吸收和转运能力以及木质部和韧皮部低分子量有机酸含量有密切关系;锰离子与低分子有机酸形成的可溶性有机复合体可能是促进锰在植物韧皮部转移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2008年3月13日,在云南省勐仑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1°4′N,101°25′E,570 m)采集到一种蛙类标本,经鉴定为阔褶蛙Rana latouchii,为云南省新纪录.标本保存于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标本室.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