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为了科学评估鄱阳湖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的遗传多样性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研究基于124头活体长江江豚的血液样本及42头搁浅死亡长江江豚的组织样本,利用微卫星遗传标记对该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评估,并利用BottleSim软件对该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模拟预测。研究结果显示,鄱阳湖长江江豚种群10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5.80、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653、期望杂合度(He)为0.664,表现出中等程度的核DNA遗传多样性;在剔除死亡个体后,平均等位基因数下降至5.50,并且死亡个体在3个微卫星位点上具有3个稀有等位基因,表明非正常死亡将导致鄱阳湖种群遗传多样性下降。此外,模拟结果表明,如果保持当前有效种群(Ne=62)和雌雄性比(0.87:1),鄱阳湖长江江豚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将快速下降;而要实现100年内保存90%以上遗传多样性的目标,则其有效种群至少需要200头或者实际种群数量超过1000头。研...  相似文献   
382.
谈金豪  蔺丹清  代培  张家路  刘凯 《生态学报》2021,41(16):6494-6505
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下游江段长江江豚的最主要的栖息地之一。为了解江豚主要栖息地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对保护区水域浮游动物进行了现状调查,分析了浮游动物群落时空结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共发现浮游动物4门41属90种,其中原生动物种类数最多,为40种,其次为桡足类和枝角类,而轮虫类较少。三年共确定优势种8种,以食藻类原生动物为主要优势类群。保护区浮游动物群落小型化趋势明显。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季节性差异显著(P<0.05),总体上呈现夏、秋季较春、冬季高的现象。Pearson相关性和RDA分析结果显示,水温、溶氧、pH和氮营养盐是造成浮游动物群落显著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根据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渔产潜力综合评估结果显示,与历史资料相比,保护区水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渔业资源匮乏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江豚的食物资源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本研究结果为镇江保护区江豚栖息地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研究提供了数据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3.
陈孟莪 《化石》1995,(1):14-15
长江三峡区的宏体生物化石陈孟莪1982年初夏作者和马国干二人为追索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大约距今6亿年前)返回途中,因天热休息在株秭归县(屈原和王昭君的故乡)茅坪区篮陵乡庙河村北边的山坡路边(距三峡大坝约30公里)上的黑色页岩中发现第一块完整的高级藻...  相似文献   
384.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艳霞  罗恒  梁志康 《生态学报》2020,40(19):6761-6775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迅速,但随之出现的诸多生态安全问题已严重制约其高质量发展。为综合特征指数法与指标体系法优势,并诠释社会经济与生态共生发展这一生态安全新内涵,在分析城镇化发展与自然生态相互作用基础上,选取2006年至2017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驱动-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R聚类法及变异系数法确定生态安全指标及其权重,再利用城镇化-自然生态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获得具备生态经济内涵的受力指数、综合特征指数,实现指标与指数的耦合,更进一步推导出生态安全预警依据。最后进行实证测度,并根据测度结果进行指标回溯分析生态安全问题成因,完成逆向解耦。研究结果表明:(1)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系统发展迅猛,尤其是城镇化驱动力得到强化,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状况改善幅度并不明显且长期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而生态环境遭受损害的偏害发展模式;(2)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生态安全格局差异显著,呈现"东西较高,中间偏低"格局;(3)通过指标回溯发现,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城镇人口过度扩张、城镇化子系统对生态环境空间的侵占等因素是造成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85.
湖南师范大学基因敲除与转基因动物研究室成立于2000年。由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张健回国后一手创建,属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发展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各级领导和学校的亲切关心和支持下.张健教授所率领的研究室通过近8年的努力己初具规模。自行设计并建成了一个约200m^2的SPF级小鼠房以及约300m^2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相似文献   
386.
猫儿山.地处桂林市所辖兴安、资源二县交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被陆定一誉为集"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庐山之幽,峨眉之秀"干一体,被生态学家侯学煜院士你之为"大自然的奇观,桂林山水的命根子".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新成员。这是一块充满着厚重与灵动的土地,亘古以来的深沉记忆让这块土地有着格外的超然,在这个发展迅猛的时代中,安宁与内敛着。蜕变与轮回,吸纳和融合,猫儿山在以隔世的高远伫立在繁华边沿,成就出一副磅礴大度、细腻刚毅的独有性格。——作者手记  相似文献   
387.
海绵动物是最原始的动物门类之一,其演化史对于研究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至关重要.现有的化石记录显示,水体较深的贫氧环境可能是寒武纪早期海绵动物演化的重要场所之一.前人在贵州、湖南、安徽等多地的斜坡至盆地相黑色页岩中已经报道了数个海绵化石群.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水动力作用较弱,海绵骨架结构容易得到原位保存.湖北宜昌秭...  相似文献   
388.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群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关乎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测度城市群地区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对城市群地区生态系统健康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然而当前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仍存在不足之处。生态系统服务是反映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生态系统服务纳入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中,成为了当前研究讨论的热点话题。拟把基于InVEST模型评估的生态系统服务纳入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中,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活力-生态系统组织力-生态系统弹性-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框架,结合多源数据对1995—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时空特征进行测度。结果显示:(1)研究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恶化,恶化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市群的核心地区;(2)研究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生态系统健康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生态系统健康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周边山区以及中部的罗霄山脉,生态系统健康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大城市周边地区以及主要的交通线路沿线地区。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其他地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生态系统健康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389.
欧阳涟 《化石》2000,(4):5-7
长江中、下游沿岸有很多称之为“矶”的一类地名 ,如城陵矶、螺山矶、燕子矶……等等。所谓矶实际上就是地质学上所称的“露头” ,意即裸露于地表而又无浮土所覆盖的岩层。武汉长江大桥两端的蛇山、龟山 ,虽名之曰为山 ,与称之为矶的地质涵义是一样的 ,故而也可以称之为矶。这样 ,长江沿岸从城陵矶往下就有103个矶 ,大多数相隔10—20公里 ,并多成对出现 ,锁住大江 ,紧束河床 ,使江水汇成一股 ,总体呈宽窄相间的藕节状。也就是那众多矶头的控制作用 ,长江河道才处于较稳定少变的状态。与长江河道形成显明对照的黄河下游 ,易淤、易决、…  相似文献   
390.
《植物生态学报》2017,41(5):539
Aims Seed siz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seeds, and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in plant ecological functions. Exploring the altitudinal pattern of seed size would help to detect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on 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understand the linkage between plant ecological function traits Methods The present study measured the quantitative features of seed size, including weight of 1 000 grain seeds, lengths of longer and shorter axes, 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ed size and altitude,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growth form. Seed samples were all collected from 201 locally common woody plants (belonging to 59 families and 87 genera) in the Dalaoling Natural Reserve in Yichang City, Hubei Province.Important findings Measured values of the seed mass, the longer axis, and the shorter axis of the 201 woody plant species all follow the lognormal distribution. Measurements of seed mass vary across five orders of magnitud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seed mass, seed length of the longer and shorter axes (R2 = 0.755; 0.819; 0.630, p < 0.01). Moreover, seed mass of trees and small trees are significantly heavier than those of shrubs and woody vines. Seed mass values of evergreen broad leaved species are significantly heavier than those of deciduous broad leaved species and needle leaved species. Seed mass of all 201 species shows a slightly bu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ecreasing trend with the increase of altitude. In addition, altitudinal patterns of seed mass varied between species with different growth form.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e variation of altitudinal trends of seed mass for different structural components of plant communities, implying the local community structure as a critical aspect of variation in macro-ecological patter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