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7篇
  免费   368篇
  国内免费   5942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93篇
  2022年   420篇
  2021年   462篇
  2020年   443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368篇
  2016年   391篇
  2015年   419篇
  2014年   550篇
  2013年   457篇
  2012年   542篇
  2011年   567篇
  2010年   531篇
  2009年   581篇
  2008年   664篇
  2007年   518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433篇
  2004年   480篇
  2003年   431篇
  2002年   480篇
  2001年   400篇
  2000年   376篇
  1999年   316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224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212篇
  1991年   235篇
  1990年   198篇
  1989年   214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85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5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翅果油树根瘤超微结构及其内生菌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翅果油树(Eldaeagnus mollis D.)根瘤侵染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内生菌的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翅果油树根瘤中的内生菌具有五种不同的发育形态:菌丝、固氮泡囊、孢囊、孢囊孢子和拟类菌体。内生菌的这些不同形态以及它们在共生固氮中的作用,本文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2.
在浙江省采集仓贮稻谷及大米样品,共分离到真菌17属48种(不包括酵母菌)。其中:曲霉属(Aspergillus)18种,青霉属(Penicillium)10种,镰孢霉属(Eusarium)4种。研究表明:在浙江省地区之间,贮粮真菌种类无明显差异。稻谷加工成大米后,籽粒表面带菌量及内部带菌率均明显下降,其真菌区系以贮藏真菌为主。稻谷在贮藏前以田间真菌为主。贮藏1—4个月的稻谷因贮藏真菌的种类、数量明显增长,而田间真菌的种类和数量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其表面带菌量及谷粒带菌率处于高峰期;贮藏1年以上的稻谷,其主要带菌种类为贮藏真菌,带菌量及带菌率明显下降。早籼谷和晚粳谷在相同贮藏条件下其带菌种类和数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3.
本文报道了我国地下真菌3个新种和2个新记录,它们是:太原块菌Tuber taiyuanense Liu sp.nov.,苍岩山层腹菌Hymenogaster cangyan-shanensis Liu sp.nov.,山西须腹菌Rhizopogon shanxiensis Liu sp.nov.,棱孢层腹菌Hymenogaster fusisporus(Massee et Rodway)G.H.Cunningham以及小硬皮腹菌Sclerogaster minor Coker et Coudl。  相似文献   
74.
诱导茄链格孢菌分生孢子形成的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诱导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分生孢子形成的一种新技术。生长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上两天的茄链格孢菌琼脂块移接到玉米培养基上,置于日光灯下照射,诱发分生孢子梗生长。然后,再放在18℃下黑暗培养。12小时后,在菌丝块表面有大量的分生孢子形成。成熟的茄链格孢菌分生孢子用蒸馏水洗脱。  相似文献   
75.
南迦巴瓦峰地区的大型真菌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记载了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的各类大型真菌292种,隶属于120属,42科。其中食用真菌166种,药用真菌109种,有毒真菌5D种,菌根菌68种,树木腐朽菌41种。另有点柄铦囊蘑(Melanoleuca verrucipes)、南牛肝菌(Austroboletus gracilis)、簇生小管菌(Filoboletus manipularis)、多鳞口蘑(Tricholoma squarrulosum)等21种为我国新记录。西藏地区的新记录76种。新种将另文发表。目前认为重要的或经济用途比较大的百种以上,如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茯苓(Poria cocos)、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鸡零售(土从)菌(Termitomyces albuminosus)、白毒伞(Amanita verna)、半卵圆斑褶伞(Anellaria semiovata)等。南峰地区真菌资源丰富,研究利用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76.
柱孢鱼腥藻生长在缺氮情况下,发现其固氮活性增加的同时也减少了对氧的敏感性。缺氮生长细胞的乙炔还原活性给氧抑制一半时的氧分压(pO2)是0.5atm.,而有氮生长细胞的半抑制浓度为0.35atm.。这表明蓝藻有可能通过增加呼吸耗氧而提高了它的固氮酶活性。呼吸作用与固氮酶活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无论在有氮、缺氮还是光诱导固氮酶形成的情况下,其固氮活性均随着呼吸速率的变化而变化。本研究结果,支持了柱孢鱼腥藻固氮酶的主要防氧手段是呼吸保护的观点。  相似文献   
77.
