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0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3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由于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粮食生产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也正威胁着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增加世界粮食产量最有希望的技术战略就是联合传统作物育种技术(改良种质)和新型转基因技术(获得新型性状)。通过这种联合技术培育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90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FACE(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C3作物水稻(Oryza sativa)和C4杂草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的生长和竞争关系,结果表明,FACE条件下C3植物水稻生物量和产量增加,吉片数增加,分蘖数增加,叶面积系数(LAI)增大;而C4植物稗草相反,FACE条件下水稻和稗草中面积均减少,而净同化率(NAR)均增加;FACE条件下水稻-稗草比例为1:1时,水稻与稗草的生物量比率、产量比率、LAI比率、茎蘖比率和NAR比率均增加,水稻-稗草的竞争关系发生变化,水稻(C3植物)竞争能力增加,稗草(C4植物)竞争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903.
转基因技术引领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推动转基因生物育种发展是我国既定的国策.  相似文献   
904.
对果树下间作玉米优化调控试验表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果树下玉米间作品种以早或中熟、矮株型的品种(黄早4×R10试113、4088×R10试113、川农单交9号和340×R10试113)表现好,可有效提高产量3.9%~22%,并且减小对果树的影响,值得大力推广;试验的玉米芯育苗技术合理实用,所有肥液处理下的都能增产.其中,3kg过磷酸钙/50kg水肥液浸泡处理玉米芯条件下的育苗移栽,增产最高,可达36.8%,人畜粪水、2.5kg尿素/50kg水、1.5kg尿素/50kg水和5kg复合肥/50kg水肥液浸泡处理条件下的,增产也在20%以上,2kg过磷酸钙/50kg水肥液浸泡的处理增产为16.7%.这些肥液浓度是该区玉米芯育苗较合理的处理浓度,但12~15d的浸泡处理时间太短,致使育苗成功率低;栽培方式试验结果显示,每公顷45000窝,每窝双苗,受光叶南北或近南北定向可明显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905.
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复合群体生态生理效应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李潮海  苏新宏  孙敦立 《生态学报》2002,22(12):2096-2103
连续两年(1998-1999)根据不同基因型玉米株形的差异和对抗病虫,抗倒伏以及对水分胁迫适应性的差异进行了组合间作试验,结果表明,合理间作的复合群体后期抗逆能力明显提高,其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和对干旱的适应能力增强,复合群体在后期可维持较高的叶日积(LAI-D),叶绿素(Chl)含量和光合速率(Pn),土地当量比(LER)有所提高,因此有利于实现玉米的高产和稳产。  相似文献   
906.
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是近年来科学界的研究热点,采用合适的种植模式是减少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作物间作对旱地土壤CO2和N2O排放的影响及机理.合理间作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促进不同作物秸秆向SOC转化、降低SOC矿化速率,从而减少CO2排放.禾本科与豆科作物间作能够在维持作物产量的情况下,减少化学氮肥投入、土壤有效氮残留及还田秸秆产生的无机氮,降低N2O排放.间作作物的互作、田间小气候环境的改善也是影响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因素.今后,要增加土壤温室气体监测时长并对影响因子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尤其是从分子水平探究间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对温室气体产生过程的作用机理,为构建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7.
908.
《昆虫知识》2008,45(2):173
2003—2006年间,在美国密西西比河州和阿肯色州的大片田地里发现了抗苏云金芽孢杆菌(Bacl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的棉铃虫Helicoverpa zea。这是首例发现的对Bt作物具有抗性的昆虫。所谓Bt作物就是能产生Bt毒素杀死某些有害昆虫的作物,这些Bt毒素在自然界中由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因此缩写为Bt。  相似文献   
909.
统计了1998~2011年的14年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农学基础和作物学学科对地区科学基金的资助情况,分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对地区农业科研人才的培养以及在农业科技进步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10.
参考作物蒸散(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是生态水文过程中的关键因子,研究ET0在干旱绿洲区的演变,不仅有助于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绿洲水文过程响应,亦对绿洲水土资源高效配置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有指导意义。以宁夏沿黄绿洲为例,基于1960-2019年的气象资料和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ET0,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相对敏感系数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宁夏沿黄绿洲近60 a的ET0演变特征及其归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宁夏沿黄绿洲ET0年内呈单峰形态,ET0在5-7月间较高,累积ET0占年总ET0的43.6%;近60 a的ET0年均值为1226.38 mm,并以1.66 mm/a(P < 0.01)幅度上升,但年际波动特征明显,其中在1988年突变之前,ET0无显著变化趋势,而突变之后则以每10 a左右的周期显著增加或降低。(2)年ET0主要以20-40 a和50-60 a周期振荡,且有多重时间尺度的复杂嵌套现象,不同季节的周期振荡差异较大,夏、秋季振荡幅度较强,其周期接近于年ET0规律,而冬、春季振荡幅度较弱。(3)虽然ET0与6种气象因子均存在显著相关性,但ET0对不同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对最高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敏感性较高,敏感系数分别为11.58%和8.40%。(4)宁夏沿黄绿洲ET0与区域气候变化特征有较强的耦合性,区域气候的持续升温和相对湿度持续降低、以及由此引发的饱和水汽压亏缺持续增强是推动ET0上升的重要原因,而气候由湿润向干旱的突变和平均风速的异常波动是诱发ET0突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