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50篇 |
免费 | 78篇 |
国内免费 | 565篇 |
专业分类
24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59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92篇 |
2013年 | 68篇 |
2012年 | 110篇 |
2011年 | 89篇 |
2010年 | 102篇 |
2009年 | 105篇 |
2008年 | 88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85篇 |
2005年 | 87篇 |
2004年 | 77篇 |
2003年 | 99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63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64篇 |
1998年 | 56篇 |
1997年 | 69篇 |
1996年 | 60篇 |
1995年 | 52篇 |
1994年 | 58篇 |
1993年 | 47篇 |
1992年 | 40篇 |
1991年 | 42篇 |
1990年 | 43篇 |
1989年 | 47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2篇 |
1959年 | 3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5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是一种呈群同步发育繁殖的鱼类, 对其卵巢成熟各时期特征分析, 可进一步了解鱼类卵巢成熟的分子调控机制, 并为人工催产实践提供理论支持。研究以野生雌性圆口铜鱼不同发育时期的卵巢为研究对象, 通过现场卵巢解剖观察以及实验室内组织学分析, 收集处于Ⅲ、Ⅳ和Ⅴ期的卵巢组织样本进行转录组分析。研究显示野生圆口铜鱼卵巢组织在其成熟发育各阶段具有明确的组织学和转录表达特征。研究采用全序列转录组测序分析, 以鲤科模式鱼类斑马鱼的基因序列作为主要参考序列, 共检测得到11 495 bp基因片段。聚焦内分泌/自分泌信号分子的转录表达, 发现促乳素(Prolactin, prl)、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雌激素(Estrogen)、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 PGE2)合成酶类、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differentiation factor 9, gdf9)、激活素(Activin)、和抗穆氏管激素(Anti-Mllerian hormone,amh)等转录表达和卵巢发育成熟呈现出显著的关联动态变化。通过对样品中卵巢成熟诱导激素(Maturationinducinghormone, MIH)合成酶分子的表达水平的观察, 发现涉及MIH的17, 20-dihydroxy-4-pregnen-3-one的合成酶分子表达水平较高, 而另一种MIH分子11-deoxycorticosteron的合成酶的表达水平处于检测水平之下,因此, 提示17, 20-dihydroxy-4-pregnen-3-one可能是圆口铜鱼卵巢成熟后期的主要促进因子。同时, 发现了完整的胆酸合成酶系列分子在卵巢转录组中的存在, 这是鱼类卵巢组织中具有合成胆酸能力的首次报道, 其生理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总之, 作为一种群同步发育的鱼类, 此项研究为鱼类卵巢成熟发育过程中的内分泌信号调控网络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82.
栖息地环境对种群营养生态位的影响——以黄颡鱼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位是生态学研究的基础,目前关于环境指标是否直接影响营养生态位的分析研究很少。以高营养级鱼类黄颡鱼为研究对象,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和相关分析,在太湖贡湖湾研究了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氮、溶解性总氮、溶解性正磷酸盐、总磷、溶解性总磷、叶绿素等多个栖息地水环境因子对鱼类种群营养生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栖息地水环境对黄颡鱼总营养生态位影响不大,但部分栖息地水环境因子对分项营养生态位(包括浮游、底栖与肉食性)有影响。研究得知,栖息地水环境因子中氨氮、硝酸盐氮、总氮、溶解性总氮及溶解性总磷与浮游食性营养生态位显著正相关,氨氮、硝酸盐氮、总氮、溶解性总氮及溶解性总磷与肉食性营养生态位显著负相关,而底栖食性则主要受溶解性总磷的影响,与其显著正相关。水环境因子的季节变化影响水体中饵料资源的分布,进而影响鱼类的食物组成。 相似文献
983.
984.
腹主动脉瘤形成机制中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腹主动脉瘤(AAA)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对于AAA的形成机制尚不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是遗传学、环境学、生物化学及血流动力学诸因素导致动脉壁结构改变和承受负载加重相互长时间作用的结果。 研究表明,主动脉瘤的好发部位主要集中在肾下腹主动脉段,而此段与其余主动脉相比最为特殊的是其血流动力学因素,对于 相似文献
985.
986.
988.
详细记述了发现于云南武定早泥盆世晚期利沃鱼(Livosteus)的新材料.依据其特征,建立一个新种.这是该属除在拉脱维亚以外在世界上的第二个种,因此具有重要的古生物地理意义. 相似文献
989.
990.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腹主动脉瘤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4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所选研究对象分为OR组和EVAR组,每组20例。OR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EVAR组患者行腔内修复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OR组患者相比,EVAR组患者手术出血量、输血量较少,手术时间、住院天数、ICU住院天数较短,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患者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腔内修复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在手术的出血量以及患者的恢复时间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点,但远期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