程用谦   《广西植物》1985,(4):323-326
<正> 帚菊属Pertya Sch.-Bip.乃菊科,帚菊木族→Mutisieae Cass.的一个小属,全世界仅24种,主要分布于东亚山区。我国有17种,东起台湾,西至云南、西藏,北达甘肃、宁夏,南抵广东、广西等省区均产。  相似文献   
78.
韦裕宗  李树刚   《广西植物》1985,(3):151-156
<正>一、虫豆属 Atylosia Wight et Arn,1.白蔓草虫豆 新变种图1Atylosia scarabaeoidea(Linn)Benth ,var aryrophylla Cheng f,var ,nov  相似文献   
79.
柄锈属二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柄锈属的二个新种,一种是寄生在金线草(Antenoron filiforme(Thunb.)Roberty et Vautier](蓼科)上的金线草柄锈(Puccinia antenori J.Y.Zhuang et Wang sp.nov.),模式标本采自福建省浦城;另一种是寄生在花锚(Halenia sp.)(龙胆科)上的波壁柄锈(Puccinia undulitunicata J.Y.Zhuang et Wang sp.nov.),模式标本采自四川省炉霍与甘孜之间的锣锅梁子。金线草柄锈的夏孢子堆均匀密布于叶背面,褐色粉末状;夏孢子亚球形、倒卵形或椭圆形,18—35×17—23μm,壁厚1—2μm,淡黄褐色,有刺,芽孔2个,生在腰部附近。冬孢子堆颜色较深;冬孢子棍棒形或椭圆形,隔膜处不缢缩或稍缢缩,25—45×13—23μm, 顶壁厚3.5—5μm,肉桂褐色,光滑;上部细胞芽孔顶生,下部细胞芽孔生于隔膜附近。本种近似韦氏蓼柄锈(Puccinia polygoni-weyrichii T.Miyake),但其夏孢子壁厚度均匀,冬孢子顶壁增厚,而后者夏孢子顶壁增厚(5—7μm),冬孢子壁厚度均匀(2—2.5μm)。波壁柄锈的冬孢子堆在叶两面散生,黑褐色或黑色粉末状。夏孢子在冬孢子堆中混杂,近球形或宽椭圆形,22—25×18—23μm,壁厚2—2.5μm,密生小刺,暗褐色,有3—5个散生的芽孔。冬孢子椭圆形或倒卵形,隔膜处不缢缩,25—40×20—25μm,壁波状起伏,厚度不均匀(1.5—2.5μm),栗褐色;上部细胞芽孔顶生,下部细胞芽孔近基生或基生。本种由于冬孢子壁呈波状起伏而不同于龙胆科植物上的其他已知的柄锈。  相似文献   
80.
1980—1981年先后自北京、昆明、福州等地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Lange)Sing.]上分离到一种真菌,在PDA上的培养性状与蘑菇轮枝菌(Vertieillium psalliotae Tresch.)和蛛网丝枝霉中国变种[Aphanocladium aranearum(Petch) Gams var sincase J.D.Chen]近 似。镜检可见其兼具上述两种菌的形态。经反复多次纯化,并挑取单孢子培养,肯定了这种真菌是纯菌。在培养基上已保存4年,形态稳定。它具典型蘑菇轮枝菌形态,而其丝枝霉型瓶梗的形成和瘪缩时间、长度、原瓶梗数量、末端瓶梗数及排列密度等,都与蛛网丝枝霉中国变种有一定差异,与丝枝霉属其它种亦不同,故定为两型丝枝霉新种(Aphanocladium dimorphum sp-nov.)。本文详细描述了该新种的形态,井对文甲所提的五种真菌及其与Engyodontium属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