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7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66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长链非编码RNA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天  肖丙秀  郭俊明 《遗传》2013,35(3):269-280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其生物学功能, 这些机制包括基因印记、染色质重塑、细胞周期调控、剪接调控、mRNA降解和翻译调控等。lncRNA通过这些作用机制在不同水平进行基因表达调控。在研究lncRNA功能的过程中, 研究方法的建立和应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用于lncRNA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微阵列、转录组测序、Northern印迹、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原位杂交、RNA干扰和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等。文章着重介绍了3种前沿方法, 即:在线快速预测R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catRAPID、RNA纯化的染色质分离(Chromatin isolation by RNA purification, ChIRP)以及非编码RNA沉默与定位分析技术(Combined knockdown and localization analysis of non-coding RNAs, c-KLAN)。  相似文献   
992.
长时程抑制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时程抑制(long term depression,LTD)是突触可塑性的重要形式之一,并且与学习记忆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近10年有关LTD的研究表明:LTD诱导和维持过程所必需的许多分子在进化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多种细胞膜受体、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级联成分、基因表达的转录调节因子与学习记忆的调控有关,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阐明脑的正常功能,治疗中枢系统神经疾病,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993.
本文讨论了柳(虫兆)属Willowsia及其中国的种类,并描述了广西1新种,Willowsia guangxiensis, sp. Nov..该种与越南的W. Pseudosocia Stach 1965最为接近,如鳞片具小棘、胸部和腹部大毛数量多等.但在体色、触角及足上有鳞片、腹管及身体上的毛序等方面有别于后者.正模♂,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岑王老山,海拔2 050米,1999-Ⅶ-03,采集号8698-19,陈建秀,王松杰采.副模6♂♂, 8681-20(2), 8681-28(3), 8681-33(3), 8681-35(2), 8681-38(1), 8685-12; 110♀♀, 8678-20, 8681-20~42, 8685-7,8685-1~34, 8690-1~10, 8690-26, 8690-32, 8690-34, 8698-24, 海拔1 350~2 050米,1999-Ⅶ-31~Ⅷ-03,其它同正模.模式标本保存存在南京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相似文献   
994.
马传染性贫血强/弱毒嵌合病毒的体外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引起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导致马持续性感染和反复病毒血症[1].EIAV与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同属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二者有很多相似的特性[2].在反转录病毒前病毒基因组两端含有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LTR).LTR含有真核启动子,其中含有病毒转录调控顺式作用位点,病毒编码的反式作用因子与其结合后可以反式激活基因的表达,对病毒基因的表达和其它生命活动起重要调控作用[3,4].因此,LTR序列的变异可能会引起病毒转录和复制方式的改变,进而引起其细胞嗜性和致病性的改变[5,6].为了探讨LTR在EIAV病毒复制和转录过程中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EIAV的致病和免疫机制,用EIAV强毒L株LTR置换了以前构建的EIAV DLA(弱毒)感染性分子克隆中的LTR,构建了马传贫强/弱毒嵌合分子克隆,并获得了具有感染性的强/弱毒嵌合病毒.  相似文献   
995.
本文讨论了柳(虫兆)属Willowsia及其中国的种类,并描述了广西1新种,Willowsia guangxiensis, sp. Nov..该种与越南的W. Pseudosocia Stach 1965最为接近,如鳞片具小棘、胸部和腹部大毛数量多等.但在体色、触角及足上有鳞片、腹管及身体上的毛序等方面有别于后者.正模♂,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岑王老山,海拔2 050米,1999-Ⅶ-03,采集号8698-19,陈建秀,王松杰采.副模6♂♂, 8681-20(2), 8681-28(3), 8681-33(3), 8681-35(2), 8681-38(1), 8685-12; 110♀♀, 8678-20, 8681-20~42, 8685-7,8685-1~34, 8690-1~10, 8690-26, 8690-32, 8690-34, 8698-24, 海拔1 350~2 050米,1999-Ⅶ-31~Ⅷ-03,其它同正模.模式标本保存存在南京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相似文献   
996.
