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6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59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5篇
  1953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抗SO2绿化植物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盆栽于广州市华南植物园内的72种城市绿化植物的叶片经模拟SO2(20mmol/L NaHSO3浸泡)处理后,研究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还比较了其中31种植物叶片的细胞液pH值和对碱缓冲能力的大小。通过对这些生理参数的分析,初步筛选出了一批抗污能力较强的树种,如:傅园榕(Ficus microcarpa var.fuyuensis)、红桂木(Artocarpus nitidus ssp.lingnanensis)、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石笔木(Tutcheria spectabilis)等,和抗性较差的树种,如:印度第伦桃(Dillenia indica)、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灰莉(Fagraea ceilanica)等。  相似文献   
902.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教学效果 ,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 ,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性大实验“食品卫生微生物指标检测”。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 ,结果证明 :综合实验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有很大提高。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03.
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 创新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生命科学 ,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生物学教学离不开生物学实验 ,实验教学在整个生物学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 ,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主要场所。1 以生物学实验为手段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要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 ,激发创造潜能 ,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同时要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发展 ,敢于打破传统式的实验教学模式 ,实现创析。1 1 创新心理的保护和培养。创新心理是驱使学生个体进行创新 ,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作为智力正常的学生 ,…  相似文献   
904.
为了深入研究Zn^2 的抗病毒特性,试验比较了Zn^2 对3种细菌各自噬菌体的复制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Zn^2 ]为20μmol/l时,将Zn^2 与大肠杆菌噬菌体E23温育90min可导致对该噬菌体增殖能力的69.3%的抑制,当[Zn^2 ]为25μmol时,90min的类似温育对北京棒杆菌噬菌体C2复制能力的抑制率为90.0%;而当[Zn^2 ]达150μmol/l,类似的处理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噬菌体B5m复制增殖能力关性;对一定浓度的Zn^2 ,随着作用时间延长,其抑制作用增强。通过温育作用时间与抑制率关系的分析,表明Zn^2 抑制作用的位点在细菌病毒内部,而不在其外表。  相似文献   
905.
蒲公英植株中抗氧化成分的测定和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对蒲公英植株中抗氧化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蒲公英总抗氧化能力较强,表现在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类黄酮,异黄酮,Vc等)和抗氧化酶类(SOPD,POD,CAT,GSH-Rx等),根,叶,花序三者比较显示,就抗氧化物质而言,花序中含量最高,叶次之,根最低,而比较其抗氧化酶活性可见,叶中最强,花序次之,根最低,总抗氧化能力同样叶是最强,花序次之,根最低。  相似文献   
906.
磷脂酶C—γ2对鼠成纤维细胞株迁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敲除磷脂酶C-γ1基因的鼠成纤维细胞株及其转染磷脂酶C-γ2的迁移指标的统计学分析,揭示出磷脂酶C-γ1和γ2在PDGF引起的细胞迁移信号传导中均有正调控作用,前者作用显著而后者作用微小,并且仅在磷脂酶C-γ1功能缺失的条件下方可发挥出来,同时进一步证明敲除磷脂酶C-γ1基因的细胞株中,未见出现磷脂酶C-γ2的代偿,说明磷脂酶C-γ2与在功能上不可相互取代,反映了一种信号可由多种途径传导即细胞信号传导的交互性,沉余性。  相似文献   
907.
培养实验能力的核心问题是形成实验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能力是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之一,实验探索是“脑手并用”的问题解决过程,其中脑的活动对探索具有定向作用;培养实验能力的核心问题是形成实验意识,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并于实验意识形成的4项项目标是:问题感的形成,实验方案的设计,观察数据的整理和适当结论的提出。  相似文献   
908.
如何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性 ,发挥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从而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如何协调教学过程中教法与学法的关系 ,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 ,将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性、计划性与学生的主观现实性相统一 ?笔者尝试通过培养学生形成自觉的主体意识 ,产生自主性学习的要求 ,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力不断提高的途径 ,来实践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教育理念。本文就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对学生自主性能力的培养作初步探讨。1 运用发现式教学模式引导自主性学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结果1)导言 :怎样可知血液的成分 ?初涉课题 ,…  相似文献   
909.
加强学科间综合教学 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科学的发展 ,不仅促进了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的联合 ,促进了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的联合 ,而且促进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不同的学科互相渗透 ,借鉴一门学科的思想方法去研究另一门学科中的问题 ,使不同的科学方法和对象有机结合起来 ,在原有学科的邻近领域产生新学科的生长点 ,已成为科学发展的方向。因此在多学科的各种组合中 ,新思想、新观点就会不断涌现出来 ,而创造活动也由此产生。回顾我们的教育现状 ,我们的学校课程设置 ,却依然是多头并进 ,分科教学。这种做法 ,把科学知识本来相互连续的链条 ,人为地分割开来 ,从而造…  相似文献   
910.
NaCl处理引起小麦幼苗干重下降,盐敏感品种比耐盐品种下降幅度要大.盐敏感品种的拒Na+能力为35%左右,耐盐品种的拒Na+能力为50%~60%左右,这表明耐盐品种的拒Na+能力远远大于盐敏感品种.不同耐盐性小麦的拒Na+部位不同,盐敏感品种的拒Na+部位主要在根茎结合部,而耐盐品种的拒Na+部位主要在根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