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2篇 |
免费 | 66篇 |
国内免费 | 277篇 |
专业分类
11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48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78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1.
为研究匍匐茎草本植物对基质养分供应水平的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可塑性,在一盆栽实验中对绢毛匍匐委陵菜(Potentilla reptans var. sericophylla)进行了8种不同的养分处理。绢毛匍匐委陵菜植株生物量、匍匐茎数、分株数以及匍匐茎节间长在中等养分条件下最大。随土壤养分的降低,绢毛匍匐委陵菜对叶片和叶柄的生物量投资减小,而对根系的生物量投资增加。在中等养分条件下,绢毛匍匐委陵菜对匍匐茎的生物量投资倾向于最大,而在更高或更低的养分条件下倾向于减少。此生物量分配格局与de Kroon和Schieving的模型模拟结果相符合,结果表明在中等资源水平下增加对匍匐茎的生物量投资是克隆植物增加资源获取的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72.
猕猴桃高频直接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建立猕猴桃高频再生体系,以MS为基本培养基,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Qinmei)茎及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2,4-D、6-BA和NAA在美味猕猴桃愈伤组织形成及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差分析结果表明,6-BA能够显著促进愈伤组织形成,6-BA和NAA可以显著促进愈伤组织形成和分化,而2,4-D抑制愈伤组织形成。附加2.0 mg/L 6-BA、1.0 mg/L NAA和600 mg/L水解酪蛋白的MS培养基是茎段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以再生的无菌苗为起始材料,一个月时叶圆盘的直接再生频率达到100%,平均每个叶圆盘产生9.33个芽,其中23.21%芽高度超过0.5 cm。 相似文献
73.
74.
周期性孤雌繁殖的轮虫靠休眠卵度过不良环境,等环境适宜时休眠卵孵化出干雌体,再次通过孤雌繁殖建立种群。通常休眠卵要经历一段休眠期再孵化,但也有些休眠卵生成后很快孵化,称为早孵化现象。有关休眠卵不同孵化对策如何影响其干雌体克隆种群的增长,目前尚不清楚。分别观测了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的两个品系H1(窄温度生态位)和D1(宽温度生态位)的休眠卵在不同孵化对策和不同食物浓度下所生产的干雌体克隆群的种群增长差异。孵化对策包括早孵化(early hatching,EH)和晚孵化(late hatching,LH);食物浓度包括高食物浓度(high food concentration,HF:2×106个细胞/mL)和低食物浓度(low food concentration,LF:5×105个细胞/mL),每个品系下各设置4个实验组(LH-HF、LH-LF、EH-HF、EH-LF),每组10个重复。结果发现,对D1品系来说:孵化对策和食物浓度对最大种群数量具有显著的综合影响(P=0.002),但两因素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911);早孵化的干雌体种群在最大种群数量上显著高于晚孵化的干雌体种群(P=0.001)。对H1品系:孵化对策和食物浓度对最大种群数量综合影响显著(P<0.001),且两个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01);高食物浓度下,EH干雌体克隆群的最大种群数量显著低于LH干雌体克隆群(P<0.001)。高食物浓度下干雌体克隆群开始有性生殖的密度阈值,D1品系EH组显著高于LH组(P=0.041);而H1品系EH组却显著低于LH组(P=0.022)。最高种群密度下,H1品系的有性生殖率在两种孵化对策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44),EH种群的有性生殖率低于LH种群,而D品系却未见有性生殖率在不同孵化对策间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休眠卵的孵化对策会影响其后代干雌体种群的增长特性,其影响的结果可能与种群的生境适应相关。 相似文献
75.
王昶陈丽艳张树明魏文峰王伟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4,(8):1240-1243
本文对对叶百部化学成分HPLC行为进行了细致研究并尝试了一种新的HPLC测定方法,全面考察了流动相组成及pH值变化对百部生物碱及非生物碱HPLC行为的影响,并首次应用pH梯度洗脱HPLC色谱法进行不同产地对叶百部非生物碱成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流动相组成及pH值变化对对叶百部化学成分HPLC行为有较大影响,尤其是pH值对生物碱色谱峰峰形及非生物碱色谱峰保留时间影响更大。HPLC图谱显示不同产地对叶百部生物碱成分差异显著,非生物碱成分相似度较高。同时发现,本文所应用pH梯度洗脱HPLC色谱法在实现较好色谱峰分离基础上,有效抑制基线漂移。 相似文献
76.
77.
78.
濒危植物金花猕猴桃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殖生物学是目前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金花猕猴桃(Actinidia chrysantha)是猕猴桃属濒危物种之一,目前未见其繁殖生物学相关报道。因此,该文以分布于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金花猕猴桃为研究对象,用游标卡尺测量了花器官及果实形态,通过野外观察记录了其物候、访花昆虫及开花结果习性,用人工授粉和套袋法确定其传粉媒介,开展田间播种试验确定种子繁殖力,对其繁殖生物学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金花猕猴桃物候因海拔高度不同而不同,较低海拔地区5月中下旬开花,高海拔地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花,花期持续7~10 d,果实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雄株花枝率76.5%,雌株果枝率61.9%,果实长圆柱形、短圆柱形或椭圆形,平均单果重7.34~27.53 g,最大果重35.0 g;金花猕猴桃为虫媒和风媒共同授粉,主要访花昆虫有蜜蜂科、细蜂科、鼻蝇亚科、食蚜蝇科、蜡蝉科、大蚊科长脚蚊属昆虫等;金花猕猴桃种子发芽率低,参试的3个居群的种子发芽率存在差异,分别为花坪17.5%,资源车田15.36%,贺州姑婆山0;4种不同种子处理方式中,低温+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22.67%)最高。综上所述,金花猕猴桃不存在传粉障碍,种子萌发率低可能是致其濒危的重要原因。该研究结果为保护金花猕猴桃种质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
猕猴桃科的花粉形态及其系统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作者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少数种类用透射电镜)对猕猴桃科Actinidia-
ceae(按照Cronquist 1981和Dahlgren 1983的概念)的猕猴桃属Actinidia(15种)、藤山柳
属Clematoclethra(5种)和水东哥属Saurauia(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并与山茶科
Theaceae(7属9种)和山柳科Clethraceae(1属1种)的花粉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花粉的
资料,并综合分析有关的外部形态、胚胎和化学方面的特征,讨论了猕猴桃科的范围,以及这个
科的系统位置。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