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长白山北坡暗针叶林倒木贮量和分解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长白山北坡海拔 12 6 0m和 16 2 0m暗针叶林中倒木蓄积、生物量和倒木的分解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暗针叶林中倒木的蓄积为 180 .87m3·hm-2 ,占林分蓄积的 2 1.83 % .低海拔的倒木蓄积和生物量均比高海拔的低 ,海拔 12 6 0m的倒木蓄积为 5 2 .5 7m3·hm-2 ,生物量为 2 6 .2 1t·hm-2 ;海拔 16 2 0m的倒木蓄积为 193.85m3·hm-2 ,生物量为 5 3 .33t·hm-2 .用单项指数衰减模型对倒木的分解进行模拟可知 ,倒木的分解常数随树种和海拔高度的不同而不同 .冷杉倒木的分解常数比云杉倒木大 ;倒木在低海拔的分解常数比在高海拔的大 ,表明云杉倒木完全分解需要较长的时间 .  相似文献   
132.
长白山北坡植物群落α多样性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通过不同海拔高度的系统取样,研究了长白山北坡植物群落α多样性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林层的乔木种,乔、灌、草各生活型类群,以及所有植物种的丰富度及多样性随海拔上升均表现出较明显的线性下降趋势;乔木种从海拔700m时的19种至林线时下降为1种;灌木和草本植物也分别炎20种和61种,至山顶时下降为2种和15种,乔木种和草本植物丰富度随海拔变化出现的几个峰值正是各植被带的分界,体现出过渡区物种丰富度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3.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蒸散量的测算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王安志  裴铁璠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2):1547-1550
2001年7-9月应用水量平衡法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蒸散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应用波文比(BREB)法对其蒸散量进行了估算,两种方法得到的总蒸散量分别为288.18mm和214.94mm,均小于该时段的降雨量301.9mm。通过两种方法分别得出了各月平均日蒸散量,并通过第二种方法计算出每日的蒸散量及每日不同时刻的蒸散速率,从而对水量平衡法和BREB方法测算阔叶红松林蒸散量的可行性及其精度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4.
长白山野生兰花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长白山野生兰花的种类、分布、储量、生境、花期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详细地调查研究 ,为开发本区野生兰花这一宝贵资源提供了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35.
长白山鹅膏菌肽类毒素的HPL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LC法对长白山地区分布的10种鹅膏菌中的α-鹅膏毒肽(α-amanitin)、β鹅膏毒肽(β-amanitin)和鬼笔毒肽(phalloidin)3种毒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白鹅膏(A.verna)和磷柄白鹅膏(A.virsa)中含有α-amanitin和β-amanitin两种毒素,二者β-amanitin的含量分别为1861.85μg/g和2477.02μg/g,均高于欧洲产毒鹅膏(A.phalloides)中的含量(1607μg/g)而接近灰花纹鹅膏Amanita fuliginea中的量(2633.80μg/g)。毒鹅膏A.phalloides中含有3种毒素,并且菌蕾中的含量高于成熟子实体,尤其菌蕾中Phalloidin的含量(1113.35μg/g)是灰花纹鹅膏成熟子实体中(432.5μg/g)的3倍。  相似文献   
136.
长白山四种林分土壤CO2释放通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长白山地区 4种典型林分下土壤释放CO2 通量的研究表明 ,在较短的时间尺度上 ,4种林型在CO2 释放通量上有显著的差别 ,各林型CO2 通量的释放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其释放顺序为 :山杨白桦混交林 >原始阔叶红松林 >白桦林 >山杨林 ,其中山杨白桦混交林对CO2 释放的贡献最大 ,而山杨林最小。 4种林分土壤CO2 通量的全日变化过程并不一致 ,除山杨白桦混交林和气温有较一致性的规律 ,呈较明显的单峰型外 ,其余并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凋落物对林地CO2 释放通量的变化有显著的影响 ,有凋落物覆盖的林地土壤CO2 释放量明显大于无凋落物覆盖的林地 ,其平均通量为 2 6 2 86~ 5 5 6 5 5mgC·m-2 ·h-1,而无凋落物覆盖林地土壤CO2 的平均通量为 2 0 5 85~ 395 6 9mg·m-2 ·h-1。凋落物排放CO2 量占林地总排放量的14 %~ 30 % ,并且改变了林地CO2 释放通量大小的排序。  相似文献   
137.
长白山北坡植物群落相异性及其海拔梯度变化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长白山北坡,从海拔700~2600m,每隔100m设置一个样地。运用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了在不同海拔,两个群落之间,不同取样面积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当取样面积超过16m^2时,在不同取样面积之间,群落之间的差异性表现出相同的规律性。群落差异性指数出现在海拔700~800,1000~1100,1700~1800m,这正是不同植被类型的分界点。群落相似性指数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加呈线性增加。随着海拔差的增加,群落相似性指数增加率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8.
长白山林区棕背(鼠平)秋季种群数量的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棕背 (Clethrionomysrufocanus)为我国北方林区主要森林害鼠之一 ,对林木的危害程度与棕背数量有直接关系[1] ,危害时间主要在秋末至来年初春。在林木鼠害防治中 ,将棕背秋季种群数量提前做出预测预报 ,对采取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棕背种群数量动态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1~ 5] ,棕背危害伊春林区的预测也有报道[1,6] 。作者根据多年在长白山林区调查鼠害的结果 ,提出适合该林区的具体预测方法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研究地点与方法棕背在长白山林区的数量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5,7] ,研究地点选…  相似文献   
139.
气候变暖对长白山主要树种的潜在影响   总被引:42,自引:5,他引:37  
应用LINKAGES模型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主要树种在各斑块类型中对气候变化的潜在响应进行了模拟,模拟时选择了目前和未来变暖2种气候条件,对于目前气候状态,模型使用目前气象参数;而对于未来变暖气候,则按温度增加5℃,降水无明显变化作为模拟假设,温度的增加假定各月都相同,即各月均增加5度,模拟结果表明,对于高山岳桦林,气温变暖后岳桦依然扮演重要角色,但落叶松,云极,冷杉等目前这一林带的伴生树种,在气温上升后,其生物量均有较大辐度的增加,部分占据目前岳桦的位置,即目前下部的云冷杉林带有上移的趋势;对于亚高山云冷杉林,其优势种云杉和冷杉在气温变暖后,生物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落叶松虽有增加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即云杉和冷杉在未来气温变暖后依然是这一林带的优势种,但生长会加快,阔叶红松林的主要建群种在气温升高后,其生物量只有较小的增加,其它主要伴生种的生物量随气温上升的增加趋势非常相似,表明阔叶红松林在未来气候变暖情况下仍将维持目前的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140.
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中椴树叶分解进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椴树叶分解过程适合用指数衰减方程来表达,随海拔和植被类型的上升,在1-5号标准地,椴树叶分解常数分别为-0.391,-0.339,-0.257,-0.198和-0.125,即随海拔升高,分解速度下降,光水条件的实验表明,60%-80%的庇荫条件下,分解较快,浇水多的比浇水少的分解快,在实验区条件下,水分条件比光照条件影响更明显,与红松针叶的分解实验相比,二者规律极为相似,而且分解速率相差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