桑蚕品种纯度序贯抽样检验方案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检验存在抽样方案和检验方法两方面的缺陷,无法准确、及时地检验一批蚕种的品种真实性和纯度.本文提出了使用DAN检验方法进行品种纯度检验,研究设计了适合的序贯抽样检验方案.该方案保证了目前行业标准检验方法的可靠性和精确度.使用该方案,在蚕种纯度很高的情况下,只需检验很小的样本就能通过,非常适合个体检验准确而成本相对较高的DNA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97.
林窗对长苞冷杉自然更新幼苗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庆 《植物生态学报》2004,28(2):204-209
 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林是我国西南亚高山针叶林的重要类型之一,分布于海拔3 200~4 200 m。目前对于该森林林窗对树苗更新的调节还很少了解。通过1997~2000年对20个林窗的连续观测调查,研究了滇西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西坡亚高山长苞冷杉林林窗大小和林窗位置对自然更新幼苗存活和生长的影响。长苞冷杉针叶林林窗大小分布为,面积大于100 m2的大林窗占20%左右,中等林窗面积为50~100 m2,占35%左右,小林窗面积小于50 m2,占45%左右。4个生长季节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林窗与林下非林窗内的幼苗大小和幼苗存活数量差异明显。林窗由小到大,单位面积内的自然更新苗木数量逐渐增加,大林窗中更新苗为小林窗的1.5倍左右,而林下的更新苗很少,0.5 ind.·10 m-2。中等林窗和小林窗内的幼苗数量在从南到中心到北的位置上几乎没有明显的差异;大林窗中存在由南到北的位置差异,更新幼苗数量逐渐增加。从更新幼苗的生长来看,中等林窗内的幼苗,高度最大、生长最快,定居阶段的平均年高生长为(7.8±0.5) cm·a-1,小林窗次之,大林窗和林下幼苗个体最小,生长最慢。更新幼苗的基径随林窗大小的变化与高度变化相似。进一步从林窗位置来看,中、小林窗幼苗大小和年平均高生长量几乎无位置差异,大林窗则由南到北,幼苗由大变小,年高生长量逐渐减低。从幼苗存活数量、生长大小来看,中等林窗大小是长苞冷杉幼苗更新的适宜面积,这为该类型退化亚高山针叶林恢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8.
记述中国妩蛛科长妩蛛属3新种:匙长妩蛛,新种Miagrammopes spatulatus sp.nov.,双叉长妩蛛,新种Miagrammopes bifurcatus sp.nov.和蹄形长妩蛛,新种Miagrammopes unguliformis sp.nov..  相似文献   
999.
测定我国小型猪来源的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ERV)3'LTR,以便于PERV全基因的克隆和分析。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五指山猪外周血淋巴细胞mRNA中扩增到PERV-3'LTR,并克隆入pGEM-Teasy载体,将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测序结果显示该克隆3'端的尾部有一个由12个A组成的poly(A)信号;其R区与PERV-MSL的R区(约64bp)基本一致,同源性分析表明其与PERV-MSL的3'LTR具有81%的序列同源性。说明成功扩增了我国五指山猪来源的PERV-3'LTR,将有利于PERV全基因的克隆。  相似文献   
1000.
毕赤酵母表达的HBV全长Pres蛋白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斯德-毕赤酵母工程菌株GS115-PreS经发酵在甲醇诱导下可高效表达分泌型全长PreS蛋白。Western blot证明发酵液中存在着可溶性的分子量为48kD的PreS蛋白和蛋白质颗粒,蛋白质颗粒主要成分为48kD的全长Pres蛋白和28kD的S蛋白,电镜观察发现蛋白质颗粒直径为30nm。发酵液经过脱盐、浓缩处理后,上清液经DEAESFF阴离子交换柱得到纯化的PreS蛋白;超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得到蛋白颗粒。该颗粒的主要组分为全长PreS蛋白(PreS1+PreS2+S),还有少量的主蛋白(S)。ELISA检测证明全长PreS蛋白和蛋白颗粒有着良好的抗原性, P/N显示蛋白颗粒的抗原性比PreS蛋白的抗原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