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9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3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31.
Zhao B  Shen LB  Cheng MM  Wang SF  Wu LH  Zhou SB  Luo YM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10):2725-2731
采用黑龙江黑土、河南潮土和浙江水稻土等我国粮食主产区典型土壤开展盆栽试验,研究小麦/伴矿景天间作、水稻轮作模式下Zn、Cd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对当季小麦和后茬水稻生长及重金属吸收性的影响,探索粮食作物主产区污染土壤边生产边修复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麦季间作伴矿景天,土壤硝酸钠提取态Zn、Cd浓度较小麦单作处理显著提高,间作处理下水稻土、潮土与黑土的提取态Zn较单作处理分别提高55%、32%和110%,水稻土与黑土提取态Cd较单作分别提高38%和110%,潮土的提取态Cd与对照处理没有差异.间作处理水稻土、潮土和黑土上小麦地上部重金属浓度是单作处理的1.1~1.9倍.麦季间作伴矿景天对后茬水稻生长及其地上部重金属吸收性无显著影响,虽然后茬水稻糙米中Cd含量仍高于0.2 mg·kg-1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但种植过伴矿景天处理的水稻糙米重金属与前季单作小麦处理相比呈下降趋势.表明通过伴矿景天/小麦-水稻的间作和轮作种植模式,可吸取修复污染土壤中有害重金属,降低后茬水稻的食物链风险.  相似文献   
932.
Li ZX  Wang JW  Yang WT  Shu YH  Du Q  Liu LL  Shu L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3):713-719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减量施氮对广州地区不同甘蔗/大豆间作模式下甘蔗产量、品质、生物量动态变化及甘蔗群体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和种植模式对甘蔗产量、品质均无显著影响,各处理甘蔗产量、品质均无显著差异.不同施氮水平的甘蔗/大豆间作系统较单作甘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其土地当量比(LER)为1.36~2.12.各处理甘蔗总生物量的动态积累随生育期的推进均符合"S"型生长曲线,低氮水平下问作甘蔗的生物量动态积累特征参数最协调,高氮水平下,甘蔗生长高峰期提前,快速生长最大持续期缩短,甘蔗产量下降,因此,可以通过调整氮素的投入量来改善生物量的增长参数,从而获得高产.低氮处理甘蔗/大豆间作系统经济效益比高氮处理高3.2%~26.3%,说明减量施氮可有效提高群体经济效益.甘蔗/大豆1∶2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933.
《植物学通报》2011,(6):605-605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因教学和科研工作需要,拟招聘青年教师1名。一、岗位职责从事本科生"遗传学"教学以及小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遗传育种等研究工作。二、应聘条件1具有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或遗传育种学博士学位或今年年底前通过博士学位答辩。具有博士后研究经历者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934.
2010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谨此庆祝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成立二十周年(1991-2010) 2010年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15周年,鉴于转基因作物为经济、环境和社会福利带来的持续可观的利益,世界各地的数千万大型、小型和资源匮乏农户在这一年继续扩大了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935.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全国作物种质资源学术研讨会暨遗传资源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11年9月26-28日在西安市召开,农业部种子  相似文献   
936.
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TILLING)技术将化学诱变与高通量突变检测技术相结合,可高效、快速地从突变群体中鉴定出目标基因突变位点。本文在概述TILLING技术应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突变研究现状基础上,重点综述了TILLING分析群体构建与突变位点检测方法的技术改进与发展,探讨了TILLING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前景。  相似文献   
937.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本文综述了中国作物种质资源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按农艺学和用途可将中国作物分为8大类即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果树作物、饲用和绿肥作物、花卉作物、药用作物和林木作物。汇集了中国作物总计有840种(类),涉及栽培物种1251个和野生近缘植物物种3308个,它们隶属176个科和619个属,这充分说明中国作物种质资源物种多样性相当丰富。依据中国作物的类型或变种多和性状变异幅度大,阐明了中国作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中国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高效利用、创新、分类和遗传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8.
2010年8月,日本学术会议组织召开了以“面向转基因作物及其利用”为主题的公开专题讨论会。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的和子教授透露,正在和海外的研究机构开展有环境胁迫抗性转基因作物的共同开发,有的已经在墨西哥、菲律宾、哥伦比亚、巴西实施野外苗圃试验。  相似文献   
939.
基于WOFOST作物生长模型的冬小麦干旱影响评估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反映作物与干旱的相互关系,人为再现干旱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选择华北地区冬小麦干旱灾害为研究对象,对作物生长模型WOFOST在区域上进行适应性进行分析、检验的基础上,然后利用区域作物模型实现干旱灾害对作物影响定量分析和动态评估。以减产率和气象条件作为灾害严重程度划分的标准,利用数值模拟试验,确定导致减产的主要气象因子及其量值,对研究区干旱灾害进行影响评估,包括典型灾害年份影响评估和年代际灾害影响评估,并给出了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940.
中国作物低温冷害监测与模拟预报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低温冷害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灾害之一,气候变化使中国特别是东北地区的低温冷害时有发生,东北中部冷害每8年发生一次,开展作物低温冷害研究对于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冷害形成机理上可以分为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及混合型冷害3类,其冷害指标主要针对不同作物有所差别.基于站点的冷害监测小尺度,GIS等新技术提供的精确温度指标可进行区域监测.遥感技术通过监测下垫面温度(LST)和植被指数(如NDVI)可监测障碍型冷害.基于数理统计、气候模式和作物模型耦合、天气预报的发育期和产量预报的低温冷害预报方法已得到应用.作物模型可依据作物发育进程和产量损失等对冷害损失评估,同时与遥感信息等结合可进行区域灾害评估.最后讨论了中国低温冷害监测和预报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